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13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通过盖轴连接有釜盖,所述釜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竖直向下延伸至釜体的内底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共设置有两个且关于转动杆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搅拌桨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活动设置有L形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在反应时便捷将反应釜内上易粘稠的原料刮下,避免原料反应不充分,且刮板和L形杆可以便捷拆卸和安装,解决了以往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内壁易残留、浪费原料的问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聚合反应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
技术介绍
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而聚合反应是把低分子量的单体转化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过程,聚合物具有低分子量单体所不具备的可塑、成纤、成膜、高弹等重要性能,可广泛地用作塑料、纤维、橡胶、涂料、黏合剂以及其他用途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是由一种以上的结构单元(单体)构成的,由单体经重复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反应一般都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原料的粘稠度不同,有些原料较稠在反应时易沾附在反应釜的内壁上,会导致反应不完全,导致原料的浪费,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通过盖轴连接有釜盖,所述釜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竖直向下延伸至釜体的内底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共设置有两个且关于转动杆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搅拌桨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活动设置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水平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L形杆的竖直端沿其长度方向横向均匀等距离贯穿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搅拌桨的一侧外壁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竖直设置且与搅拌桨的外壁之间固定焊接有拉伸弹簧,所述釜盖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采光口。优选的,所述釜盖上设置有蒸馏口。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截面直径和限位孔的孔径大小相适配,且固定圆盘一端的拉伸弹簧环绕伸缩杆的外壁设置。优选的,所述刮板倾斜向下接触于釜体的内壁设置。优选的,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支撑脚。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通过PLC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使用者通过搅拌桨、伸缩腔、L形杆、刮板、伸缩杆、拉伸弹簧和固定圆盘的设计,可以在反应时便捷将反应釜内上易粘稠的原料刮下,避免原料反应不充分,且刮板和L形杆可以便捷拆卸和安装,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以往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内壁易残留、浪费原料的问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的L形杆和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釜盖、3转动电机、4转动杆、5搅拌桨、6伸缩腔、7L形杆、8刮板、9限位孔、10伸缩杆、11固定圆盘、12拉伸弹簧、13进料口、14采光口、15蒸馏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的顶部通过盖轴连接有釜盖2,釜盖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3,转动电机3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竖直向下延伸至釜体1的内底部并与其转动连接,转动杆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5,搅拌桨5共设置有两个且关于转动杆4对称设置,一个搅拌桨5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腔6,伸缩腔6内活动设置有L形杆7,L形杆7的水平端固定连接有刮板8,L形杆7的竖直端沿其长度方向横向均匀等距离贯穿设置有限位孔9,搅拌桨5的一侧外壁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1,固定圆盘11竖直设置且与搅拌桨5的外壁之间固定焊接有拉伸弹簧12,釜盖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3和采光口14,釜盖2上设置有蒸馏口15,伸缩杆10的截面直径和限位孔9的孔径大小相适配,且固定圆盘11一端的拉伸弹簧12环绕伸缩杆10的外壁设置,刮板8倾斜向下接触于釜体1的内壁设置,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支撑脚,转动电机3通过PLC控制。本技术中,使用者通过反应原料的粘稠度进行判断,当反应原料的稠度大时出拔固定圆盘11,使伸缩杆10的一端脱离伸缩腔6,将L形杆7的竖直端伸入到伸缩腔6中,控制刮板8的高度,即可松开固定圆盘11利用拉伸弹簧12的张力使伸缩杆10贯穿限位孔9,对L形杆7和刮板8进行固定,此时刮板8倾斜接触于釜体1的内壁上,转动电机3带动刮板8在釜体1的内壁上刮擦,利用刮板8倾斜可以便捷将内壁上的原料刮下且引导至底部,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通过盖轴连接有釜盖(2),所述釜盖(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3),所述转动电机(3)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竖直向下延伸至釜体(1)的内底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5),所述搅拌桨(5)共设置有两个且关于转动杆(4)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搅拌桨(5)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腔(6),所述伸缩腔(6)内活动设置有L形杆(7),所述L形杆(7)的水平端固定连接有刮板(8),所述L形杆(7)的竖直端沿其长度方向横向均匀等距离贯穿设置有限位孔(9),所述搅拌桨(5)的一侧外壁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1),所述固定圆盘(11)竖直设置且与搅拌桨(5)的外壁之间固定焊接有拉伸弹簧(12),所述釜盖(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3)和采光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新材料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通过盖轴连接有釜盖(2),所述釜盖(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3),所述转动电机(3)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竖直向下延伸至釜体(1)的内底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5),所述搅拌桨(5)共设置有两个且关于转动杆(4)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搅拌桨(5)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腔(6),所述伸缩腔(6)内活动设置有L形杆(7),所述L形杆(7)的水平端固定连接有刮板(8),所述L形杆(7)的竖直端沿其长度方向横向均匀等距离贯穿设置有限位孔(9),所述搅拌桨(5)的一侧外壁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1),所述固定圆盘(11)竖直设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雁张进岑廷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台鸿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