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56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包括清洗桶、喷头、进水管、上料口、传动轴、驱动电机、搅拌副轴、搅拌主轴、凸轮、电动机、弹簧、阻料板、传动板、连接杆和延时开关,喷头连接进水管,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清洗桶内部,搅拌主轴安装于传动轴上,搅拌副轴安装于搅拌主轴上,该设计避免了搅拌主轴间距过大导致大米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凸轮与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阻料板滑动连接在上料口内部,且阻料板左端通过弹簧与上料口内壁紧密连接,阻料板右端通过连接杆与传动板固定连接,电动机与延时开关电性连接,该设计实现了间歇下料,避免了设备瞬时负载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
技术介绍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是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现有技术中大米的清洗属于大米加工中重要操作,但传统的大米清洗设备内部的搅拌轴间距过大,导致大米清洗不均匀,且同时大米量过大时,设备负载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影响清洗效果,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大米清洗设备内部的搅拌轴间距过大,导致大米清洗不均匀,且同时大米量过大时,设备负载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影响清洗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包括装置主体和间歇性下料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清洗桶、喷头、进水管、上料口、传动轴、驱动电机、搅拌副轴、搅拌主轴和下料门板,所述喷头位于清洗桶内部左端面上侧,所述喷头连接进水管,所述下料门板铰接在清洗桶右端面,所述上料口连接在清洗桶顶端面左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清洗桶下端面,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清洗桶内部,所述搅拌主轴安装于传动轴上,所述搅拌副轴安装于搅拌主轴上,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设置在清洗桶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右侧,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包括驱动室、凸轮、电动机、弹簧、阻料板、传动板、连接杆和延时开关,所述驱动室设置在清洗桶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右侧,所述电动机位于驱动室内部,所述凸轮与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阻料板滑动连接在上料口内部,且所述阻料板左端通过弹簧与上料口内壁紧密连接,所述阻料板右端通过连接杆与传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与延时开关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主轴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搅拌主轴呈环形等距安装于传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副轴设有若干个组,每组所述搅拌主轴下端均安装一组搅拌副轴,每组搅拌副轴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搅拌副轴等距呈45°夹角排布于搅拌主轴下端。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门板右端上侧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桶下端设置有支架。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口与驱动室接触面开设有供阻料板滑动的方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搅拌副轴和搅拌主轴,该设计避免了搅拌主轴间距过大导致大米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驱动室、凸轮、电动机、弹簧、阻料板、传动板、连接杆和延时开关,该设计实现了间歇下料,避免了设备瞬时负载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清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间歇性下料机构中阻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间歇性下料机构中电动机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间歇性下料机构中搅拌主轴和搅拌副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清洗桶;2.喷头;3.进水管;4.上料口;5.间歇性下料机构;6.把手;7.传动轴;8.驱动电机;9.支架;10.搅拌副轴;11.搅拌主轴;12.下料门板;51.驱动室;52.凸轮;53.电动机;54.弹簧;55.阻料板;56.传动板;57.连接杆;58.