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90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39
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包括鱼池、过滤池、消毒除味池和稀释池,所述鱼池左侧下方和右侧上方分别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设有阀门,所述鱼池右侧内壁设有造浪泵,所述鱼池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鱼池底部放置多个鱼池净水石,所述出水管连接水泵一的输入端,所述水泵一输出端连接过滤池进水口,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层一和过滤层二,所述过滤池出水口连接水泵二输入端,所述水泵二输出端连接消毒除味池进水口,所述消毒除味池出水口连接水管,所述水管连接稀释池的进水口,所述稀释池出水口连接水泵三输入端,所述水泵三输出端连接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净水能力强,池水恢复能力强,养鱼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
本技术属于淡水鱼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淡水鱼的养殖都是在鱼池中养殖,但鱼池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鱼池中的水不能流动,养鱼密度大,鱼的摄食,代谢,饲料的投放会使鱼池中的水受到污染,不能自我恢复,造成水中氧气减少,还会出现水华现象,若不采取措施,当氧气减少,水华会腐烂,继而水中会出现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会造成鱼池中的淡水鱼因中毒和缺氧而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系统稳定,恢复能力强,带有水循环的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包括鱼池、过滤池、消毒除味池和稀释池,所述鱼池左侧下方和右侧上方分别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设有阀门,所述鱼池右侧内壁设有造浪泵,所述鱼池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鱼池底部放置多个鱼池净水石,所述出水管连接水泵一的输入端,所述水泵一输出端连接过滤池进水口,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层一和过滤层二,所述过滤池出水口连接水泵二输入端,所述水泵二输出端连接消毒除味池进水口,所述消毒除味池出水口连接水管,所述水管连接稀释池的进水口,所述稀释池出水口连接水泵三输入端,所述水泵三输出端连接进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沉水植物为黑藻。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一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层二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球。进一步的:所述消毒除味池顶部设有投料口,所述消毒除味池右侧外壁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搅拌机。进一步的:所述鱼池左侧内壁设有水质监测器。进一步的:所述稀释池内装有清水。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倾斜放置,与水平面成2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鱼池中设有沉水植物、鱼池净水石和造浪泵,沉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水生生物产生的无机营养盐,减轻养殖水体的营养负荷,并将吸收的无机营养盐转化为自身的生物量,能明显除去水体中N,P等物质,沉水植物和水生动物在生态功能上相互补充,构成一种复合式的养殖系统,前者为后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鱼池净水石可以迅速有效的分解水中的有机废物,分解无机废物,去除水中恶臭,抑制大肠菌的繁殖,给鱼健康的舒适环境,造浪泵可以加速水体对流,增加水体中下层溶氧,并且设置有水循环系统,能够将鱼池中的水放出进行过滤,消毒除味,再重新放进鱼池,保证鱼池中的水干净,并且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过滤层一10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是过滤层二11的详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鱼池,2-造浪泵,3-水质监测器,4-沉水植物,5-鱼池净水石,6-阀门,7-出水管,8-水泵一,9-过滤池,10-过滤层一,11-过滤层二,12-水泵二,13-投料口,14-消毒除味池,15-搅拌机,16-安装板,17-水管,18-稀释池,19-水泵三,20-进水管,21-过滤网,22-活性炭吸附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2,图3,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包括鱼池1、过滤池9、消毒除味池14和稀释池18,所述鱼池1左侧下方和右侧上方分别设有出水管7和进水管20,所述出水管7设有阀门6,所述鱼池1右侧内壁设有造浪泵2,所述鱼池1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4,所述鱼池1底部放置多个鱼池净水石5,所述出水管7连接水泵一8的输入端,所述水泵一8输出端连接过滤池9进水口,所述过滤池9内设有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1,所述过滤池9出水口连接水泵二12输入端,所述水泵二12输出端连接消毒除味池14进水口,所述消毒除味池14出水口连接水管17,所述水管17连接稀释池18的进水口,所述稀释池18出水口连接水泵三19输入端,所述水泵三19输出端连接进水管20。