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3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包括多排板桩结构和连系梁,其中,连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以使得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能够互相支撑;多排板桩结构包括沿河岸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连排板桩结构包括连排板桩和第一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连排板桩,第一冠梁固定所有连排板桩的桩头;间隔板桩结构包括间隔板桩和第二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间隔板桩,第二冠梁固定所有间隔板桩的桩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主要是用以扩大板桩式挡墙的使用范围,解决传统的挡墙在地基条件较差的环境下由于稳定性差而难以形成挡土高度高的挡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运工程的挡土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板桩式挡墙。
技术介绍
板桩墙是用于抵抗侧向土压力的直立板条状构件形成的挡土结构物。即利用板桩挡土,依靠自身锚固力或设帽梁、拉杆及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碇墙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目前的板桩的结构可以为钢板桩、混凝土板桩等。板桩具有成本低、永久(或临时)性、止水性、易施工的特点。可用于基坑、护堤、湖泊、海岸等挡土工程。沿海地区地质条件差,淤泥层较厚,地下水位高,该区域的墙式护岸若采用悬臂式、扶臂式挡墙,需要较大的断面型式才可以满足抗滑稳定要求,而且地基理的费用较大,又不符合国家节约材料原则。然而,传统的板桩式挡墙多采用有锚定墙或无锚定墙,只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差且挡土高度不大的堤防中,稳定性较差且入土点和桩顶位移难控制。因此,如果能够进一步提升板桩式挡墙稳定性,使得桩顶位移更易于控制,就能够扩大板桩式挡墙的使用范围,从而有效提高水利、水运工程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中挡土高度较高、地下水较高、地质条件较差、施工场地受限的堤防防护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包括多排板桩结构和连系梁,其中,连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以使得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能够互相支撑;多排板桩结构包括沿河岸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连排板桩结构包括连排板桩和第一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连排板桩,第一冠梁固定所有连排板桩的桩头;间隔板桩结构包括间隔板桩和第二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间隔板桩,第二冠梁固定所有间隔板桩的桩头。作为优选方式,连系梁包括多个沿河岸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梁;横梁沿河岸的宽度方向延伸;每个横梁均一端固定第一冠梁,另一端固定第二冠梁。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冠梁的高度为0.5-1m,宽度为0.4-1.2m;所述第二冠梁的高度为0.5-1m,宽度为0.4-1.2m;所述连系梁的横梁的高度为0.3-0.6m,宽度为0.4-0.6m;所述连排板桩的高度为5-15m,宽度为0.35-1m;所述间隔板桩的高度为5-15m,宽度为0.35-1m。作为优选方式,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均沿河岸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冠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有连排板桩的桩头的连续凹槽;第二冠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有间隔板桩的桩头的间隔凹槽。作为优选方式,间隔板桩的桩头均位于第二冠梁的支撑点的下方,且一个支撑点的下方仅设置有一个桩头,其中,支撑点为横梁与第二冠梁的交叉点。作为优选方式,第一冠梁的顶部设置有防浪墙,防浪墙为倒L型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高于水位。作为优选方式,第一冠梁、第二冠梁和连系梁是固结结构。作为优选方式,连排板桩为方桩;间隔板桩为方桩。作为优选方式,连排板桩和间隔板桩的入土点至入土点下2m的范围内粘贴有止水条。作为优选方式,在第一冠梁与第二冠梁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回填土槽;在连排板桩与间隔板桩之间设置有第二回填土槽;第一回填土槽与第二回填土槽是贯通的。传统的板桩式挡墙多采用有锚定墙或无锚定墙,只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差且挡土高度不大的堤防中,稳定性较差且入土点和桩顶位移难控制。本技术最主要是用以扩大板桩式挡墙的使用范围,解决传统的挡墙在地基条件较差的环境下由于稳定性差而难以形成挡土高度高的挡墙的问题。本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挡土高度较高、地下水较高、地质条件较差、施工场地受限的堤防防护结构。本技术采用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前排连续打桩、后排间隔打桩,前后两排桩桩顶采用连系梁连接的技术,形成一种框架式的挡土结构,前后排桩及桩间土增强了海堤横向整体稳定性,桩顶位移易于控制。此外,本技术还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节省占地,节约了投资。