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02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健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底板上,万向轮固定在液压千斤顶的底端,套筒I、套筒II、L型支撑板与套筒III均固定在底板的顶端,主动齿轮固定在转轴上,从动齿条固定在伸缩杆III的内壁上,固定板活动连接在手柄II的端部,滑轮I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右端,滑轮II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顶端,滑轮III与滑轮IV均设置在L型支撑板上,滑轮V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左端,腿拉环固定在连接绳I的另一端上,拉手固定在连接绳II的另一端上。该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便于移动,稳定性强,且能根据训练者的训练情况来加配重块,从而便于训练者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特指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属于运动健康

技术介绍
四肢,四肢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所说的手足。也指动物的双手和双脚的统称。四肢包括两条上臂包括手,和两条大腿小腿包括脚。而现有的四肢功能训练装置稳定性差,不便于移动,且不能根据训练者的训练情况来加配重块,从而不便于训练者训练,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该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便于移动,稳定性强,且能根据训练者的训练情况来加配重块,从而便于训练者训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液压千斤顶、万向轮、套筒I、套筒II、L型支撑板、套筒III、弹簧I、伸缩杆I、弹簧II、支撑板I、托板I、配重块、橡胶缓冲垫I、弹簧III、伸缩杆II、弹簧IV、支撑板II、橡胶缓冲垫II、托板II、轴承、转轴、主动齿轮、手柄I、手柄II、固定板、伸缩杆III、从动齿条、座椅、滑轮I、滑轮II、滑轮III、滑轮IV、滑轮V、连接绳I、连接绳II、拉手和腿拉环。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底板上,万向轮固定在液压千斤顶的底端,套筒I、套筒II、L型支撑板与套筒III均固定在底板的顶端,并且套筒I位于套筒II的左侧,L型支撑板位于套筒II的右侧,套筒III位于L型支撑板的右端,弹簧I设置在套筒I的内部,伸缩杆I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的内部,弹簧II设置在伸缩杆I上,并且弹簧II设置在套筒I的内部,支撑板I固定在伸缩杆I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设置在套筒I与支撑板I之间,托板I放置在支撑板I上,弹簧III设置在套筒III的内部,伸缩杆II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II的内部,弹簧IV设置在伸缩杆II上,并且弹簧IV设置在套筒III的内部,支撑板II固定在伸缩杆II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I设置在套筒III与支撑板II之间,托板II放置在支撑板II上,配重块均放置在托板I与托板II的顶端,轴承设置在套筒II上,伸缩杆III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I的内部,转轴固定在轴承的内壁上,主动齿轮固定在转轴上,从动齿条固定在伸缩杆III的内壁上,手柄I固定在转轴的端部,手柄II螺纹连接在套筒II上,固定板活动连接在手柄II的端部,座椅固定在伸缩杆III的顶端,滑轮I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右端,滑轮II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顶端,滑轮III与滑轮IV均设置在L型支撑板上,并且滑轮III位于滑轮IV的右侧,滑轮V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左端,连接绳I的一端设置在托板I上,并且连接绳I设置在滑轮IV与滑轮V上,腿拉环固定在连接绳I的另一端上,连接绳II的一端设置在托板II上,并且连接绳II设置在滑轮I、滑轮II与滑轮III上,拉手固定在连接绳II的另一端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之间是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所述的手柄I、手柄II、固定板、拉手与腿拉环上均设置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所述的伸缩杆III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所述的座椅上设置有海绵垫。