鱼池1、过滤池9、消毒除味池14和稀释池18组成了鱼池1的水循环系统,出水管7和水泵一8用于抽出鱼池1中的水,阀门6用于控制出水量,防止出水过大,造成过滤不干净,过滤池9将鱼池1中的水进行过滤,除去水中杂质,水泵二12将过滤后的水抽入消毒除味池14进行消毒除味,经消毒除味后的水通过水管17流入稀释池18进行稀释,防止因投入的消毒粉过量使水含毒,水泵三19用于将稀释后的水抽出,通过进水管20放入鱼池1中,造浪泵2、沉水植物4、鱼池净水石5构成鱼池1的生态系统,造浪泵1能够可以加速水体对流,增加水体中下层溶氧,鱼池净水石5可以迅速有效的分解水中的有机废物,分解无机废物,去除水中恶臭,抑制大肠菌的繁殖,给鱼健康的舒适环境,沉水植物4能吸收水生生物产生的无机营养盐,减轻养殖水体的营养负荷,同时沉水植物和水生动物在生态功能上相互补充,构成一种复合式的养殖系统,前者为后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淡水鱼生长。鱼池净水石5是由砂石、骨材和多孔质材质混合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将具有碱性的BB菌封入多孔混凝土中,BB菌可以快速繁殖,其中起净化水质作用的就是BB菌,BB菌也叫纳豆菌,此生物生命力强,繁殖速度快,可有效分解水中的有机废物,减少使水质变化的氨氮含量,从而长时间的起到净水作用。工作时,打开出水管7上的阀门6,开启水泵一8,水泵二12和水泵三19,水泵一8将鱼池中的水抽入过滤池9中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由水泵二12将过滤后的水抽入消毒除味池14进行消毒除味,消毒除味后的水由水管17流进稀释池18,用于中和池水,防止因消毒粉投入过量使池水污染,导致鱼池中的鱼中毒,中和后,水泵三13将水抽入进水管20,由进水管20放入鱼池1中。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沉水植物4为黑藻,黑藻能耐高温,不惧夏天过高的温度,不污染鱼池水质,并且断株再生能力强,容易存活。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过滤层一10内部设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层二11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球22,所述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1能对池水进行双重过滤,所述过滤网21能够过滤较大的杂质,对水体进行一次过滤,所述活性炭吸附球22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对水体进行二次过滤。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消毒除味池14顶部设有投料口(13),所述消毒除味池14右侧外壁上设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上设有搅拌机15,所述投料口13能使人工根据不同的水质投入不同的消毒粉,所述搅拌机15用于搅拌消毒除味池14中的水,能够让消毒除味池14中的水充分与消毒粉反应,达到最好的消毒效果。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鱼池1左侧内壁设有水质监测器3,所述水质监测器3能够实时监测鱼池1中的水质情况,便于管理鱼池1。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稀释池18内装有清水,能够让消毒除味后的水直接进行中和稀释,防止因投入的消毒粉过量使水含毒,抽入鱼池1导致淡水鱼死亡。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水管17倾斜放置,与水平面成20度,能够使消毒除味池14中的水更容易更快流进稀释池18,防止池水囤积在消毒除味池14中。以上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鱼池(1)、过滤池(9)、消毒除味池(14)和稀释池(18),所述鱼池(1)左侧下方和右侧上方分别设有出水管(7)和进水管(20),所述出水管(7)设有阀门(6),所述鱼池(1)右侧内壁设有造浪泵(2),所述鱼池(1)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4),所述鱼池(1)底部放置多个鱼池净水石(5),所述出水管(7)连接水泵一(8)的输入端,所述水泵一(8)输出端连接过滤池(9)进水口,所述过滤池(9)内设有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1),所述过滤池(9)出水口连接水泵二(12)输入端,所述水泵二(12)输出端连接消毒除味池(14)进水口,所述消毒除味池(14)出水口连接水管(17),所述水管(17)连接稀释池(18)的进水口,所述稀释池(18)出水口连接水泵三(19)输入端,所述水泵三(19)输出端连接进水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式淡水鱼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鱼池(1)、过滤池(9)、消毒除味池(14)和稀释池(18),所述鱼池(1)左侧下方和右侧上方分别设有出水管(7)和进水管(20),所述出水管(7)设有阀门(6),所述鱼池(1)右侧内壁设有造浪泵(2),所述鱼池(1)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4),所述鱼池(1)底部放置多个鱼池净水石(5),所述出水管(7)连接水泵一(8)的输入端,所述水泵一(8)输出端连接过滤池(9)进水口,所述过滤池(9)内设有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1),所述过滤池(9)出水口连接水泵二(12)输入端,所述水泵二(12)输出端连接消毒除味池(14)进水口,所述消毒除味池(14)出水口连接水管(17),所述水管(17)连接稀释池(18)的进水口,所述稀释池(18)出水口连接水泵三(19)输入端,所述水泵三(19)输出端连接进水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潼南区圣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