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8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包括地砖本体、导盲条,地砖本体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凹槽内凹形成带开口的通道,通道的下端连接有腔室,腔室的宽度大于通道的长度,导盲条与凹槽匹配,导盲条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凹槽内,导盲条的宽度大于通道的开口宽度,导盲条的上表面内凹形成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卡槽,转动轴的上端与导盲条的上表面齐平,转动轴的下端伸出螺纹孔并连接有凸块,凸块穿过通道设置在腔室内,凸块上设置有通过转动轴对称的两个螺纹孔二,地砖本体上设置有与两个螺纹孔二匹配的两个螺纹孔三,螺纹孔二与螺纹孔三通过设置的螺栓连接。通过更换导盲条替代盲道砖的更换,节约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
本技术涉及盲道砖,具体涉及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
技术介绍
盲道砖是为盲人安全提供的行路方便道路设施。一般由三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方向引路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砖,或盲道方向引路砖;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砖,或盲道方位引路砖;最后一类是盲道危险警告引路砖,圆点较大,警视不要超越,前面危险。盲道砖路,在城市中主要的市政设施与建筑物的位置和入口,仍需单独进行铺设,可告知视残者设施的具体位置,瓷砖粘合剂可使盲道砖更贴路面,协助视残者了解周围环境。如各种人行道口、城市广场入口、公交候车站、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上口和下口,建筑入口、地下铁道入口和站台边缘,人行道上的障碍物等。有规律的环境和设施,可使视残者在盲杖的隅感下方便行进,如在人行道的外侧设置的立缘石、花台、围墙等设施,是视残者行走的最佳通道。现有技术中,存在条形方向引路砖上的导盲条容易损坏,盲道砖进行维修或更换不方便,不利于盲人导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条形方向引路砖上的导盲条容易损坏,盲道砖进行维修或更换不方便,不利于盲人导盲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砖本体(1)、导盲条(2),所述地砖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凹形成带开口的通道(4),所述通道(4)的下端连接有腔室(5),所述腔室(5)的宽度大于通道(4)的长度,所述导盲条(2)与凹槽(3)匹配,所述导盲条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凹槽(3)内,所述导盲条(2)的宽度大于通道(4)的开口宽度,所述导盲条(2)的上表面内凹形成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设置有卡槽(8),且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与导盲条(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转动轴(7)的下端伸出螺纹孔(6)并连接有凸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砖本体(1)、导盲条(2),所述地砖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凹形成带开口的通道(4),所述通道(4)的下端连接有腔室(5),所述腔室(5)的宽度大于通道(4)的长度,所述导盲条(2)与凹槽(3)匹配,所述导盲条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凹槽(3)内,所述导盲条(2)的宽度大于通道(4)的开口宽度,所述导盲条(2)的上表面内凹形成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设置有卡槽(8),且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与导盲条(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转动轴(7)的下端伸出螺纹孔(6)并连接有凸块(9),所述凸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