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17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该美白祛斑霜包括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表面活性剂、维生素E、维生素C、烟酸胺和熊果苷;所述B组分包括甘油、润肤剂、橄榄油、果酸和乳化剂;所述C组分为六方介孔硅和活性成分;所述D组分包括助氧化降解剂、淀粉酶、可降解树脂、淀粉、聚乙烯醇、钛酸丁酯、黄原胶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次负载的方法,将有效的美白祛斑物质负载与介孔硅中,可以有效起到缓释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
技术介绍
美白祛斑霜是指对皮肤晦暗、肤色不匀及皮肤表面的色斑具有一定抑制、化解及祛除作用的皮肤用乳化膏霜。通常的美白祛斑霜的有效物质的是中药提取物,但是有效物质一次性涂抹于脸部,不利于美白祛斑霜的效果发挥。因此利用载体负载美白祛斑霜,让有效物质缓慢释放,可以解决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该美白祛斑霜具有持久缓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包括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表面活性剂20~30份、维生素E8~10份、维生素C6~12份、烟酸胺15~20份和熊果苷10~13份;所述B组分包括甘油20~30份、润肤剂15~18份、橄榄油17~20份、果酸8~10份和乳化剂12~15份;所述C组分为六方介孔硅25~35份和活性成分20~25份;所述D组分包括助氧化降解剂8~12份、淀粉酶5~7份、可降解树脂20~25份、淀粉30~40份、聚乙烯醇15~20份、钛酸丁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表面活性剂20~30份、维生素E 8~10份、维生素C 6~12份、烟酸胺15~20份和熊果苷10~13份;所述B组分包括甘油20~30份、润肤剂15~18份、橄榄油17~20份、果酸8~10份和乳化剂12~15份;所述C组分为六方介孔硅25~35份和活性成分20~25份;所述D组分包括助氧化降解剂8~12份、淀粉酶5~7份、可降解树脂20~25份、淀粉30~40份、聚乙烯醇15~20份、钛酸丁酯9~15份、黄原胶16~20份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表面活性剂20~30份、维生素E8~10份、维生素C6~12份、烟酸胺15~20份和熊果苷10~13份;所述B组分包括甘油20~30份、润肤剂15~18份、橄榄油17~20份、果酸8~10份和乳化剂12~15份;所述C组分为六方介孔硅25~35份和活性成分20~25份;所述D组分包括助氧化降解剂8~12份、淀粉酶5~7份、可降解树脂20~25份、淀粉30~40份、聚乙烯醇15~20份、钛酸丁酯9~15份、黄原胶16~20份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祛斑霜包括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表面活性剂26份、维生素E9份、维生素C9份、烟酸胺18份和熊果苷12份;所述B组分包括甘油25份、润肤剂17份、橄榄油18份、果酸9份和乳化剂13份;所述C组分为六方介孔硅29份和活性成分23份;所述D组分包括助氧化降解剂9份、淀粉酶6份、可降解树脂22份、淀粉36份、聚乙烯醇18份、钛酸丁酯13份、黄原胶18份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脂肪酸皂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或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所述润肤剂为聚乙二醇400或DPG,所述助氧化降解剂为酒石酸或富马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的质量比为2~4:2~4:3: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麦冬提取物与葡萄籽提取物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冬提取物与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比为2~3: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红任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郎旭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