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40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转移漏斗、转移管以及传送带,在搅拌釜旁设置有传送带,在搅拌釜与传送带之间安装有转移漏斗,转移漏斗顶面所在位置低于传送带的输出端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端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开口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连通有转移管,转移管与转移漏斗连接后向搅拌釜顶部开口延伸,转移管出口与搅拌釜顶部开口对准。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传送带直接向电机架喷送物料而导致电机架和正向电机均容易被物料覆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1484215.6的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釜,包括搅拌室、设备室、搅拌釜,所述搅拌室、设备室均设置于地下,搅拌室内设有搅拌釜,搅拌室外设有设备室,所述搅拌釜顶部制有开口,开口上方位于地上部分设置有进料传送带,所述搅拌釜内设有两组反向旋转的搅拌装置,两组搅拌装置之间通过轴套连接,该轴套通过轴套支架与搅拌釜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釜外壁螺旋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搅拌釜外壁上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与搅拌室内壁接触,设备室内设有冲击气缸,该冲击气缸固装在设备室内壁上,冲击气缸活塞杆穿过设备室内壁并敲击在支撑块上。虽然该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釜实现了自动送、出料,但是该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釜仍然存在的缺点为:为了实现对正向电机的安装,在搅拌釜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架,电机架横跨搅拌釜,由于电机架为了保证强度,电机架一定较为宽厚,遮住了搅拌釜顶部开口的一部分,在传送带进料时,由于传送带的带动作用,使得物料有向开口顶部喷洒的趋势,因而极易导致物料堆积在电机架上,而导致电机架上物料沉积,导致电机架清理麻烦,也对正向电机的防护进行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传送带直接向电机架喷送物料而导致电机架和正向电机均容易被物料覆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转移漏斗、转移管以及传送带,在搅拌釜旁设置有传送带,在搅拌釜与传送带之间安装有转移漏斗,转移漏斗顶面所在位置低于传送带的输出端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端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开口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连通有转移管,转移管与转移漏斗连接后向搅拌釜顶部开口延伸,转移管出口与搅拌釜顶部开口对准。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转移漏斗,实现了对传送带输出的物料进行承接,避免了物料洒落在地上,保护了场地;通过设置转移管,实现了将转移漏斗内的物料转移到搅拌釜内,对物料进行了导向,且转移管伸入至电机架与搅拌釜之间,避免了物料被洒落在电机架上,对正向电机进行了防护,延长了正向电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正向电机的浪费,有利于环保。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的A向视图图3为图2中弹性件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弹性件处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清扫头1、弹性件2、安装部3、滚动筒11、安装架12、旋转筒31、中心轴32、安装块33、导向筒34、连接部4、内齿环41、外齿环42、卡接臂43、第一弹簧44、第二弹簧45、挤压杆46、移动杆47、导向块48、带动杆49、传送带5、搅拌釜6、转移漏斗7、转移管8、振动电机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6、转移漏斗7、转移管8以及传送带5,在搅拌釜6旁设置有传送带5,在搅拌釜6与传送带5之间安装有转移漏斗7,转移漏斗7顶面所在位置低于传送带5的输出端所在位置,转移漏斗7底端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6顶部所在位置,转移漏斗7底部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6顶部开口所在位置,转移漏斗7底部连通有转移管8,转移管8与转移漏斗7连接后向搅拌釜6顶部开口延伸,转移管8出口与搅拌釜6顶部开口对准。为了使得物料能够顺利穿出转移漏斗7以及转移管8,在转移漏斗7外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9。由于物料为湿沙,极易容易年费在传送带5上,而导致在传送带5的输出端不易脱落,导致操作现场到处都是物料,影响工作环境,同时也导致湿沙的浪费,为了避免上述想象,故做了如下设计:在传送带5的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将传送带5底面上物料清除的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清扫头1、弹性件2以及安装部3,清扫头1与安装部3安装,且清扫头1与安装部3的连接处安装有弹性件2,清扫头1能相对安装部3运动,且在弹性件2的弹力下能保持清扫头1与传送带5输出端底面紧贴。