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灿专利>正文

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22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鞋底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气垫鞋底变扁时,鞋腔内的空间因底层向下沉而使脚在鞋里产生松驰的问题。所述的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5)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6),里层(5)和底层(6)之间中设有鞋形支撑环(4),鞋形支撑环(4)、里层(5)、底层(6)从周边、上、下方位围成一个密闭空腔(7),底层(6)的下面设有凸起部(8),凸起部(8)的设置是与鞋形支撑环(4)上下位置错开,并且凸出在鞋形支撑环(4)的底平面之外,里层(5)上设有气孔(9),气孔(9)将里层(5)上面的空间与密闭空腔(7)联通。通过改变密闭空腔的凹陷与鼓起,使鞋腔内吸入和排出空气,实现行走自动换气功能。

Sol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ol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when the air cushion sole of the prior art becomes flat, the space in the shoe chamber causes the foot to relax in the shoe due to the bottom sinking. The sole comprises an inner layer (5) which can be contacted with the sole and a bottom layer (6) which can be contacted with the ground. A shoe-shaped support ring (4), a shoe-shaped support ring (4), an inner layer (5) and a bottom layer (6)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layer (5) and the bottom layer (6) to form a closed cavity (7) from the peripheral, upper and lower parts, and a bottom layer (6). The convex part (8) is arranged below, and the convex part (8) is separated from the upper and lower position of the shoe-shaped support ring (4), and protrudes out of the sole plane of the shoe-shaped support ring (4). The inner layer (5) is provided with a stoma (9), and the upper space of the inner layer (5)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osed cavity (7). By changing the depression and bulge of the airtight cavity, the shoe cavity can inhale and exhaust air, thus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ventilation for wal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底
本专利技术属于鞋底

技术介绍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247768.5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气垫鞋底,包括上盖层、底层和底壳,底层和鞋底的侧壁为一体结构,上盖层粘在侧壁内,其特征在于:上盖层、底层和侧壁围成一个空腔气室,上盖层和底层之间安装有弹簧,上盖层和底层内均镶嵌有单向气阀,气阀内的气流只能向下流动,底壳可以粘在底层的下面。其优点是:在行走的时候,鞋内的空气能不断流动,可以及时排出臭味,保持鞋内清爽,防止脚臭和脚气病的发生,穿着也更加舒适,适用于各类皮鞋和运动鞋。其存在的问题是:1、在脚着地时,空腔气室会受到上盖层和底层的同时挤压,而使气垫鞋底变扁。当气垫鞋底变扁时,鞋腔内的空间因上盖层向下沉而使脚在鞋里产生松驰。底层内镶嵌有单向气阀,当单向气阀踩到烂泥等粘性大的物质上,由于人体自身重力施加在单向气阀处,单向气阀容易被粘性物质堵塞导致损坏。另外,行走多了底层容易被磨损,也会导致其上的单向气阀损坏。当底面有水容易产生渗水,导致鞋内潮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空腔的上面可以保持原样,下面容易产生变形,行走时,可以使密闭空腔的空间减小、变大,实现吸、排气,同时带有软垫效果的鞋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空腔的上面可以保持原样,下面容易产生变形,行走时,可以使密闭空腔的空间减小、变大,使鞋底带有气垫效果的鞋。