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17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挂钩,挂钩挂在安装板的挂钩孔中;挂钩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通过限位部与安装板的夹持作用,限制了挂钩的自由度,从而控制了挂具垂直于安装板所在面的方向上的晃动,降低摆动幅度;通过异位挂钩孔,将挂钩固定位置进一步限定,避免在拆卸轮毂时,将挂具一同取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挂钩装置提高了挂具的稳定性,减少挂具之间的刮卡,使流水线运行更加稳定;有利于机器人自动挂接,提升流水线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各类汽车的需求量稳增不减的同时,对汽车的车轮要求也越来越高,喷涂过程不仅影响车轮的外观效果,更影响其的抗腐蚀性及使用寿命。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挂具将轮毂挂起后在流水线上进行预处理,挂具的稳定性对轮毂的喷涂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制造成本。现有生产中一般采用C型挂钩,流水线链条上安装挂接连接件,挂接连接件有挂接孔,C型挂钩一端挂进挂接孔中,另一端连接挂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C型挂钩拆卸方便,基本实现了流水线生产需求。但是,由于C型挂钩在挂接孔中晃动,挂具极不稳定,轮毂转动幅度大,影响喷涂质量;当挂具摆动较大时,易与周边设备刮卡干涉,导致生产停车;由于挂具的不稳定,以及满挂、空挂之间的摆动差异,难以实现机器人自动挂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用以解决挂钩不稳定引起的挂具摆动幅度大、干涉以及机器人自动挂接受限等问题。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主要包括安装板和挂钩,其中:所述安装板设有挂钩孔,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流水线的悬挂链上;所述挂钩固定在挂具上,所述挂钩活动连接在所述挂钩孔中;所述挂钩孔包括伸进部、过渡部和固定部,三个部位依次连接并连通;所述挂钩由所述伸进部伸进,经过所述过渡部,最终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所述挂钩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另一端固定在挂具的连接端。可选地,所述挂钩装置,所述挂钩为挡扣挂钩,所述连接部为挂杆,所述限位部为挡扣;所述伸进部的孔内直径不小于所述挡扣的最大直径;所述固定部的孔内直径小于所述挡扣的最大直径,不小于所述挂杆的外径。可选地,所述挂钩装置,所述挂钩孔为异位挂钩孔,所述伸进部、过渡部和固定部的中心均不在同一条竖直或水平线上。可选地,所述挂钩装置,所述挂钩孔还包括辅助部,其中:所述辅助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连通,所述辅助部的中心与所述固定部的中心位于一条竖直线上。可选地,所述挂钩装置,所述挡扣为圆形挡扣,所述挂杆为圆钢挂杆。可选地,所述挂钩装置,所述安装板(1)为折线形安装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挂钩,挂钩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连接部活动连接在安装板的挂钩孔中,通过限位部与安装板的夹持作用,限制了挂钩的自由度,从而控制挂具垂直于安装板所在面的晃动,降低挂具的摆动幅度;通过异位挂钩孔,将挂钩固定位置进一步限定,避免在拆卸轮毂时,将挂具一同取下;通过辅助部增加挂钩的活动空间,避免由于长时间的挂载,挂钩与安装板粘连,导致无法取下挂具;安装板为折线形安装板,改变挂具的空间位置,使挂具与悬挂链结构更为紧凑。本技术提供的挂钩装置提高了挂具的稳定性,减少挂具之间的刮卡,使流水线运行更加稳定;有利于机器人自动挂接,提升流水线的自动化水平。当然,本技术提供的挂钩装置也可以用在其他行业中的相应位置上。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拆分后的个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挂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处理挂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处理挂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图5中:1-安装板,2-挂钩,21-限位部,22-连接部,11-挂钩孔,111-伸进部,112-过渡部,113-固定部,114-辅助部,3-立杆,31-立杆主体,32-立杆弯折部,33-立杆挂接部,4-稳定架,5-挂杆,6-挂杆加强筋,7-立杆加强筋;其中:图1为装配后的结构视图,图2为拆分后的个体结构示意图,为方便审阅,将拆分后的两个体一同放在图2中。