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马桶的补水进水阀,包括水箱和置于水箱中的进水阀,与进水阀并排连通一补水阀;补水阀的三通阀芯下端连接一浮块,浮动阀芯的上下移动可实现大小补水的切换;补水水盒的侧面设置有水位孔,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本进水阀和出水阀具有延时进水的特点,且大补水时间发生在抽水马桶产生虹吸之前。由于设置有切换片,大补水时间长短可以调解,使虹吸产生前进行大补水,虹吸后由大补水切换成小补水,从而达到既能冲刷干净又节约水量的目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抽水马桶水箱中的补水进水阀。现有的抽水马桶进水阀种类较多,结构各异。其大多数没有单独的补水机构,即没有冲刷马桶周边的水流,有的虽设置有补水机构,但没有大补水和小补水之分,费水较多,且冲刷不彻底。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自动在虹吸前进行大补水、虹吸后进行小补水,且大补水时间可以调节,既能冲刷干净,又节约水量的抽水马桶的补水进水阀,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抽水马桶的补水进水阀,包括水箱和置于水箱中的进水阀,其结构特征是与进水阀并排连通一补水阀;所述的补水阀包括置于补水水盒上方的三通阀,三通阀分别连通进水阀、补水管和水箱进水管,三通阀芯下端连接一浮块,浮动阀芯的上下移动可实现大小补水的切换;补水水盒的侧面设置有水位孔,且与进水阀的进水水盒的水位孔高度一致,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所述的补水阀还设置有可调节补水水盒漏水速度快慢的调节机构,它包括调节杆及其上端的弹簧及旋钮,下端可调漏水开口大小的切换片。所述浮动阀芯的下端通过密封垫及O型圈连接一阀盖,阀盖的下端设置有凹槽颈,浮块卡入凹槽颈中定位。所述进水阀的进水水盒侧面设置有水位孔,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本进水阀和补水阀由于设置有水位孔及单向出水阀,使其具有延时进水的特点,且大补水时间发生在抽水马桶产生虹吸之前。由于设置有切换片,大补水的时间长短可以调解,使虹吸产生前进行大补水,虹吸后由大补水切换成小补水,从而达到既能冲刷干净又节约水量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F-F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进水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进水状态);图8为图6中A-A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止水状态)。图9为图3中补水阀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大补水状态);图10为图3中补水阀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小补水状态)。图11为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2、图13为图11中D-D剖视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调节杆与切换片重合区的多少。参见图1-图4,本抽水马桶的补水进水阀,包括可置于水箱中的进水阀20和补水阀0,两阀体通过联结管1(见图6)并排连通。补水阀的补水水盒2内一侧设置有三通阀体及浮动阀芯6,另一侧设置有可调节补水水盒2漏水速度快慢的调节机构,它包括调节杆9及其上端的弹簧10及旋钮11,下端可调漏水开口大小的切换片12。三通阀体卡入补水水盒的上缘定位。补水水盒2的侧面设置有水位孔4(见图9),且与进水阀20的进水水盒14的水位孔13高度一致,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15。单向出水阀为柱状浮动式,其轴向截面为类似凸字形,上端卡入补水水盒2的排水孔中。参见图5-图8,进水阀的进水水盒14的侧面设置有水位孔13,底部也设置有单向出水阀16,其结构与补水阀0的单向出水阀15相同。当单向出水阀处于下落状态时无密封作用,进水水盒中的水可以通过单向出水阀流入水箱中;当水箱中的水使得单向出水阀上浮,堵住出口为密封状态。进水阀和补水阀都设置有水位孔和单向出水阀,以实现延时进水。其工作原理如下当进水阀进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至单向出水阀时,单向出水阀在浮力的作用下与进水水盒底面密合,使水箱内的水不能立即进入水盒中。只有当水位上升到水盒的水位孔,水从水位孔中流入水盒中,进水阀的封水浮块在浮力的作用下实现封水。同时,补水阀的浮块也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浮动阀芯上移,实现从小补水位置到大补水位置的切换,以保证在下一周期进水阀刚开始进水时就产生大补水。