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55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且土壤PH值为5‑7的的沙质壤土经深翻细耕制成的高畦;2)选磷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茎条,在高畦上种植,并在浙贝种茎种植处表面盖上土壤;3)浙贝种茎生根出芽后,取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制成的追肥肥料覆盖在畦面上;4)在追肥2‑3个月后,对浙贝植株进行二次追肥;5)在追肥2‑3个月后,清除浙贝病死的植株,采用药液对浙贝植株进行喷施治疗;6)在追肥2‑3个月后,对浙贝植株进行防虫治理;7)在防病治虫1‑2月后进行采收,并在交替种植大豆和土豆获后再次种植浙贝;该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能够提高亩产量和避免受到杂草虫害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浙贝出自《药材学》、《神农本草经逢原》: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专条,至明《本草正》始于贝母条后,别立上贝母一条,所指即浙贝。《本草正义》:象贝母蓄寒泄降,而能散结。《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别录》止烦、热、渴、出汗,皆泄降除热也。疝瘕以热结而言,泄热散结,故能治之。喉痹,热之结于上者也。乳难之乳,即孳乳之乳,指产难也、贝母滑降,且能散结,故催生而治产难。甄权《药性论》谓贝母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无忧散一方,为催生保产灵药,内有贝母,程钟龄释之谓贝母滑润,久皆本此。而注《本经》者仅以为下乳汁,恐非真目。主金疮者,苫降清热之功也,不仅可以内服,亦可外作渗药。居人以象贝通治阳证痈疡,消肿退热,殊有捷效,亦本于此。主风痉者,苦寒清热,泄降定风之功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皆指邪热窒塞之证,苦泄散结,皆能主之。洗洗恶风寒者,风寒外袭于皮毛,内合于肺,象贝清泄肺气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目眩为肝阳上乘,项直为风邪外感,舌降泄风,辛泄疏散,治之宜也。咳嗽上气,又痰热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绪。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也。主郁气痰核等证,虽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余义。至于治疸、治疡、清喉咽,主吐衄、疗痰嗽、通二便,种种功力,无非清热泄降四中,足以赅之,要之皆象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贝,淡泊异常,断不足以语此。综上所述,浙贝作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应当大量种植保持供给需求。而浙贝的种植除了气候、市场走向影响中药效益以外,亩产增收是效益体现的关键;亩产增收涉及整个种植过程的种苗培育、土地改良、种植模式、田间管理、采收、初加工等整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田间管理的“除草”环节。因此,现有的浙贝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着亩产量不高,容易受到杂草影响的情况,这严重的影响了浙贝的中药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以达到提高亩产量和避免受到杂草影响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且土壤PH值为5-7的的沙质壤土,将沙质壤土深翻细耕,每1平方米施入农家肥3-4千克作基肥,再配施0.04千克磷肥,耙匀,作成1.5米的高畦,并且畦沟宽25-30厘米,沟深20-25厘米;2)挖出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自然越夏的浙贝种茎,选磷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茎条,在步骤1)中制得的沙质壤土高畦上按株距为15-20厘米、行距为20厘米的方式种植,并为每1平方米用浙贝种茎0.5-0.6千克,并在浙贝种茎种植处表面盖上土壤;3)浙贝种茎生根出芽后,取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然后自然堆放2-3个月,制成追肥肥料,然后以1-3厘米的厚度,在浙贝种茎种植下去的第28-32天,覆盖在畦面上;4)在追肥2-3个月后,在畦面轻耕一次,再将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制成的追肥肥料,对浙贝植株进行二次追肥,每1平方米用5-6千克,然后覆上10-11厘米厚的稻谷谷壳、大豆杆碎料和玉米杆碎料混合物用以预防杂草生长;5)在追肥2-3个月后,清除浙贝病死的植株,用草木灰在田埂间铺洒,用50%多菌灵800信液喷施治疗;6)在追肥2-3个月后,浙贝植株进行防虫治理;7)在防病治虫1-2月后进行采收,将畦面杂草清除干净,深翻,且边翻边拾块茎,拾净块茎后交替种植大豆和土豆,并在大豆或土豆收获后再次种植浙贝。