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腿部康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材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腿部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康复器材是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和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的器材。所以人体从生病状态需要恢复到生命健康的状态,康复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当人体腿部受伤经过一段时间的卧床休养,腿部的肌肉则会发生萎缩,导致不能站立行走,需要利用腿部康复器材进行康复锻炼,对此中国专利CN105769509A提出一种站立式下肢运动康复装置,通过传动组件为齿轮齿条结构或多连杆结构,与之相配合的控制驱动组件分别为直线电机与位置触发器等以及伺服电机与变速箱等,通过控制箱控制驱动,执行组件在传动组件和控制驱动组件带动下实现往复运动,这种方式需要用双手支撑,不能逐步增加腿部承受力量,恢复效果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腿部康复装置,具备可以调节腿部承受的力,逐步恢复肌肉,康复效果快等优点,解决了需要用双手支撑,不能逐步增加腿部承受力量,恢复效果缓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以调节腿部承受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腿部康复装置,包括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轮(4),所述从动锥形轮(4)的背面啮合有主动锥形轮(5),所述主动锥形轮(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且位于从动锥形轮(4)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管(8),所述第一螺纹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9),所述支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0),所述控制箱(2)的右侧且对应第一活动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腿部康复装置,包括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轮(4),所述从动锥形轮(4)的背面啮合有主动锥形轮(5),所述主动锥形轮(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且位于从动锥形轮(4)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管(8),所述第一螺纹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9),所述支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0),所述控制箱(2)的右侧且对应第一活动杆(10)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活动杆(10)通过第一通孔(11)延伸至控制箱(2)的外部,所述第一活动杆(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3),所述平台(1)的底部且位于弹簧(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槽(14),所述平台(1)的底部且对应滑槽(14)处开设有滑孔(15),所述滑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顶端贯穿滑孔(15)并延伸至平台(1)的上方,所述滑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8),所述滑块(1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9),所述滑槽(14)的左侧且对应第二活动杆(19)处开设有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活动杆(19)贯穿第二通孔(20)并延伸至滑槽(14)的外部,所述第二活动杆(19)的左端开设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的内部与第一活动杆(1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1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2),所述第二螺纹杆(22)的顶顶端延伸至第二活动杆(19)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卡块(23),所述第二螺纹杆(22)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活动杆(10)和第二活动杆(19)并延伸至第二活动杆(19)的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22)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活动杆(19)的下方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管(24),所述平台(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5),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2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握把(26),所述控制箱(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7),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