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袜机
本技术涉及针织
,具体涉及一种织袜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智能化设备,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装备也在逐步取代人力劳动。针织
也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转变。近些年来,在袜类生产领域开发出一些一体化全自动织袜机,这类织袜机在袜类织物的整个钩织、翻转以及缝头封闭的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710595118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转移装置、夹持盘,翻转装置和缝合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一转移盘,转移盘用于取下完成编织的管状织物,并将其转移至夹持盘进行夹持,夹持盘包括可对折的2个半圆环缝盘,缝合装置位于夹持盘侧面,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管状件和第二管状件,第一管状件同轴地位于夹持盘下方,第二管状件同轴地固定在夹持盘上方,所述第一管状件和第二管状件均连接负压气源,该专利降低了结构的复杂度和故障率。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设备复杂,零件较多,存在大量的电源线路、气动装置的气路、以及用于钩织的针头等,很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一旦有人员或者外物落入设备运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袜机,包括翻转结构(100)、钩织装置(200)以及在翻转结构(100)和钩织装置(200)之间转动的运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织装置(200)上设置第一感应装置(81)和反光装置,所述的翻转结构(100)上设置第二感应装置(82),所述的第一感应装置(81)、第二感应装置(82)以及反光装置形成一个光线闭合回路,所述的光线闭合回路围绕在织袜机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袜机,包括翻转结构(100)、钩织装置(200)以及在翻转结构(100)和钩织装置(200)之间转动的运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织装置(200)上设置第一感应装置(81)和反光装置,所述的翻转结构(100)上设置第二感应装置(82),所述的第一感应装置(81)、第二感应装置(82)以及反光装置形成一个光线闭合回路,所述的光线闭合回路围绕在织袜机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应装置(81)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固定装置(13)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3)的另一端连接在钩织装置(200)的底座(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装置包括第一反光件(91)和第二反光件(92),所述的第二反光件(92)设置在靠近翻转结构(100)的一侧,所述的第一反光件(91)设置在远离的第二反光件(92)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光件(91)通过连接支架(7)连接在底座(10)上,所述连接支架(7)包括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反光件(91),所述的第二连接端(12)以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孝君,陈超,宗叶,顾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