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405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粘合剂技术领域。本方法将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分散液与活性硅酸混合,再加入金属硅酸盐水溶液调节pH大于4后反应,即可制得核壳硅酸盐溶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地粘附到金属、玻璃、瓷器等密实材料的表面,形成的硅氧层更薄、更均匀,且附着力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粘合剂
,涉及一种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100纳米范围之间的材料。由于它们的尺寸已经小于光的波长、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其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而发生很大变化。再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使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很多纳米尺寸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具有人们所需的特殊功能,比如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纳米二氧化钛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活性、纳米氧化铜是非常好的滤光材料等等。这些纳米材料造价很高,因此商业上需要制成薄膜或负载到其他材料的表面使用,以减少单位用量,降低成本。然而,这些纳米功能材料本身没有粘性,常常需要粘合剂或是高温焙烧等方式才能形成薄膜或负载到基体材料表面发挥作用。使用粘合剂时,是将纳米材料和粘合剂物理混合后使用,材料和粘合剂之间主要是物理结合,在常温或加热下往往形成海岛型结构,即粘合剂固化后形成网状结构,纳米材料像一个个海岛分散在网状结构中。纳米材料在这样的粘合剂中极易因团聚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硅酸盐溶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分散液与活性硅酸混合,再加入金属硅酸盐水溶液调节pH大于4后反应,即可制得核壳硅酸盐溶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硅酸盐溶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分散液与活性硅酸混合,再加入金属硅酸盐水溶液调节pH大于4后反应,即可制得核壳硅酸盐溶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硅酸由硅酸钠和/或硅酸钾的水溶液去除金属离子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硅酸由硅酸钠和/或硅酸钾的水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或电渗析去除金属离子制得,活性硅酸的pH为2-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硅酸在制得后的24hr内与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分散液混合,再加入金属硅酸盐水溶液调节pH大于4后反应,即可制得核壳硅酸盐溶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硅酸盐水溶液为硅酸钠和/或硅酸钾的水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硅酸盐溶胶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纳米分散液和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分散液的粒径分别为1-100nm,所述的金属为锂、钠、钾、钙、钡、铍、镁、铝、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锶、钇、锆、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黎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惟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