延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包括装置主体和间歇性下料机构5,装置主体包括清洗桶1、喷头2、进水管3、上料口4、传动轴7、驱动电机8、搅拌副轴10、搅拌主轴11和下料门板12,喷头2位于清洗桶1内部左端面上侧,喷头2连接进水管3,下料门板12铰接在清洗桶1右端面,上料口4连接在清洗桶1顶端面左侧,驱动电机8设置在清洗桶1下端面,传动轴7转动连接在清洗桶1内部,搅拌主轴11安装于传动轴7上,搅拌副轴10安装于搅拌主轴11上,该设计避免了搅拌主轴11间距过大导致大米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间歇性下料机构5设置在清洗桶1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4右侧,间歇性下料机构5包括驱动室51、凸轮52、电动机53、弹簧54、阻料板55、传动板56、连接杆57和延时开关58,驱动室51设置在清洗桶1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4右侧,电动机53位于驱动室51内部,凸轮52与电动机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阻料板55滑动连接在上料口4内部,且阻料板55左端通过弹簧54与上料口4内壁紧密连接,阻料板55右端通过连接杆57与传动板56固定连接,电动机53与延时开关58电性连接,该设计实现了间歇下料,避免了设备瞬时负载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清洗效果。搅拌主轴11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搅拌主轴11呈环形等距安装于传动轴7上,搅拌副轴10设有若干个组,每组搅拌主轴11下端均安装一组搅拌副轴10,每组搅拌副轴10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搅拌副轴10等距呈45°夹角排布于搅拌主轴11下端,下料门板12右端上侧设置有把手6,清洗桶1下端设置有支架9,上料口4与驱动室51接触面开设有供阻料板55滑动的方口。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将大米从上料口4投入清洗桶1内部,通过进水管3注水,喷头2将水注入清洗桶1内部,将本设备通电,运行驱动电动机53,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转动通过传动轴7带动搅拌主轴11转动,搅拌主轴11转动带动搅拌副轴10转动,增加了大米的清洗面积和速度,清洗完毕后,通过下料门板12下料,在上料的同时,输入一个时间常数进入延时开关58,延时开关58间隔相同的时间,控制电动机53的运行,电动机53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凸轮52转动,凸轮52的尖端由右至左转动,通过传动板56推动连接杆57向左移动,连接杆57推动阻料板55向左移动并压缩弹簧54,进入上料口4内部,延时开关58断开,阻料板55阻隔大米进入清洗桶1,间隔相同的时间,延时开关58闭合,凸轮52的尖端由左至右转动时,传动板56失去受力,弹簧54推动阻料板55在上料口4内向右滑动,并离开上料口4内部,延时开关58断开,大米上料,由此往复,实现了间歇性下料的目的,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大米清洗设备内部的搅拌轴间距过大,导致大米清洗不均匀,且同时大米量过大时,设备负载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影响清洗效果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包括装置主体和间歇性下料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清洗桶(1)、喷头(2)、进水管(3)、上料口(4)、传动轴(7)、驱动电机(8)、搅拌副轴(10)、搅拌主轴(11)和下料门板(12),所述喷头(2)位于清洗桶(1)内部左端面上侧,所述喷头(2)连接进水管(3),所述下料门板(12)铰接在清洗桶(1)右端面,所述上料口(4)连接在清洗桶(1)顶端面左侧,所述驱动电机(8)设置在清洗桶(1)下端面,所述传动轴(7)转动连接在清洗桶(1)内部,所述搅拌主轴(11)安装于传动轴(7)上,所述搅拌副轴(10)安装于搅拌主轴(11)上;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5)设置在清洗桶(1)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4)右侧,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5)包括驱动室(51)、凸轮(52)、电动机(53)、弹簧(54)、阻料板(55)、传动板(56)、连接杆(57)和延时开关(58),所述驱动室(51)设置在清洗桶(1)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4)右侧,所述电动机(53)位于驱动室(51)内部,所述凸轮(52)与电动机(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阻料板(55)滑动连接在上料口(4)内部,且所述阻料板(55)左端通过弹簧(54)与上料口(4)内壁紧密连接,所述阻料板(55)右端通过连接杆(57)与传动板(56)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53)与延时开关(5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性下料大米清洗机,包括装置主体和间歇性下料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清洗桶(1)、喷头(2)、进水管(3)、上料口(4)、传动轴(7)、驱动电机(8)、搅拌副轴(10)、搅拌主轴(11)和下料门板(12),所述喷头(2)位于清洗桶(1)内部左端面上侧,所述喷头(2)连接进水管(3),所述下料门板(12)铰接在清洗桶(1)右端面,所述上料口(4)连接在清洗桶(1)顶端面左侧,所述驱动电机(8)设置在清洗桶(1)下端面,所述传动轴(7)转动连接在清洗桶(1)内部,所述搅拌主轴(11)安装于传动轴(7)上,所述搅拌副轴(10)安装于搅拌主轴(11)上;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5)设置在清洗桶(1)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4)右侧,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5)包括驱动室(51)、凸轮(52)、电动机(53)、弹簧(54)、阻料板(55)、传动板(56)、连接杆(57)和延时开关(58),所述驱动室(51)设置在清洗桶(1)顶端面,且位于上料口(4)右侧,所述电动机(53)位于驱动室(51)内部,所述凸轮(52)与电动机(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中龙
申请(专利权)人:怀宁县谷丰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