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11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内滑动连接有装置本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装置本体的两端固定卡接有卡接座,所述箱体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滑环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滑环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接座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环的下端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万向轮的设置,方便了装置本体的移动,并且通过二次缓冲过程抵消了装置本体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颠簸力,保护了装置本体内的精密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纱装置
,尤其涉及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在现有环锭纺纱为主体装置的结构上,将固定钢领改进为气动的回转钢领、回转钢丝圈、增加一个回转气圈筒的装置,它能运载加捻卷绕各部位的纺纱张力、气圈张力、卷绕张力、钢丝圈的线速度。能使纱条的断面强力保持恒大于纱条所要克服的各部位的卷绕张力、气圈张力,纺纱张力而不产生细纱断头,为降低细纱断头实现环锭纺纱高速化。但现有的装置本体不便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装置本体内各个精密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过大的颠簸可能会使得器件之间连接关系改变,会使得装置本体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装置本体不便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装置本体内各个精密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过大的颠簸可能会使得器件之间连接关系改变,会使得装置本体无法正常工作,而提出的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内滑动连接有装置本体,所述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内滑动连接有装置本体(7),所述箱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万向轮(12),所述装置本体(7)的两端固定卡接有卡接座(6),所述箱体(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滑环(3)和第一压缩弹簧(2),所述滑环(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远离滑环(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接座(6)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环(3)的下端侧壁上,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环锭纺纱加捻卷绕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内滑动连接有装置本体(7),所述箱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万向轮(12),所述装置本体(7)的两端固定卡接有卡接座(6),所述箱体(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滑环(3)和第一压缩弹簧(2),所述滑环(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远离滑环(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接座(6)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环(3)的下端侧壁上,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通过定位螺栓(11)与箱体(1)内侧壁相连,所述安装板(10)上对称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滑动卡接有滑块(15),所述滑槽(1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14),所述拉伸弹簧(14)靠近滑块(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15)远离装置本体(7)的一端表面上,所述滑块(15)的前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活动杆(16)远离滑块(15)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礼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翔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