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辰波专利>正文

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49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包括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下表面的前端和前侧挡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下表面的后端和后侧挡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的右端和上转板的左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工人通过第一把手旋转第一螺杆,第一螺杆通过轴承带动轴承和伸缩装置带动上转板的右端上下移动,工人通过第二把手旋转第三螺杆,改变第三螺杆的上端高度从而改变下转板右端的高度,工人通过调节上转板右端和下转板右端之间的距离,改变牧草打捆时的密度,打捆机的密度调节系统调节范围大,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捆机
,具体为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对牧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满足大规模奶牛饲养和易受雪灾危害的牧区对牧草储存和长途运输的需要,必须把松散的牧草压制成捆。由于使用者对草捆的密度要求不同,因此打捆机在我国不同地区使用情况也不相同。现有打捆机的密度调节系统调节范围小,对于不同地域和不同种类的秸秆适应范围也小,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工人通过调节上转板右端和下转板右端之间的距离,改变牧草打捆时的密度,打捆机的密度调节系统调节范围大,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包括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下表面的前端和前侧挡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下表面的后端和后侧挡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的右端和上转板的左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前侧挡板上表面的右端和后侧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包括上连接板(2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27)下表面的前端和前侧挡板(6)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27)下表面的后端和后侧挡板(12)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27)的右端和上转板(11)的左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前侧挡板(6)上表面的右端和后侧挡板(12)上表面的右端均固定有竖板(15),两个竖板(15)的上端分别与横板(14)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横板(14)上表面的螺孔和第一螺杆(16)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6)的下端延伸至横板(14)的下方,第一螺杆(16)的下端和轴承(17)的内环固定连接,轴承(17)和伸缩装置(8)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草捆打捆机的密度调节机构,包括上连接板(2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27)下表面的前端和前侧挡板(6)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27)下表面的后端和后侧挡板(12)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上连接板(27)的右端和上转板(11)的左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前侧挡板(6)上表面的右端和后侧挡板(12)上表面的右端均固定有竖板(15),两个竖板(15)的上端分别与横板(14)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横板(14)上表面的螺孔和第一螺杆(16)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6)的下端延伸至横板(14)的下方,第一螺杆(16)的下端和轴承(17)的内环固定连接,轴承(17)和伸缩装置(8)的上端转动连接,伸缩装置(8)的下端和上转板(11)上表面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一螺杆(16)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把手(13);伸缩装置(8)包括伸缩杆(82),伸缩杆(82)的上端固定有上圆板(81),伸缩杆(82)的下端固定有下圆板(84),上圆板(81)的上表面和轴承(17)通过铰接座铰接,下圆板(84)的下表面和上转板(11)上表面的右侧通过铰接座铰接,伸缩杆(82)的外侧面套接有弹簧(83);前侧挡板(6)后侧面左侧的下端和后侧挡板(12)前侧面左侧的下端分别与下连接板(24)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下连接板(24)的上表面和下转板(25)下表面的左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前侧挡板(6)下表面的右端和后侧挡板(12)下表面的右端分别与U形板(28)的两端连接;前侧挡板(6)右侧面的下端和后侧挡板(12)右侧面的下端均通过合页与转动板(3)的左端转动连接,转动板(3)前侧面的右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4),前侧挡板(6)前侧面右端的上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0),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10)通过连接绳(1)连接;转动板(3)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对称固定有卡接板(29),两个卡接板(29)上的滑槽分别与移动板(5)的前后两端滑动连接,两个卡接板(29)下表面的右端分别与限位杆(30)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移动板(5)下表面的左端固定有移动限位块(31),移动板(5)位于限位杆(30)的右侧。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辰波
申请(专利权)人:金辰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