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554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2
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属于林木育苗技术领域。该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建立多个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各个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苗床上,进行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能够强化海棠苗木的生长速度、减少苗木侧枝的生长,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强化海棠苗木外形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木育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
技术介绍
海棠(Malussp.)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其为苹果属(Malus)内果实直径较小(≤5cm)的几种野生半野生类植物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北温带,横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海棠的花朵繁密,花色娇艳,灿烂似锦,素有国艳、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此外海棠还能耐-30℃的低温,具有抗涝耐瘠薄、病虫害少、对环境的适应极强和养护简单的优点,深受世界各国园艺工作者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园林景观中。现阶段市场对海棠苗木主杆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杆、直杆等标准的海棠苗木在苗木市场销售将更具有优势,以往在海棠定植方面,短期定植株行距为0.66×1米,即每亩1000株,中期可定植为株行距1.6×2米,即亩种200株,这种种植方式具有用工较少、后期管理方便的优点,但这种种植方法不利于观赏海棠苗木的快速生长与发育,更无法满足观赏海棠的后期园林造景的需求,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能够强化海棠苗木的生长速度、减少苗木侧枝的生长,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强化海棠苗木外形美观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建立多个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各个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苗床上,进行田间管理。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在各个苗床之间开挖深度为10-15cm的排水沟,对海棠嫁接苗浇水时进行漫灌,使水填满排水沟。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进行田间管理时,施肥时采用复合型花肥,每月施放4-5次,总施肥量3000-4000kg/亩。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施肥时,夏天和冬天的施肥量是春天和秋天施肥量的70-8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施肥的同时对海棠嫁接苗进行浇水。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复合型花肥中的N、P、K的质量比为10:5-8:8-13。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翻地建立苗床的高度为15-25cm。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当海棠嫁接苗生长为2年苗时,将海棠嫁接苗的株行距扩大为0.5-0.6×0.5-0.6m。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当海棠嫁接苗的高度达到1.4-1.6m时,将海棠嫁接苗的株行距扩大为0.5-0.6×0.5-0.6m。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当海棠嫁接苗生长为3年苗时,将海棠嫁接苗的株行距扩大为0.8-1.2×0.8-1.2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建立多个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各个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苗床上,进行田间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能够强化海棠苗木的生长速度、减少苗木侧枝的生长,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强化海棠苗木外形美观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建立多个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各个所述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优选的,翻地建立所述苗床的高度为15-25cm;更优选的,翻地时,在各个苗床之间开挖深度为10-15cm的排水沟,对所述海棠嫁接苗浇水时进行漫灌,使水填满所述排水沟。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所述苗床上,进行田间管理。优选的,进行田间管理时,施肥时采用复合型花肥,每月施放4-5次,总施肥量3000-4000kg/亩;更优选的,所述复合型花肥中的N、P、K的质量比为10:5-8:8-13;进一步优选的,施肥时,夏天和冬天的施肥量是春天和秋天施肥量的70-80%;更进一步优选的,施肥的同时对所述海棠嫁接苗进行浇水。进一步的,当所述海棠嫁接苗生长为2年苗时,将所述海棠嫁接苗的株行距扩大为0.5-0.6×0.5-0.6m;优选的,当所述海棠嫁接苗的高度达到1.4-1.6m时,将所述海棠嫁接苗的株行距扩大为0.5-0.6×0.5-0.6m;更优选的,当所述海棠嫁接苗生长为3年苗时,将所述海棠嫁接苗的株行距扩大为0.8-1.2×0.8-1.2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采用合理的定植技术,提升了生产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了生产的成本,该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是通过建立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使各个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随后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苗床上进行种植管理,从而在现有的海棠嫁接苗每亩地种植苗木1000株左右的基础上,改进至每亩地种植苗木24000-25000株左右,从而通过密植过程调节海棠嫁接苗的阳光、通风、肥料、灌溉等种植条件,提升苗木的生长速度,强化苗木的单位时间生长高度,使海棠苗木普遍在第一年便达到了规定定杆高度;其中,通过减少海棠苗木之间的间隔,一方面能够使海棠苗木生长过程中直立性上升,还能够减少海棠苗木侧枝的发育,提升海棠苗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利用率,并降低海棠苗木的修剪成本,此外,通过减少这一时期海棠苗木的横向发育,能够使苗木的高度生长速度加快,缩短商品海棠苗的定杆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海棠苗木出园率;在各个苗床之间开挖深度为10-15cm的排水沟,在对海棠嫁接苗浇水时,将排水沟一侧封堵,并通过另一侧将水引入排水沟内对海棠苗木进行漫灌,水量以填满排水沟为止;并在海棠苗木施肥时采用复合型花肥,施肥采用薄肥勤施的方法,且施肥时配合浇水作业,夏季和冬季时相对春季和秋季逐渐减少施肥量,相对于传统的海棠苗木定植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棠苗木定植方法中,每亩地中灌溉量需增加100%以上(原方法中引入水的高度为4~5cm),肥料施用量也增加了20%~30%,且在复合肥中施加的钾肥含量相对较高,从而对海棠嫁接苗的快速生长提供条件,保证商品海棠苗的直立生长效率;在海棠待嫁接苗生长为2年苗时,优选海棠嫁接苗高度达到1.4-1.6m时,将海棠嫁接苗株行距扩大为0.5-0.6×0.5-0.6m,从而在后期培育过程中增加海棠嫁接苗胸径的生长,从而在后期的株行距扩大过程中,有效的提升了部分直立性性较差品种(或徒长枝较多的品种)苗木的直立性,减少了海棠嫁接苗侧枝的生长,使定杆后的成品苗外形更加美观,现有技术中培育出的海棠嫁接苗直立性差,幼苗通常与地面倾斜角度为45°左右,且徒生枝条较多,采用本专利技术中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改进技术后,苗木直立性上升,幼苗与地面倾斜角度降低至25°-30°,且徒生枝条的数量降低50%;在海棠嫁接苗生长为3年苗时,将海棠嫁接苗的株行距扩大为0.8-1.2×0.8-1.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建立多个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各个所述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所述苗床上,进行田间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建立多个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各个所述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所述苗床上,进行田间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苗床之间开挖深度为10-15cm的排水沟,对所述海棠嫁接苗浇水时进行漫灌,使水填满所述排水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田间管理时,施肥时采用复合型花肥,每月施放4-5次,总施肥量3000-4000kg/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时,夏天和冬天的施肥量是春天和秋天施肥量的70-8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往祥储吴樾张丹丹赵聪张龙李利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