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所述的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所述的里层和底层之间中设有鞋形支撑环,所述的鞋形支撑环、里层、底层从周边、上、下方位围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的底层的下面设有凸起部,所述的凸起部的设置是与鞋形支撑环上下位置错开,并且凸出在鞋形支撑环的底平面之外,所述的里层上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将里层上面的空间与密闭空腔联通。里层和底层可以拉住和撑住鞋形支撑环,使鞋形支撑环可以保持不会向外侧伸展,也不会向内收缩。而鞋形支撑环可以撑住里层,使脚掌踩在里层上不会向下沉到低。鞋形支撑环使里层的下方保持存在有一定的空间,在鞋底中形成软垫。行走时,鞋底上的鞋形支撑环紧贴地面,在地面上有个围起来最大的支撑面积,行走稳定。由于凸起部与鞋形支撑环上下错开,在行走过程中,脚触地时,凸起部使底层向内凹陷,密闭空腔内的空气的被挤出气孔至鞋腔,再从鞋腔上的鞋口排出。脚离地后底层复原,密闭空腔鼓起,外界的空气从鞋口进入鞋腔,在进入密闭空腔。通过改变密闭空腔的凹陷与鼓起,使鞋腔内吸入和排出空气,实现行走自动换气功能。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所述的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所述的里层、底层之间设有可供鞋帮连接的鞋形支撑环,所述的鞋形支撑环、里层、底层从周边、上、下方位围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的底层的下面设有凸起部,所述的凸起部的设置是与鞋形支撑环上下位置错开,并且凸出在鞋形支撑环的底平面之外,所述的密闭空腔壁上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的进气单向阀的开启压差趋近于零。本技术方案与上一个技术方案的鞋形支撑环、里层、底层和凸起部产生的作用相同。进气单向阀由于其开启压差趋近于零,在常压状态下可以让外部的空气进入到密闭空腔内,使密闭空腔内等于常压。在行走过程中,脚触地时,凸起部使底层向内凹陷,密闭空腔内产生大于常压的压力,使进气单向阀关闭,密闭空腔内气体无法从进气单向阀排出,此时,鞋底成为了一个气垫鞋底。当脚掌踩在里层上时,里层的下面有个大于常压的气垫,脚掌踩在里层上受到向上的顶力,具有气垫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鞋底用于鞋上的底面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鞋踩在地面上的状态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B-B剖视图。图5为图2中两个气孔内外侧分别设有进气挡片和排气挡片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图5中的C-C剖视图。图7为图5中的D-D剖视图。图8为图2中两个气孔内外侧分别设有进气挡片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图8中的后跟着地状态剖视图。图10为图8中的前掌着地状态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鞋底用于鞋上的底面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E-E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的F-F剖视图。图14为图13中的气道中设有内部单向阀的结构剖视图。图15为排气单向阀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案的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5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6,里层5和底层6之间中设有鞋形支撑环4,鞋形支撑环4、里层5、底层6从周边、上、下方位围成一个密闭空腔7,底层6的下面设有凸起部8,凸起部8的设置是与鞋形支撑环4上下位置错开,并且凸出在鞋形支撑环4的底平面之外,里层5上设有气孔9,气孔9将里层5上面的空间与密闭空腔7联通。鞋形支撑环4的截面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在受到上下压力时不会轻易地向两侧弯曲变形。当脚踩到地上,鞋底1主要受到两个外力,即,一、受到来自脚掌施加在里层5上的向下的压力,二、受到来自地面26施加在凸起部8上的向上的顶力。由于凸起部8比里层5的面积小很多,而压力与顶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凸起部8被地面26向上逐渐顶入密闭空腔7内,直至鞋形支撑环4接触地面26为止,如图3中所示。此时,密闭空腔7主要是在凸起部8接触地面26的部位被压瘪凹陷,密闭空腔7内的容积减小了底层6凹陷状的空间,其内的空气则会通过气孔9排出,排出的气体体积等于凹陷状的空间所占具的气体体积。通过气孔9排到鞋腔3气体的运动方向如图3中进气箭头所示,并通过鞋腔3从鞋口21排出到鞋外。鞋底1中设有可供鞋帮2连接的鞋形支撑环4,里层5设置在鞋形支撑环4的上面,一方面,使得里层5的下面存在着一个具有鞋形支撑环4高度的空间,另一方面里层5的周边被固定在鞋形支撑环4的上面,相当于形成一个蹦床,里层5的中间部位具有一个良好的弹性,越靠边,弹性越差,到达鞋形支撑环4的位置,几乎无弹性。而脚掌周边呈圆弧状,也几乎接触不到鞋形支撑环4,而这个效果正是脚掌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脚掌踩在鞋底1中部,在行走时,鞋底1周边可以紧密贴在地面26上,使行走变得稳健。而脚掌踩住的里层5由于鞋形支撑环4的支撑,几乎很少向密闭空腔7内压入。鞋腔内的空间几乎保持不变,这样,可以使脚在鞋腔内始终保持在裹紧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由于上盖层的下榻而导致的鞋腔变大而使脚在鞋腔内感觉变得松弛。