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清扫头1、弹性件2以及安装部3,清扫头1包括:滚动筒11以及安装架12,滚动筒11用于与传送带5输出端底面紧贴,滚动筒11能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2一端;弹性件2为卷簧;安装部3包括:旋转筒31、中心轴32以及安装块33,安装架12另一端连接旋转筒31,旋转筒31能转动地安装在中心轴32外,中心轴32固定在安装块33上,安装块33固定安装在传送带5下方,中心轴32与旋转筒31之间卷积有卷簧,卷簧内端与中心轴32固定,卷簧外端与旋转筒31内壁固定,中心轴32与传送带5的传动方向垂直。为了对安装架12的旋转进行导向,在安装块33上固定有位于中心轴32外的导向筒34,导向筒34位于旋转筒31内,导向筒34用于导向旋转筒31旋转,导向筒34不阻碍卷簧的伸缩。由于安装架12容易折断,为了方便更换安装架12,安装部3还包括:用于将安装架12与旋转筒3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4。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连接部4,连接部4包括:内齿环41、外齿环42、卡接臂43、第一弹簧44、第二弹簧45、挤压杆46、移动杆47、导向块48以及带动杆49,移动杆47从安装块33背离中心轴32一侧穿入,移动杆47能相对安装块33在与中心轴32平行的方向上运动,移动杆47穿过有第一弹簧44,第一弹簧44一端移动杆47固定,第一弹簧44另一端与安装块33固定,移动杆47远离安装块33的端部上固定有与移动杆47平行的导向块48,在导向块48与移动杆47之间安装有带动杆49,带动杆49与移动杆47平行,在导向块48上穿过有与移动杆47垂直的挤压杆46,挤压杆46一端连接至第二弹簧45一端,第二弹簧45另一端固定至移动杆47,挤压杆46中部与带动杆49固定,挤压杆46能相对导向块48移动,导向块48固定至旋转筒31靠近安装块33的端部上,安装块33上开设有供导向块48旋转的导向槽,由于安装架12的旋转仅是90°以内的旋转,因此导向槽不必很长,在旋转筒31外壁上固定有外齿环42,在安装架12上安装有能与外齿环42啮合的内齿环41,带动杆49固定至一位于旋转筒31靠近安装块33一侧的卡紧臂,卡紧臂穿过导向块48,安装架12内壁开设有插孔,在第一弹簧44弹力下能保持插孔与卡紧臂对准且内齿环41与外齿环42啮合,在第二弹簧45弹力下能保持卡紧臂插入至安装架12内。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传送带正常工作时,在弹性件弹力下,安装架有向传送带旋转的趋势,使得滚动筒与传送带输出端的底面紧贴,使得物料与传送带脱离,物料被阻挡在转移漏斗内,且弹性件有弹性,实现了即使在传送带上有很大的障碍,也不会造成传送带和滚动筒的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传送带以及滚动筒的生产,有利于环保,此时,在第一弹簧弹力下能保持外齿环与内齿环啮合,且第二弹簧弹力下保持卡紧臂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釜、转移漏斗、转移管以及传送带,在搅拌釜旁设置有传送带,在搅拌釜与传送带之间安装有转移漏斗,转移漏斗顶面所在位置低于传送带的输出端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端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开口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连通有转移管,转移管与转移漏斗连接后向搅拌釜顶部开口延伸,转移管出口与搅拌釜顶部开口对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釜、转移漏斗、转移管以及传送带,在搅拌釜旁设置有传送带,在搅拌釜与传送带之间安装有转移漏斗,转移漏斗顶面所在位置低于传送带的输出端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端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所在位置高于搅拌釜顶部开口所在位置,转移漏斗底部连通有转移管,转移管与转移漏斗连接后向搅拌釜顶部开口延伸,转移管出口与搅拌釜顶部开口对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移漏斗外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送带的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将传送带底面上物料清除的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清扫头、弹性件以及安装部,清扫头与安装部安装,且清扫头与安装部的连接处安装有弹性件,清扫头能相对安装部运动,且在弹性件的弹力下能保持清扫头与传送带输出端底面紧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湿沙自清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扫头包括:滚动筒以及安装架,滚动筒用于与传送带输出端底面紧贴,滚动筒能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一端;弹性件为卷簧;安装部包括:旋转筒、中心轴以及安装块,安装架另一端连接旋转筒,旋转筒能转动地安装在中心轴外,中心轴固定在安装块上,安装块固定安装在传送带下方,中心轴与旋转筒之间卷积有卷簧,卷簧内端与中心轴固定,卷簧外端与旋转筒内壁固定,中心轴与传送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俊丰张国华卞新华邹凤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