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该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便于移动,稳定性强,且能根据训练者的训练情况来加配重块,从而便于训练者训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B的局部放大图。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的配重块1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伸缩杆III27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底板1;液压千斤顶2;万向轮3;套筒I4;套筒II5;L型支撑板6;套筒III7;弹簧I8;伸缩杆I9;弹簧II10;支撑板I11;托板I12;配重块13;橡胶缓冲垫I14;弹簧III15;伸缩杆II16;弹簧IV17;支撑板II18;橡胶缓冲垫II19;托板II20;轴承21;转轴22;主动齿轮23;手柄I24;手柄II25;固定板26;伸缩杆III27;从动齿条28;座椅29;滑轮I30;滑轮II31;滑轮III32;滑轮IV33;滑轮V34;连接绳I35;连接绳II36;拉手37;腿拉环3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2、3、4、5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液压千斤顶2、万向轮3、套筒I4、套筒II5、L型支撑板6、套筒III7、弹簧I8、伸缩杆I9、弹簧II10、支撑板I11、托板I12、配重块13、橡胶缓冲垫I14、弹簧III15、伸缩杆II16、弹簧IV17、支撑板II18、橡胶缓冲垫II19、托板II20、轴承21、转轴22、主动齿轮23、手柄I24、手柄II25、固定板26、伸缩杆III27、从动齿条28、座椅29、滑轮I30、滑轮II31、滑轮III32、滑轮IV33、滑轮V34、连接绳I35、连接绳II36、拉手37和腿拉环38。液压千斤顶2设置在底板1上,万向轮3固定在液压千斤顶2的底端,套筒I4、套筒II5、L型支撑板6与套筒III7均固定在底板1的顶端,并且套筒I4位于套筒II5的左侧,L型支撑板6位于套筒II5的右侧,套筒III7位于L型支撑板6的右端,弹簧I8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伸缩杆I9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弹簧II10设置在伸缩杆I9上,并且弹簧II10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支撑板I11固定在伸缩杆I9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14设置在套筒I4与支撑板I11之间,托板I12放置在支撑板I11上,弹簧III15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伸缩杆II16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弹簧IV17设置在伸缩杆II16上,并且弹簧IV17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支撑板II18固定在伸缩杆II16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I19设置在套筒III7与支撑板II18之间,托板II20放置在支撑板II18上,配重块13均放置在托板I12与托板II20的顶端,轴承21设置在套筒II5上,伸缩杆III27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I5的内部,转轴22固定在轴承21的内壁上,主动齿轮23固定在转轴22上,从动齿条28固定在伸缩杆III27的内壁上,手柄I24固定在转轴22的端部,手柄II25螺纹连接在套筒II5上,固定板26活动连接在手柄II25的端部,座椅29固定在伸缩杆III27的顶端,滑轮I30固定在L型支撑板6的右端,滑轮II31固定在L型支撑板6的顶端,滑轮III32与滑轮IV33均设置在L型支撑板6上,并且滑轮III32位于滑轮IV33的右侧,滑轮V34固定在L型支撑板6的左端,连接绳I35的一端设置在托板I12上,并且连接绳I35设置在滑轮IV33与滑轮V34上,腿拉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液压千斤顶(2)、万向轮(3)、套筒I(4)、套筒II(5)、L型支撑板(6)、套筒III(7)、弹簧I(8)、伸缩杆I(9)、弹簧II(10)、支撑板I(11)、托板I(12)、配重块(13)、橡胶缓冲垫I(14)、弹簧III(15)、伸缩杆II(16)、弹簧IV(17)、支撑板II(18)、橡胶缓冲垫II(19)、托板II(20)、轴承(21)、转轴(22)、主动齿轮(23)、手柄I(24)、手柄II(25)、固定板(26)、伸缩杆III(27)、从动齿条(28)、座椅(29)、滑轮I(30)、滑轮II(31)、滑轮III(32)、滑轮IV(33)、滑轮V(34)、连接绳I(35)、连接绳II(36)、拉手(37)和腿拉环(38),其特征在于:液压千斤顶(2)设置在底板(1)上,万向轮(3