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用以解决挂钩不稳定引起的挂具摆动幅度大、干涉以及机器人自动挂接受限等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的挂钩装置,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主要包括安装板1和挂钩2:安装板1固定在生产流水线上,板面设有挂钩孔11;挂钩孔11包括伸进部111、过渡部112和固定部113,三个部位依次连接并连通;挂钩2包括连接部21和限位部22,连接部21一端连接限位部22,另一端固定在挂具的连接端;悬挂时,挂钩2由伸进部111伸进,经过渡部112,最终挂钩2的连接部21活动连接在固定部113;通过限位部22,一是防止挂钩2在挂钩孔11中滑出,二是与安装板1形成夹持,限制挂具在垂直于安装板1所在面的方向上的摆动;如图2所示的挂钩2为挡扣挂钩,连接部21为挂杆,限位部22为挡扣,挡扣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圆形挡扣,也可以是圆锥等其他形状挡扣,挡扣的最大直径大于挂杆的外径,挂杆可以为圆钢挂杆;伸进部111的孔内直径不小于挡扣的最大直径,固定部113的孔内直径介于挡扣最大直接与挂杆外径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所示的挂钩孔11为异位挂钩孔,伸进部111、过渡部112和固定部113的中心均不在同一竖直或水平线上,通过对固定部113进一步限制,避免在拆卸轮毂时带动挂具将挂具一同取下;如图2所示,挂钩孔11还包括辅助部114,辅助部114与固定部113连通,两部中心位于一条竖直线上,通过辅助部114增加了挂钩的活动空间,避免由于长时间的挂载挂钩2与安装板1产生粘连,无法取下挂具。如图1或图2所示的安装板1为折线形安装板,改变挂具悬挂时的空间位置,与流水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如图3所示的挂钩装置,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挂钩2为半C型挂钩,此时,挂钩孔11的三个部位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如图4-图5所示的装置,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处理挂具,主要包括立杆3、稳定架4和挂杆5:立杆3包括立杆主体31、立杆弯折部32和立杆挂接部33,立杆弯折部32连接立杆主体31和立杆挂接部33,立杆主体31与立杆挂接部33为竖直平行设置,立杆挂接部33固定连接挂钩2;立杆主体31和立杆挂接部33之间可设有立杆加强筋7,加强此处的牢固稳定性;当然,立杆加强筋7可有两组,另一组固定在该处的对称位置。如图4-图5所示,稳定架4为倒三角形结构稳定架,立杆主体31将稳定架4分为沿立杆主体31左、右对称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固定在立杆主体31的两侧;在立杆挂接部33的所在侧,立杆主体31与稳定架4的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轮毂与挂具的接触点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增加轮毂的稳定性;在立杆挂接部33的所在侧,位于稳定架4的顶点位置的立杆主体11上设有挂杆5,挂杆5用来悬挂轮毂。挂杆5与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安装板(1)和挂钩(2),其中:所述安装板(1)设有挂钩孔(11),所述安装板(1)固定在流水线的悬挂链上;所述挂钩(2)固定在挂具上,所述挂钩(2)活动连接在所述挂钩孔(11)中;所述挂钩孔(11)包括伸进部(111)、过渡部(112)和固定部(113),三个部位依次连接并连通;所述挂钩(2)由所述伸进部(111)伸进,经过所述过渡部(112),最终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13);所述挂钩(2)包括连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连接部(21)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22),另一端固定在挂具的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处理挂具的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安装板(1)和挂钩(2),其中:所述安装板(1)设有挂钩孔(11),所述安装板(1)固定在流水线的悬挂链上;所述挂钩(2)固定在挂具上,所述挂钩(2)活动连接在所述挂钩孔(11)中;所述挂钩孔(11)包括伸进部(111)、过渡部(112)和固定部(113),三个部位依次连接并连通;所述挂钩(2)由所述伸进部(111)伸进,经过所述过渡部(112),最终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13);所述挂钩(2)包括连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连接部(21)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22),另一端固定在挂具的连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为挡扣挂钩,其中:所述连接部(21)为挂杆,所述限位部(22)为挡扣;所述伸进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博刘双勇袁海军马镇华周大伟李征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信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