鞋形支撑环4可以采用耐磨、耐压、弹性好的材料制作,也可以与底层6或者里层5一起采用同样的材料制作。由于鞋形支撑环4呈环形结构,截面积小,柔韧性比起截面积大的要好很多,便于行走时弯折。而里层5、底层6相对于整个鞋底1要薄很多,并且分成两层,自然其柔韧性要比整个一层实心鞋底的好很多,同样便于行走时弯折。当脚离开地,凸起部8向外弹出,密闭空腔7鼓起,鞋腔3内的空气通过气孔9被吸入到密闭空腔7内,吸入的气体体积等于凹陷状的空间所占据空间的体积。气体的运动方向如图2中出气箭头所示,而鞋腔3从鞋口21吸入鞋外的空。如此循环往复,鞋腔3内的空气每走一步都会有一定量气体被吸入和排出,实现行走自动换气功能,可以避免汗脚穿鞋行走产生脚臭的现象发生。由于底层6上无孔,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会发生渗水和漏水现象。另外,底层6上的凸起部8凸出在鞋形支撑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5)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6),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5)和底层(6)之间中设有鞋形支撑环(4),所述的鞋形支撑环(4)、里层(5)、底层(6)从周边、上、下方位围成一个密闭空腔(7),所述的底层(6)的下面设有凸起部(8),所述的凸起部(8)的设置是与鞋形支撑环(4)上下位置错开,并且凸出在鞋形支撑环(4)的底平面之外,所述的里层(5)上设有气孔(9),所述的气孔(9)将里层(5)上面的空间与密闭空腔(7)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1 CN 201810490013X1.一种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5)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6),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5)和底层(6)之间中设有鞋形支撑环(4),所述的鞋形支撑环(4)、里层(5)、底层(6)从周边、上、下方位围成一个密闭空腔(7),所述的底层(6)的下面设有凸起部(8),所述的凸起部(8)的设置是与鞋形支撑环(4)上下位置错开,并且凸出在鞋形支撑环(4)的底平面之外,所述的里层(5)上设有气孔(9),所述的气孔(9)将里层(5)上面的空间与密闭空腔(7)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孔(9)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一个气孔(9)内侧的孔口上设有进气挡片(10),至少另一个气孔(9)外侧的孔口上设有排气挡片(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至少一个气孔(9)设置在里层(5)的前掌处,所述的至少另一个气孔(9)设置在里层(5)的后跟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孔(9)内侧设有进气挡片(10)。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5)上设有固定柱(19),所述的进气挡片(10)或者排气挡片(11)上设有可套卡在固定柱(19)上的固定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密闭空腔(7)中间部位设有隔离层(16),所述的隔离层(16)将密闭空腔(7)分割成前腔和后腔,所述的气孔(9)至少两个分别处在前腔和后腔部位,所述的气孔(9)内侧的孔口上设有进气挡片(10)。7.根据权利要求6或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离层(16)中设有联通前腔和后腔的气道(17)。8.根据权利要求7或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道(17)中设有内部单向阀(18),所述的内部单向阀(18)的开启压差具有一个内部特定值,凸起部(8)形成的凹陷状的空间在前腔或者后腔中产生的气压大于(1+内部特定值)个常压。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离层(16)中设有两个分别联通前腔和后腔的气道(17),在两个气道(17)中分别设有内部单向阀(18),两个内部单向阀(18)的设置可分别向前腔和后腔排气,所述的内部单向阀(18)的开启压差具有各自的内部特定值,凸起部(8)形成的凹陷状的空间在前腔或者后腔中产生的气压大于(1+内部特定值)个常压。10.根据权利要求4、6、7、8或9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密闭空腔(7)壁上设有排气单向阀(13),所述的排气单向阀(13)开启压差大于排气特定值。11.根据权利要求2、3、4、6、7、8或9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5)和底层(6)之间设有可以使两者被拉住的拉扯筋(29)。12.根据权利要求2、3、4、6、7、8或9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5)和底层(6)之间设有可以使两者被弹开的弹簧或者弹性物(30)。13.一种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5)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灿
申请(专利权)人:彭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