)固定在液压千斤顶(2)的底端,套筒I(4)、套筒II(5)、L型支撑板(6)与套筒III(7)均固定在底板(1)的顶端,并且套筒I(4)位于套筒II(5)的左侧,L型支撑板(6)位于套筒II(5)的右侧,套筒III(7)位于L型支撑板(6)的右端,弹簧I(8)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伸缩杆I(9)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弹簧II(10)设置在伸缩杆I(9)上,并且弹簧II(10)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支撑板I(11)固定在伸缩杆I(9)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14)设置在套筒I(4)与支撑板I(11)之间,托板I(12)放置在支撑板I(11)上,弹簧III(15)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伸缩杆II(16)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弹簧IV(17)设置在伸缩杆II(16)上,并且弹簧IV(17)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支撑板II(18)固定在伸缩杆II(16)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I(19)设置在套筒III(7)与支撑板II(18)之间,托板II(20)放置在支撑板II(18)上,配重块(13)均放置在托板I(12)与托板II(20)的顶端,轴承(21)设置在套筒II(5)上,伸缩杆III(27)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I(5)的内部,转轴(22)固定在轴承(21)的内壁上,主动齿轮(23)固定在转轴(22)上,从动齿条(28)固定在伸缩杆III(27)的内壁上,手柄I(24)固定在转轴(22)的端部,手柄II(25)螺纹连接在套筒II(5)上,固定板(26)活动连接在手柄II(25)的端部,座椅(29)固定在伸缩杆III(27)的顶端,滑轮I(30)固定在L型支撑板(6)的右端,滑轮II(31)固定在L型支撑板(6)的顶端,滑轮III(32)与滑轮IV(33)均设置在L型支撑板(6)上,并且滑轮III(32)位于滑轮IV(33)的右侧,滑轮V(34)固定在L型支撑板(6)的左端,连接绳I(35)的一端设置在托板I(12)上,并且连接绳I(35)设置在滑轮IV(33)与滑轮V(34)上,腿拉环(38)固定在连接绳I(35)的另一端上,连接绳II(36)的一端设置在托板II(20)上,并且连接绳II(36)设置在滑轮I(30)、滑轮II(31)与滑轮III(32)上,拉手(37)固定在连接绳II(36)的另一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四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液压千斤顶(2)、万向轮(3)、套筒I(4)、套筒II(5)、L型支撑板(6)、套筒III(7)、弹簧I(8)、伸缩杆I(9)、弹簧II(10)、支撑板I(11)、托板I(12)、配重块(13)、橡胶缓冲垫I(14)、弹簧III(15)、伸缩杆II(16)、弹簧IV(17)、支撑板II(18)、橡胶缓冲垫II(19)、托板II(20)、轴承(21)、转轴(22)、主动齿轮(23)、手柄I(24)、手柄II(25)、固定板(26)、伸缩杆III(27)、从动齿条(28)、座椅(29)、滑轮I(30)、滑轮II(31)、滑轮III(32)、滑轮IV(33)、滑轮V(34)、连接绳I(35)、连接绳II(36)、拉手(37)和腿拉环(38),其特征在于:液压千斤顶(2)设置在底板(1)上,万向轮(3)固定在液压千斤顶(2)的底端,套筒I(4)、套筒II(5)、L型支撑板(6)与套筒III(7)均固定在底板(1)的顶端,并且套筒I(4)位于套筒II(5)的左侧,L型支撑板(6)位于套筒II(5)的右侧,套筒III(7)位于L型支撑板(6)的右端,弹簧I(8)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伸缩杆I(9)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弹簧II(10)设置在伸缩杆I(9)上,并且弹簧II(10)设置在套筒I(4)的内部,支撑板I(11)固定在伸缩杆I(9)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14)设置在套筒I(4)与支撑板I(11)之间,托板I(12)放置在支撑板I(11)上,弹簧III(15)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伸缩杆II(16)的底端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弹簧IV(17)设置在伸缩杆II(16)上,并且弹簧IV(17)设置在套筒III(7)的内部,支撑板II(18)固定在伸缩杆II(16)的顶端,橡胶缓冲垫II(19)设置在套筒III(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体育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