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5194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天然植物美白霜,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玉米丙二醇3-10%、黄原胶0.2-1%、甘油5-1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1-3%、鲸蜡硬脂醇1-5%、油橄榄果油5-8%、甜扁桃油5-8%、鳄梨油5-8%、厚朴树皮提取物0.1-0.5%、余干子果实提取物0.1-0.5%、雏菊提取物0.1-0.5%、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1-0.5%和桑树皮提取物0.1-0.5%,余量为蒸馏水,其中,由余干子果实提取物、雏菊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和桑树皮提取物构成美白活性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然植物美白霜具有综合调理的美白效果,且美白效果显著,无过敏、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对人体无害,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女性过了 25岁以后,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减慢,黑色素无法正常排解,易在角质层沉积形成斑点,造成皮肤暗沉,严重的还会形成黄褐斑、黑斑和色斑;另一方面,现代生活紧张,作息无规律性,引致自身抵抗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令体内自由基活化,增加黑色素异常分泌,加剧皮肤老化,肤色发黄。因此,具有美白去黄功效的化妆品是女性的必备用品。然而美容界几乎把含汞、氢琨的的制剂当作唯一有效的美白速效化妆品。含有违禁成分的汞化合物美白祛斑一周内见效,毒性累积致无数消费者面部细胞坏死,留下不可治愈的青斑;氢琨的限用量为0.02%,而超过限用量上百倍才有明显效果,但若长期使用将会在脸上留下不正常的白块而终身遗憾。因此,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美白产品一直是困扰美容化妆品行业的课题。近年来,化妆品过敏甚至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事故时有发生,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安全诉求呼声越来越高。究其原因,除了一部分是不法商家使用禁用原料导致夕卜,现在能合法使用的人工合成原料、化石原料,长期使用给消费者健康造成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比如通过环氧乙烷加成的表面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植物美白霜,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玉米丙二醇3‑10%、黄原胶0.2‑1%、甘油5‑1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1‑3%、鲸蜡硬脂醇1‑5%、油橄榄果油5‑8%、甜扁桃油5‑8%、鳄梨油5‑8%、厚朴树皮提取物0.1‑0.5%、余干子果实提取物0.1‑0.5%、雏菊提取物0.1‑0.5%、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1‑0.5%和桑树皮提取物0.1‑0.5%,余量为蒸馏水,其中,由余干子果实提取物、雏菊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和桑树皮提取物构成美白活性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联琼刘纲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艾丽意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