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雾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47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雾膜,包括中间阻隔层,中间阻隔层的两侧设置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中间阻隔层两侧的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厚度相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为单层,或为至少两层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单元膜层叠合而成。多层共挤生产步骤简单,共挤膜具有优良的阻气和阻水的作用,降低汽车内部的气味和受潮的可能性,产品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雾膜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防雾膜。
技术介绍
汽车防雾膜生产厂家采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在低温真空状态下涂布高熔点的镍镉合金或者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将陶瓷细微颗粒高速溅射到PET基材,防雾涂层PET中含有具有超亲水纳米材料,使玻璃上吸附水发生离解形成细小水珠,由于防雾涂层PET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当水接触膜面就会完全润湿铺展,也就是当达到吸水极限时,形成薄的透明水膜层,减少膜与水接触的角度,使膜的表面张力和水的表面张力完全接近,水就无法在膜的表面附着,达到防雾的目的,汽车玻璃自然不会起雾,从而保证汽车玻璃清晰视野。但是相对而言上述薄膜成本售价较高。早期的汽车制造过程内部大都不使用薄膜,这会导致汽车内部产生装饰物受潮、隔音差、气味大的问题,之后使用薄膜来改善此类问题时,也只是使用纯PE的材料,或在汽车内部进行PE的涂覆,PE的阻气性能较差,并不能根本上解决以上的问题,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防雾膜在生产以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广大消费者的使用,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1.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防雾膜在上时间暴露在外时容易出现褶皱,变形等问题,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更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财产的损失,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要求。2.现有技术中在汽车防雾膜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遭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降低防雾膜的使用效果,不耐抗磕碰,容易划伤降低防雾的效果,现有的防雾膜已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代替现有的防雾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雾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雾膜,包括中间阻隔层,中间阻隔层的两侧设置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中间阻隔层两侧的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厚度相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为单层,或为至少两层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单元膜层叠合而成。为了保证防雾膜的阻隔性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线型高压聚乙烯层的材质为LLDPE/41E755/美国杜邦,中间阻隔层的厚度占汽车防雾膜总厚度的25~29%。与LDPE和HDPE相比,LLDPE的流动性强,共挤中更易得到单元层较薄的膜层。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汽车防雾膜为七层共挤膜,共挤膜的结构为LLDPE/LLDPE/LLDPE/中间阻隔层/LLDPE/LLDPE/LLDPE。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防雾膜两侧均贴合设置有PET离型膜层。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中间阻隔层为单层PA,或为包含PA层的对称膜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中间阻隔层的膜结构为PA/芯层/PA,芯层的材质为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有阻隔层和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能够有效的抗击外界干扰,避免汽车防雾膜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变形发生褶皱现象,有效的保护了汽车防雾膜,极大的延长了汽车防雾膜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现有技术的要求;2、多层共挤生产步骤简单,共挤膜具有优良的阻气和阻水的作用,降低汽车内部的气味和受潮的可能性,产品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和2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间阻隔层;2-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3-芯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汽车防雾膜的结构为中间阻隔层1,中间阻隔层1的两侧设置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2,中间阻隔层两侧的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厚度相等,两侧的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均包含三个单元层,膜结构是为LLDPE/LLDPE/LLDPE/PA/LLDPE/LLDPE/LLDPE,LLDPE采用LLDPE/41E755/美国杜邦。PA厚度15微米,防雾膜总厚55微米。实施例2如图1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膜结构相同,LLDPE采用埃克森美孚/LL6101RQ。实施例3如图2所示,实施例3中的膜结构为LLDPE/LLDPE/PA/LLDPE/PA/LLDPE/LLDPE/,中间阻隔层的结构为PA/LLDPE/PA,两层PA的厚度分别为10微米,芯层3LLDPE的厚度为8微米,防雾膜总厚55微米,中间阻隔层两侧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厚度相等。实施例1的LLDPE/LLDPE/LLDPE/PA/LLDPE/LLDPE/LLDPE的性能检测结果如下:1、拉伸强度(GB/T1040.3)纵向42.87N/15mm,横向34.27N/15mm(规定值均为≥19);2、断裂伸长率(GB/T1040.3)纵向461.2%,横向477.2%(规定值均为≥300)3、雾度6.4%4、氧气透过率(GB/T1038)21cm³/m²dbar(规定值为≤50)5、水蒸汽透过率(GB/T1037)6.32g/m²d(规定值为≤1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LLDPE的牌号,实施例2的耐老化性由于实施例1,但在雾度和断裂身长度上表现略差,雾度达7.1%。实施例3的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汽透过率略优于实施例1。汽车防雾膜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1和3,还包括LLDPE/LLDPE/PA/EVOH/PA/LLDPE/LLDPE、LLDPE/LLDPE/PA/LLDPE/LLDPE、LLDPE/LLDPE/LLDPE/LLDPE/PA/LLDPE/LLDPE/LLDPE/LLDPE。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雾膜,包括中间阻隔层,中间阻隔层的两侧设置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中间阻隔层两侧的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厚度相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为单层,或为至少两层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单元膜层叠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雾膜,包括中间阻隔层,中间阻隔层的两侧设置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中间阻隔层两侧的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厚度相等;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层为单层,或为至少两层低密度线型高压聚乙烯单元膜层叠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雾膜,其特征在于:线型高压聚乙烯层的材质为LLDPE/41E755/美国杜邦,中间阻隔层的厚度占汽车防雾膜总厚度的25~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雾膜,其特征在于: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张惕夏大雁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格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