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乐刚专利>正文

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9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气囊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气阀结构的排气阀,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管道的一端相连通连接,进气口处设置有位于管道内的单向阀结构的进气阀,管道的另一端与鞋底空腔结构侧壁上的透气孔相连通连接,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及气囊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分别连接有弹性支撑柱,其能够避免外界脏物进入鞋内,避免鞋面进水,能够实现空气主动循环,其透气排汗效率和效果好,牢固稳定性好,缓冲减震性能好,提升穿着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
本技术涉及鞋服
,具体涉及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鞋底多采用透气性材料进行解决脚底汗液排出问题,如采用网状鞋面等结构,其多存在外界脏物会通过网孔进入鞋内,及鞋面容易进水,且无法实现空气的主动循环,透气排汗效率和效果较差的问题。公告号为CN105708039A,名称为“一种鞋拖鞋”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第一气囊,若干第二气囊,输气总管,出气口,进气口,出气阀,第一单向气阀,第二单向气阀;在输气总管尾部、支气管、第二气囊三者之中选择一处用以设置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第一气囊上;出气阀设置在出气口上,出气阀上有一操作部,操作部用以开、关出气阀;第一单向气阀设置于输气总管首端,第一单向气阀只允许气体由第一气囊流入输气总管;第二单向气阀设置于进气口上,第二单向气阀只允许气体由外界流入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富有弹性,其被压扁后可自复位。其虽然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但是其却存在空气交换性能较差,牢固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公告号为CN103462303A,名称为“换气鞋”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换气鞋,包括鞋底本体、气囊部件和凹槽,气囊部件包括进气管和至少一个出气管,其中进气管、出气管内分别设有进气单向气阀、出气单向气阀;鞋底本体上连接有腰片,腰片内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进气管连通;其中鞋底本体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跟部,前掌部设有释放槽和气囊,前囊上的出气管连通释放槽,进气单向气阀、出气单向气阀位于后跟部。其虽然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但是其同样存在空气交换性能较差,牢固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外界脏物会通过网孔进入鞋内,及鞋面容易进水,且无法实现空气的主动循环,透气排汗效率和效果较差,牢固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所述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包括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气囊,气囊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气阀结构的排气阀,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管道的一端相连通连接,进气口处设置有位于管道内的单向阀结构的进气阀,管道的另一端与鞋底空腔结构侧壁上的透气孔相连通连接,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及气囊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分别连接有弹性支撑柱。可选地,气囊的数量为横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横向分布的气囊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可选地,气囊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气囊呈矩阵结构排列。可选地,每排横向相邻的气囊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可选地,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可选地,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支撑柱呈矩阵结构排列。可选地,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后部。可选地,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中部。可选地,弹性支撑柱设置为硅胶柱体。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外界脏物会通过网孔进入鞋内,及鞋面容易进水,且无法实现空气的主动循环,透气排汗效率和效果较差,牢固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其能够避免外界脏物进入鞋内,避免鞋面进水,能够实现空气主动循环,其透气排汗效率和效果好,牢固稳定性好,缓冲减震性能好,提升穿着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的单向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的单向气阀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的单向气阀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的单向气阀的侧视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的单向气阀的俯视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的单向气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气囊,2为进气阀,3为排气阀,4为管道,5为弹性支撑柱,6为硅胶筒,7为硅胶膜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参见图1,所述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包括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气囊1,气囊1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气阀结构的排气阀3,气囊1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管道4的一端相连通连接,进气口处设置有位于管道4内的单向阀结构的进气阀2,管道4的另一端与鞋底空腔结构侧壁上的透气孔相连通连接,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及气囊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分别连接有弹性支撑柱5。本实施例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通过安装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气囊1和与气囊1连接的单向气阀结构组成一个气泵,加上走路过程中的一踩一放,实现人在走路过程中的鞋底内的空气进行主动交换,将脚底空气主动排出,汗液随空气排出,起到主动给脚底降温排汗的目的,从而解决鞋底透气性问题,实现鞋底主动排气排汗,让运动走路过程中鞋底保持干爽;解决空气只排出不吸入的问题,即通过单向气阀结构实现脚踩时排气,提起脚时气囊1将脚底汗气吸入气囊1,脚踩时又将汗气排出,气囊1经过单向气阀结构实现进气排气,可以通过在脚底布满气囊1,实现无论踩在哪个位置都能实现脚底空气循环,其增加了鞋底空气循环,主动将鞋底汗、气排出,有助于降低鞋底温度湿度,提升运动的乐趣性。实施例2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气囊1的数量为横向分布的至少两个。这样能够提高换气的效率和效果。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横向分布的气囊1之间通过管道4相连接。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换气的效率和效果。优选的,气囊1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气囊1呈矩阵结构排列。这样能够提高换气的均匀性。优选的,每排横向相邻的气囊1之间通过管道4相连接。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换气的均匀性和效率。实施例3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这样能够提高换气效果,同时能够提高缓冲减震和牢固性能。优选的,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5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支撑柱5呈矩阵结构排列。这样能够提高换气的均匀性,也能够均匀地起到缓冲减震和提高牢固性能的作用。实施例4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5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后部。这样能够提高对脚后部的支撑性能。优选的,连接在鞋底空腔结构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弹性支撑柱5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中部。这样能够提高对脚中部的支撑性能。实施例5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与实施例4相似,所不同的是,弹性支撑柱5设置为硅胶柱体。这样能够提高弹性支撑柱5的弹性性能。优选的,单向气阀结构为硅胶气阀结构。这样能够提高单向气阀结构的换气效果。优选的,参见图2至图7,单向气阀结构包括横向的硅胶筒6,硅胶筒6的一端与与两片横向的弧形的硅胶膜瓣7的一端相连接,硅胶膜瓣7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所述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包括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气囊(1),其特征在于,气囊(1)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气阀结构的排气阀(3),气囊(1)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管道(4)的一端相连通连接,进气口处设置有位于管道(4)内的单向阀结构的进气阀(2),管道(4)的另一端与鞋底空腔侧壁上的透气孔相连通连接,鞋底空腔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及气囊(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分别连接有弹性支撑柱(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所述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包括设置在鞋底空腔结构内的气囊(1),其特征在于,气囊(1)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气阀结构的排气阀(3),气囊(1)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管道(4)的一端相连通连接,进气口处设置有位于管道(4)内的单向阀结构的进气阀(2),管道(4)的另一端与鞋底空腔侧壁上的透气孔相连通连接,鞋底空腔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及气囊(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分别连接有弹性支撑柱(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气囊(1)的数量为横向分布的至少两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横向分布的气囊(1)之间通过管道(4)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用气泵式空气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气囊(1)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气囊(1)呈矩阵结构排列。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乐刚
申请(专利权)人:周乐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