【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扩孔加工
,且特别涉及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难题、车体的轻量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课题。冷间压延高强度钢(一般是指抗拉伸强度在580MPa以上的钢,即使很薄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非常高的强度。)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还能保证其安全性。在加工车身的过程中,为了安装螺丝,以及进一步实现轻量化会对板材多孔加工。而这些孔的加工一般为机械冲裁。一般来说冲裁加工的切口面最好为平滑的断面。高强度的钢延展性低性,加工困难、另外高强度钢跟一般的软钢相比,成型性很低,特别是像扩孔加工那样第二次加工会导致断面破裂,降低材料成型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工艺简单,可控性强,对高强度钢加工可以得到平滑的切口断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在汽车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包括:待加工孔的直径为A,选择直径为(A-Ф0.60)~(A-Ф0.56)mm的第一凸模、直径为(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加工孔的直径为A,选择直径为(A‑Ф0.60)~(A‑Ф0.56)mm的第一凸模、直径为(A‑Ф0.36)~(A‑Ф0.32)mm的第一凹模进行第一次冲孔加工;选择直径为A的第二凸模、直径为(A+0.03)~(A+0.07)mm的第二凹模进行第二次扩孔冲裁加工,将第一次冲孔形成的切口加工为平滑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加工孔的直径为A,选择直径为(A-Ф0.60)~(A-Ф0.56)mm的第一凸模、直径为(A-Ф0.36)~(A-Ф0.32)mm的第一凹模进行第一次冲孔加工;选择直径为A的第二凸模、直径为(A+0.03)~(A+0.07)mm的第二凹模进行第二次扩孔冲裁加工,将第一次冲孔形成的切口加工为平滑切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模的直径为(A-Ф0.59)~(A-Ф0.57)mm,所述第一凹模的直径为(A-Ф0.35)~(A-Ф0.33)mm;所述第二凹模的直径为(A+0.04)~(A+0.06)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扩孔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模的直径为(A-Ф0.58)mm,所述第一凹模的直径为(A-Ф0.34)mm;所述第二凹模的直径为(A+0.05)mm。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臻致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