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008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黑臭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的上端设有与主体框架(1)连接的浮板(2),主体框架(1)的中部设有隔板(3),隔板(3)的左侧设有搅拌装置(4)和进水口(5),搅拌装置(4)的上端与浮板(2)连接;隔板(3)的右侧设有软性填料(9)和菌筒(10),软性填料(9)的上端与浮板(2)连接,软性填料(9)均布设在主体框架(1)的侧壁,菌筒(10)的右端与主体框架(1)的右侧壁连接,菌筒(10)均布设在主体框架(1)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黑臭水的污染处理效果明显,减缓了微生物群的流失,降低了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黑臭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多种多样的黑臭水处理方法中,生物降解发效率高,二次污染低,以及成本低廉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目前传统的生物降解手段中,微生物菌群在流动性较强的水体中大量流失,从而影响的生物降解的效率,提高了水体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处理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处理成本低的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的上端设有与主体框架连接的浮板,主体框架的中部设有隔板,隔板的左侧设有搅拌装置和进水口,搅拌装置的上端与浮板连接,浮板上还设有与主体框架相通的进药口,进药口设在隔板的左侧,进水口设在主体框架的左侧壁上,主体框架左侧外壁上设有与主体框架连接的水泵,水泵通过管道与进水口连接;隔板的右侧设有软性填料和菌筒,软性填料的上端与浮板连接,软性填料均布设在主体框架的侧壁,菌筒的右端与主体框架的右侧壁连接,菌筒均布设在主体框架内。作为优选,还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的上端设有与主体框架(1)连接的浮板(2),主体框架(1)的中部设有隔板(3),隔板(3)的左侧设有搅拌装置(4)和进水口(5),搅拌装置(4)的上端与浮板(2)连接,浮板(2)上还设有与主体框架(1)相通的进药口(6),进药口(6)设在隔板(3)的左侧,进水口(5)设在主体框架(1)的左侧壁上,主体框架(1)左侧外壁上设有与主体框架(1)连接的水泵(7),水泵(7)通过管道(8)与进水口(5)连接;隔板(3)的右侧设有软性填料(9)和菌筒(10),软性填料(9)的上端与浮板(2)连接,软性填料(9)均布设在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的上端设有与主体框架(1)连接的浮板(2),主体框架(1)的中部设有隔板(3),隔板(3)的左侧设有搅拌装置(4)和进水口(5),搅拌装置(4)的上端与浮板(2)连接,浮板(2)上还设有与主体框架(1)相通的进药口(6),进药口(6)设在隔板(3)的左侧,进水口(5)设在主体框架(1)的左侧壁上,主体框架(1)左侧外壁上设有与主体框架(1)连接的水泵(7),水泵(7)通过管道(8)与进水口(5)连接;隔板(3)的右侧设有软性填料(9)和菌筒(10),软性填料(9)的上端与浮板(2)连接,软性填料(9)均布设在主体框架(1)的侧壁,菌筒(10)的右端与主体框架(1)的右侧壁连接,菌筒(10)均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诸和庄旭超慕佳徐孟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