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速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29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滴速报警装置,滴速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外壳,报警装置外壳中包括发射机电路、传感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报警装置外壳上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报警装置外壳上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提供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提供纳米粉末;将纳米粉末倒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得到混合分散液;在混合分散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以及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搅拌,得到待反应溶液;将待反应溶液放置在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体分散液;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粉体;在水性聚氨酯中加入复合粉体,得到第一涂料混合物,经过搅拌,得到第二涂料混合物;将第二涂料混合物喷涂在报警装置外壳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速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速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滴注又称“输液”、“点滴”、“静滴”,俗称“挂水”。通过输液管,将大量液体和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滴注部位一般在手背和上臂部浅表静脉,小儿以头部表皮静脉为安全,也可在足背部静脉和大隐静脉输注。静脉滴注的速度应合理调节,以满足临床病情,较快获得疗效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为宜。按照医护教科书,一般药物静脉滴注的速度为30~60滴/分钟。但临床上应用药个体化,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依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在安全用药的浓度(治疗窗)范围,药物效应随血药浓度增加而增强。输液速度过慢,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达不到治疗和急救效果。输液速度过快,血药浓度升高超过安全范围产生毒性作用,特别是一些治疗指数窄,毒性作用大的药物。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速报警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速报警装置,所述滴速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外壳,所述报警装置外壳中包括发射机电路、传感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报警装置外壳上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外壳上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所述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提供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提供纳米二氧化钛以及纳米氧化铜粉末;将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以及所述纳米氧化铜粉末倒入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得到混合分散液;在所述混合分散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以及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搅拌10‑20min,得到待反应溶液;将所述待反应溶液放置在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体分散液;烘干所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体分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速报警装置,所述滴速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外壳,所述报警装置外壳中包括发射机电路、传感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报警装置外壳上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外壳上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所述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提供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提供纳米二氧化钛以及纳米氧化铜粉末;将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以及所述纳米氧化铜粉末倒入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得到混合分散液;在所述混合分散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以及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搅拌10-20min,得到待反应溶液;将所述待反应溶液放置在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体分散液;烘干所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体分散液,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粉体;在水性聚氨酯中加入所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氧化铜复合粉体,得到第一涂料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涂料混合物在80-90℃条件下搅拌30-40min,得到第二涂料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涂料混合物喷涂在所述报警装置外壳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速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静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