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农家肥由稻壳、鸡粪和羊粪经过混合发酵2个月制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土壤由焦泥灰、蘑菇菌渣、稻壳和松针混合制备得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中药药渣由银杏叶、以及经过药食同源产生的金银花渣、粳米渣、赤小豆渣、龙眼肉渣、山楂渣、乌梅渣、核桃渣、杏仁渣、桂皮渣和南瓜子渣的搅拌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让杂草长出来,可以阻止百分之八十五的普通类杂草,可以保障浙贝种苗在土壤中的营养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可以起到表面追肥的效果;起到不让土地表面起结皮;起到保温作用,不需要覆膜,省工、省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且土壤PH值为5的的沙质壤土,将沙质壤土深翻细耕,每1平方米施入农家肥3千克作基肥,再配施0.04千克磷肥,耙匀,作成1.5米的高畦,并且畦沟宽25厘米,沟深20厘米;2)挖出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自然越夏的浙贝种茎,选磷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茎条,在步骤1)中制得的沙质壤土高畦上按株距为15厘米、行距为20厘米的方式种植,并为每1平方米用浙贝种茎0.5千克,并在浙贝种茎种植处表面盖上土壤;3)浙贝种茎生根出芽后,取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然后自然堆放2个月,制成追肥肥料,然后以1厘米的厚度,在浙贝种茎种植下去的第28天,覆盖在畦面上;4)在追肥2个月后,在畦面轻耕一次,再将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制成的追肥肥料,对浙贝植株进行二次追肥,每1平方米用5千克,然后覆上1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大豆杆碎料和玉米杆碎料混合物用以预防杂草生长;5)在追肥2个月后,清除浙贝病死的植株,用草木灰在田埂间铺洒,用50%多菌灵800信液喷施治疗;6)在追肥2个月后,浙贝植株进行防虫治理;7)在防病治虫1月后进行采收,将畦面杂草清除干净,深翻,且边翻边拾块茎,拾净块茎后交替种植大豆和土豆,并在大豆或土豆收获后再次种植浙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的农家肥由稻壳、鸡粪和羊粪经过混合发酵2个月制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的土壤由焦泥灰、蘑菇菌渣、稻壳和松针混合制备得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的中药药渣由银杏叶、以及经过药食同源产生的金银花渣、粳米渣、赤小豆渣、龙眼肉渣、山楂渣、乌梅渣、核桃渣、杏仁渣、桂皮渣和南瓜子渣的搅拌制得。实施例2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且土壤PH值为7的的沙质壤土,将沙质壤土深翻细耕,每1平方米施入农家肥4千克作基肥,再配施0.04千克磷肥,耙匀,作成1.5米的高畦,并且畦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2)挖出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自然越夏的浙贝种茎,选磷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茎条,在步骤1)中制得的沙质壤土高畦上按株距为20厘米、行距为20厘米的方式种植,并为每1平方米用浙贝种茎0.6千克,并在浙贝种茎种植处表面盖上土壤;3)浙贝种茎生根出芽后,取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然后自然堆放3个月,制成追肥肥料,然后以3厘米的厚度,在浙贝种茎种植下去的第32天,覆盖在畦面上;4)在追肥3个月后,在畦面轻耕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且土壤PH值为5‑7的的沙质壤土,将沙质壤土深翻细耕,每1平方米施入农家肥3‑4千克作基肥,再配施0.04千克磷肥,耙匀,作成1.5米的高畦,并且畦沟宽25‑30厘米,沟深20‑25厘米;2)挖出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自然越夏的浙贝种茎,选磷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茎条,在步骤1)中制得的沙质壤土高畦上按株距为15‑20厘米、行距为20厘米的方式种植,并为每1平方米用浙贝种茎0.5‑0.6千克,并在浙贝种茎种植处表面盖上土壤;3)浙贝种茎生根出芽后,取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然后自然堆放2‑3个月,制成追肥肥料,然后以1‑3厘米的厚度,在浙贝种茎种植下去的第28‑32天,覆盖在畦面上;4)在追肥2‑3个月后,在畦面轻耕一次,再将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制成的追肥肥料,对浙贝植株进行二次追肥,每1平方米用5‑6千克,然后覆上10‑11厘米厚的稻谷谷壳、大豆杆碎料和玉米杆碎料混合物用以预防杂草生长;5)在追肥2‑3个月后,清除浙贝病死的植株,用草木灰在田埂间铺洒,用50%多菌灵800信液喷施治疗;6)在追肥2‑3个月后,浙贝植株进行防虫治理;7)在防病治虫1‑2月后进行采收,将畦面杂草清除干净,深翻,且边翻边拾块茎,拾净块茎后交替种植大豆和土豆,并在大豆或土豆收获后再次种植浙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且土壤PH值为5-7的的沙质壤土,将沙质壤土深翻细耕,每1平方米施入农家肥3-4千克作基肥,再配施0.04千克磷肥,耙匀,作成1.5米的高畦,并且畦沟宽25-30厘米,沟深20-25厘米;2)挖出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自然越夏的浙贝种茎,选磷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茎条,在步骤1)中制得的沙质壤土高畦上按株距为15-20厘米、行距为20厘米的方式种植,并为每1平方米用浙贝种茎0.5-0.6千克,并在浙贝种茎种植处表面盖上土壤;3)浙贝种茎生根出芽后,取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然后自然堆放2-3个月,制成追肥肥料,然后以1-3厘米的厚度,在浙贝种茎种植下去的第28-32天,覆盖在畦面上;4)在追肥2-3个月后,在畦面轻耕一次,再将稻谷谷壳与中药药渣按照进行3:1混合制成的追肥肥料,对浙贝植株进行二次追肥,每1平方米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恺陈德轮饶美军田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游再生方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