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所述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包括有沿人造纤维加工传送方向设置的混料段、喷丝段、造纸段;其中,所述混料段用于将助剂、无机粉体、纺丝用聚合物粉体按比例混合后,在150‑230℃条件下进行混炼捏合处理得到熔融物料;所述喷丝段用于将所述熔融物料进行纤维拉丝处理,形成纤维物料;所述造纸段,用于将所述纤维物料、分散剂和淀粉胶按比例投入搅拌池中进行搅拌,均匀搅拌后形成纤维浆料,并利用所述纤维浆料进行制备人造纤维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
本技术属于人造纤维纸
,具体的涉及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环保塑料合成纸(俗称石头纸)大多采用天然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聚乙烯、聚丙烯等助剂,经高速混合、密炼、挤出,制成颗粒材料,通过流延机、压延机或吹膜机,制成薄膜基材,再电晕、涂布、烘干、修剪后,制成石头纸。但是,此方法生产的石头纸,经市场检验,难以大面积推广,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做成的产品不能和传统纸一起回收,因为它是薄膜状结构,只能和塑料一起回收。二、综合成本高。并且,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设备产量低,无论是吹膜法,还是流延法,压延后的双向拉伸法,它们的幅宽小于1.6米,单机车速不超过50米/分钟;二、用工量大,耗电量大,按年产1万吨石头纸设备,需八台以上的吹膜机或四台以上的压延双向拉伸机,加上混合造粒、涂布烘干系统需大批人员投入,用工、用电量与产量不成比例;三、密度大,耐热性不够、吸墨性不好:和传统纸比较,比表面积少三分之一以上,综合成本实际比传统纸贵10%以上;耐热度不够,高速印刷时会变形,就连最普遍使用的传真和复印机都无法实际应用,因为它是膜状堆积的原因;用PE、PP做成的膜状经电晕、涂布、烘干,涂布层不足5微米,印刷或写字后长时间无法干燥,导致穿墨等现象;四、挺度不够等综合问题,它只是无机高填充的塑料纸,不具有传统纸的各方面综合优越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生产系统。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包括有沿人造纤维加工传送方向设置的混料段、喷丝段、造纸段;其中,所述混料段用于将助剂、无机粉体、纺丝用聚合物粉体按比例混合后,在150-230℃条件下进行混炼捏合处理得到熔融物料;所述喷丝段用于将所述熔融物料进行纤维拉丝处理,形成纤维物料;所述造纸段,用于将所述纤维物料、分散剂和淀粉胶按比例投入搅拌池中进行搅拌,均匀搅拌后形成纤维浆料,并利用所述纤维浆料进行制备人造纤维纸。优选地,所述混料段包括:沿物料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双螺杆捏合密炼机、单螺杆挤出机、均压箱体;将助剂、无机粉体、纺丝用聚合物粉体按比例混合后,利用双螺杆捏合密炼机进行捏合,在150-230℃条件下进行共聚混炼塑化,形成初始熔融物料,且将初始熔融物料通过设有混炼段的所述单螺杆挤出机进行二次混炼,并挤出至所述均压箱体内得到最终的均压熔融物料。优选地,所述混料段包括:沿物料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三螺杆捏合密炼机、齿轮增压泵、计量泵和均压箱体;将助剂、无机粉体、纺丝用聚合物粉体按比例混合后,利用三螺杆捏合密炼机进行捏合,在150-230℃条件下进行共聚混炼塑化,形成初始熔融物料,且将初始熔融物料通过依次设置的齿轮增压泵和计量泵进行二次混炼,并输送至所述均压箱体内得到最终的均压熔融物料。优选地,所述喷丝段包括:沿物料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喷丝板、第一承载网和切断机,所述造纸段包括:沿物料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搅拌池、流浆箱、造纸成网机、第二承载网、施胶机;在所述喷丝段内,将所述混料段得到的熔融物料均匀地向所述喷丝板挤出并向下牵引,对牵引过程中的物料从两侧提供冷风并向下强制吸风,以形成纤维直径为1-50微米之间的纤维丝;牵引后的所述纤维丝均匀地阻落平铺于第一承载网表面,并在所述第一承载网表面形成不规则的无纺布状纤维,将所述无纺布状纤维从所述第一承载网剥离后导入纤维切断机,被切断为长度1-50mm的短纤维,形成所述纤维物料;在所述造纸段内,将所述纤维物料、分散剂和淀粉胶按比例投入搅拌池中进行搅拌,均匀搅拌后形成纤维浆料,并将所述纤维浆料通过螺杆泵抽送至流浆箱,并通过所述流浆箱均匀地喷洒于造纸成网机表面;所述造纸成网机将其表面上的纤维浆料匀速地运转至压榨辊,且所述压榨辊将压榨后的纤维浆料送至真空吸附辊进行真空吸附处理,真空吸附处理后的纤维浆料形成纸状纤维,且所述纸状纤维均匀地铺设于所述造纸成网机的表面;将所述纸状纤维从所述造纸成网机表面剥离,并运送至第二承载网进行热风干燥,得到烘干后的纸状纤维;将烘干后的纸状纤维导入施胶机进行施胶处理,并将施胶处理后的纸状纤维进行热风干燥后,得到所述人造纤维纸。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生产的纤维纸,是经过冷吸拉丝和强风抽吸形成细小纤维工艺,而且采用了网状纤维密集堆积结构技术,并基于传统的纤维造纸工艺使得人造纤维纸具有无纺布状的网状联结结构,产品密度下降,透气性好、幅宽大、速度快、高填充、低成本、低克重、吸水吸墨性好,挺度好、耐热度大大提高;而且,本技术系统生产的纤维纸的各项指标与传统纸接近,经过打桨后又可以和传统纤维纸一起回收。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双螺杆捏合密炼机110、单螺杆挤出机120、均压箱体130、过滤器140、喷丝板210、第一承载网220、切断机230、制冷系统240、负压吸风机250、搅拌池310、流浆箱320、造纸成网机330、压榨辊331、真空吸附辊332、第二承载网340、施胶机350、收卷机360、三螺杆捏合密炼机2110、齿轮增压泵2120、计量泵2130、均压箱体2140、过滤器215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包括有沿人造纤维加工传送方向设置的混料段、喷丝段、造纸段。其中,所述混料段用于将助剂、无机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人造纤维加工传送方向设置的混料段、喷丝段和造纸段;其中,所述的混料段用于混料并得到熔融物料;所述的喷丝段用于处理熔融物料得到纤维物料;其包括喷丝板、第一承载网、制冷系统、负压吸风机和切断机;所述的第一承载网设于所述喷丝板下方,所述的制冷系统位于喷丝板和第一承载网之间的两侧位置,所述的负压吸风机设置于第一承载网下方;所述的切断机设置于第一承载网之后;所述的造纸段用于将纤维物料加工为人造纤维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制备人造纤维纸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人造纤维加工传送方向设置的混料段、喷丝段和造纸段;其中,所述的混料段用于混料并得到熔融物料;所述的喷丝段用于处理熔融物料得到纤维物料;其包括喷丝板、第一承载网、制冷系统、负压吸风机和切断机;所述的第一承载网设于所述喷丝板下方,所述的制冷系统位于喷丝板和第一承载网之间的两侧位置,所述的负压吸风机设置于第一承载网下方;所述的切断机设置于第一承载网之后;所述的造纸段用于将纤维物料加工为人造纤维纸。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章,钟永林,蓝永辉,黄正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大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