并且,本技术的桩体可以采用工厂预制,以节省施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不一定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在参照附图进行描述时,为了表述方便,采用了方向词如“河岸的长度方向”、“河岸的宽度方向”等,其中,本技术不仅仅限于用在河岸上构建堤坝,还可以用在海岸等任何可以设置堤坝的的地方,长度方向可以理解为是沿岸边延伸的方向(该方向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是不规则的线条),宽度方向是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该方向可以随着河岸延伸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它们并不构成对特征的结构特定地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由连排板桩4(一般可以贴着河流8设置或设置在河岸上)、间隔板桩5(一般可以设置在连排板桩4的后方的河岸上)、冠梁(冠梁包括第一冠梁1和第二冠梁3)和连系梁2形成一个框架结构。更具体地,本技术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包括多排板桩结构和连系梁2。连系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以使得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能够互相支撑。本技术还可以根据墙后挡土高度、地下水水位以及各土层地质情况,进行连排板桩4和间隔板桩5的内力和弯矩计算,配置合理的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满足桩体的抗裂和剪力要求。由于双排桩桩顶与连系梁2的连接对其受力性能和变形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技术的连系梁2和桩顶的连接宜设置为刚性结点。技术人员可以计算节点抵抗的弯矩值,以确定连接处的断面的大小。上述实施方案能使本技术的结构整体更加稳定、抗倾覆,且挡土结构的挡土墙底隆起满足规范要求。本技术不仅仅限于用在河岸上构建堤坝,还可以用在海岸等任何可以设置堤坝的的地方,长度方向可以理解为是沿岸边延伸的方向(由于河岸条件不同,因而该方向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是不规则的线条),宽度方向是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由于河岸条件不同,该方向可以随着长度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例如,若河岸是呈曲线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沿河岸的大致方向设置呈直线延伸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或是设置与河岸形状一致的曲线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上述方向的说明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以将本技术设置在河岸(海岸等也可以设置,挡土结构设置的地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上为例,多排板桩结构包括沿河岸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连排板桩结构包括连排板桩4和第一冠梁1,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连排板桩4,第一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排板桩结构和连系梁,其中,所述连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排板桩结构和所述间隔板桩结构能够互相支撑;所述多排板桩结构包括沿河岸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所述连排板桩结构包括连排板桩和第一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连排板桩,所述第一冠梁固定所有连排板桩的桩头;所述间隔板桩结构包括间隔板桩和第二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间隔板桩,所述第二冠梁固定所有间隔板桩的桩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排板桩结构和连系梁,其中,所述连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排板桩结构和所述间隔板桩结构能够互相支撑;所述多排板桩结构包括沿河岸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所述连排板桩结构包括连排板桩和第一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连排板桩,所述第一冠梁固定所有连排板桩的桩头;所述间隔板桩结构包括间隔板桩和第二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间隔板桩,所述第二冠梁固定所有间隔板桩的桩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梁包括多个沿河岸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沿河岸的宽度方向延伸;每个横梁均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冠梁,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冠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冠梁的高度为0.5-1米,宽度为0.4-1.2米;所述第二冠梁的高度为0.5-1米,宽度为0.4-1.2米;所述连系梁的横梁的高度为0.3-0.6米,宽度为0.4-0.6米;所述连排板桩的高度为5-15米,宽度为0.35-1米;所述间隔板桩的高度为5-15米,宽度为0.35-1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双排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慧敏李广欣于继峰闫秀平王瑞玲耿运生韩存良寇建卫杨松牛亚锋檀书琨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