参见图9、图10,补水阀0包括置于补水水盒2上方的三通阀7,三通阀分别连通进水阀20、补水管8和水箱进水管19,三通浮动阀芯6的下端通过密封垫17及O型圈18连接一阀盖5,阀芯6的下端设置有凹槽颈,浮块3卡入凹槽颈中定位。浮动阀芯的上下移动可实现大小补水的切换。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水位超过水位孔,补水水盒装满水后,进水阀停止进水,补水浮块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阀芯至最高位置,如图9大补水位置所示,从进水阀流过来的水流由于阀芯上档环的作用,主要由补水管8流出,实现大补水功能。当补水水盒中的水位下落之后,浮块没有足够的浮力,在重力作用下阀芯下落至最低位置,如图10小补水状态所示。从进水阀流过来的水流由于阀芯档环的作用,主要从出水管19流出,此时实现小补水功能。参见图11-图13,调节杆9的底部设置有动静两块切换片12,每块切换片上设置有半圆环形漏水孔。当动静两块切水片的漏水孔重合遮档较多时,漏水速度较慢,反之较快。补水时间长短的调解主要靠旋钮11、调节杆9和切换片12来实现。其工作原理如下调节杆在弹簧的压力下压紧切换片,旋转旋钮,调整动静两块切换片漏水孔的重合面积的多少,从而控制补水水盒中水位的下降的速度。当漏水速度慢时,水盒中水位下降的速度慢,补水浮块的浮力作用时间长,大补水的时间也较长。反之,大补水的时间较短。当抽水马桶排水前,由于水位已上升至水位孔位置,进水阀已止水,补水阀的阀芯也已切换至大补水位置。当抽水马桶排水时,由于单向出水阀的作用,进水水盒中的水位迅速下降,在虹吸发生前就开始进水。而补水水盒由于切换片可调节漏水速度,使其水位下降较慢,浮块在浮力作用下使阀芯一直维持大补水状态,直到虹吸结束,水位才下降至没有足够的浮力,使阀芯下移切换至小补水位置,从而实现虹吸前进行大补水,虹吸后进行小补水,既节约用水又冲刷干净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抽水马桶的补水进水阀,包括水箱和置于水箱中的进水阀(20),其特征是与进水阀并排连通一补水阀(0);所述的补水阀包括置于补水水盒(2)上方的三通阀(7),三通阀分别连通进水阀(20)、补水管(8)和水箱进水管(19),三通阀芯(6)下端连接一浮块(3),浮动阀芯(6)的上下移动可实现大小补水的切换;补水水盒(2)的侧面设置有水位孔(4),且与进水阀(20)的进水水盒(14)的水位孔(13)高度一致,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水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的补水阀(0)设置有可调节补水水盒漏水速度快慢的调节机构,它包括调节杆(9)及其上端的弹簧(10)及旋钮(11),下端可调漏水开口大小的切换片(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水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浮动阀芯(6)的下端通过密封垫(17)及O型圈(18)连接一阀盖(5),阀芯的下端设置有凹槽颈,浮块(3)卡入凹槽颈中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水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进水阀(20)的进水盒(14)侧面设置有水位孔(13),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水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三通阀体卡入补水水盒的上缘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补水进水阀,其特征是所述单向出水阀(15、16)为柱状浮动式,其轴向截面为类似凸字形。专利摘要一种抽水马桶的补水进水阀,包括水箱和置于水箱中的进水阀,与进水阀并排连通一补水阀;补水阀的三通阀芯下端连接一浮块,浮动阀芯的上下移动可实现大小补水的切换;补水水盒的侧面设置有水位孔,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本进水阀和出水阀具有延时进水的特点,且大补水时间发生在抽水马桶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水马桶的补水进水阀,包括水箱和置于水箱中的进水阀(20),其特征是与进水阀并排连通一补水阀(0);所述的补水阀包括置于补水水盒(2)上方的三通阀(7),三通阀分别连通进水阀(20)、补水管(8)和水箱进水管(19),三通阀芯(6)下端连接一浮块(3),浮动阀芯(6)的上下移动可实现大小补水的切换;补水水盒(2)的侧面设置有水位孔(4),且与进水阀(20)的进水水盒(14)的水位孔(13)高度一致,底部设置有单向出水阀(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佳,胡永明,李从飞,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市图美洁具配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