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4902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单元、净水单元、光伏发电装置和用于推动水体流动的推水装置,所述养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养殖箱体,养殖箱体由顶板、底板和侧板围合形成,顶板上设可盖合的观察口,侧板上设进水口和出鱼口,底板上设沉淀结构,沉淀结构的下部设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连接净水单元的入水口,净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进水口,推水装置设置在净水单元中;光伏发电装置的光伏电板设置在净水单元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体式养殖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光伏发电装置,利用净水装置和推水装置的处理和循环功能,实现了集低成本、高效率、持续化和可循环的为一体的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集装箱和渔光一体循环水养殖相结合的水产养殖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多年来传统池塘养殖一直占据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养殖地位,当前我国面临土地、水资源严重匮乏,而传统池塘水产养殖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消耗较大,且缺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其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已开始制约水产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养殖病害频发,引发较大经济损失;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效益提升乏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水域生态安全等问题已充分突显。基于传统池塘养殖现状,近年来我国开始提倡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前提,未来的水产养殖是绿色养殖,迫切需要推进集约、节能、环保、高效的工业化养殖。而在工业化养殖推进过程中,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由于投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发展进程缓慢,因此小型化、模块化的循环水系统相对于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成本大大缩减,并且集成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的核心技术和系统特色,养殖环境可控、低碳环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势必成为当前工业化养殖发展的必经阶段之一。为降低循环水系统的养殖成本,现有专利文献CN206136923U(一种集装箱养殖系统,2017.05.03)公开了由一个水处理集装箱和若干养殖集装箱组成的养殖系统,水处理集装箱采用微滤机、生化过滤装置、臭氧发生器等组成,通过养殖集装箱内水体循环动力的罗茨风机和回水管进行水体循环,可实现通过一个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多个集装箱养殖箱内养殖水处理的目的,能提高循环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效率。为提高养殖水体的水质,现有专利文献CN206188581U(集装箱水产养殖污水再生系统,2017.05.24)公开了包括一级布袋过滤器、生物净化装置及水质调整装置的污水再生系统,其中,一级布袋过滤器用于对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进行物理过滤和截留;生物净化装置含有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并与一级布袋过滤器相导通,用于对经一级布袋过滤器过滤后的污水净化分解含氮有机物。水质调整装置与生物净化装置相导通,用于对经生物净化装置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除磷和补充微量元素,该专利涉及的集装箱水产养殖污水再生系统能够较好的去污水中的氮、磷,保证经污水处理后的养殖池内水体的水质,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从而保证养殖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在箱体式养殖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光伏发电装置,利用净水装置和推水装置的处理和循环功能,实现了集低成本、高效率、持续化和可循环的为一体的水产养殖系统。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单元、净水单元、光伏发电装置和用于推动水体流动的推水装置,所述养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养殖箱体,养殖箱体由顶板、底板和侧板围合形成,,顶板上设可盖合的观察口,侧板上设进水口和出鱼口,底板上设沉淀结构,沉淀结构的下部设排污管,在所述养殖箱体内的底部设微孔增氧管,养殖箱体外设连接微孔增氧管的涡旋风机,在所述养殖箱体内设纳米陶瓷盘,养殖箱体外设连接纳米陶瓷盘的纯氧制氧机;所述排污管连接净水单元的入水口,净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进水口,推水装置设置在净水单元中;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若干光伏电板、连接光伏电板的逆变器、连接逆变器的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供电给推水装置,所述光伏电板设置在净水单元上方。所述沉淀结构呈V型或漏斗型,于沉淀结构的底部设沉积板,沉积板上设开孔,排污管设于沉积板下方。所述顶板和侧板内均设岩棉板,岩棉板具有绝热作用,尤其是防止夏天太阳照射箱体造成的水温过高,从而影响鱼的生存环境。在与水体接触的养殖箱体内壁设PE板或PP板,例如侧板、底板等,具有光滑、防止伤鱼的特点。所述排污管与净水单元的入水口之间设置有废弃物收集装置,该废弃物收集装置用于集中收集鱼粪,以降低净水单元的水质净化负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小型化、模块化的养殖系统,采用箱体式养殖方式,可实现高密度养殖、集中投喂、精准控制等,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饲料的利用率,同时匹配在溶氧线监测、增氧自动启停等操作,不仅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在极端的自然条件如台风、洪水、高温等环境下有效的保障鱼类生存,不会出现缺氧现象。(2)本技术涉及的养殖箱体在现有集装箱结构的基础上对箱体养殖方式进行了优化,通过增设底部沉淀结构、沉积板、微孔增氧管、岩棉板等结构,使移动式箱体养殖过程中不仅可实现高效杀菌、自动排污等性能,还可提高箱体养殖的实用性。(3)本技术在净水单元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净水单元可对养殖箱体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循环用于养殖箱体,光伏发电装置的光伏电板则通过立柱插入净水单元中,在发电的同时并不影响其净水效率,还能降低整体养殖系统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养殖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净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养殖箱体,1-1—顶板,1-2—底板,1-3—侧板,2—进水口,3—出鱼口,4—沉淀结构,5—观察口,6—微孔增氧管,7—沉积板,8—净水单元,9—光伏电板,10—废弃物收集装置,11—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单元、净水单元、光伏发电装置和用于推动水体流动的推水装置,养殖单元可采用至少一个养殖箱体1。如图1结构所示,养殖箱体1为箱体结构,采用顶板1-1、底板1-2和侧板1-3围合形成,顶板1-1和侧板1-3从内至外设置三层,内层为10mm厚的PE板或PP板,中间层为50mm厚的岩棉板,外层为0.8mm厚的瓦楞板,底板1-2内壁同样为PE板或PP板,以保证在与水体接触过程中,具有光滑、防止伤鱼的特点。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上开设有可盖合的观察口5;侧板1-3上设进水口2和出鱼口3,进水口2用于与净水单元连接,为养殖箱体1提供可持续循环使用的水体,出鱼口3设于离地150cm的高度,便于养殖箱体1中鱼长大后放出进行售卖。养殖箱体1的底板1-2上设置呈V型或漏斗型的沉淀结构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呈V型的沉淀结构4,倾斜角度设置为5.71°,为便于收集鱼粪等污物,在沉淀结构4的底部还设有一张20cm宽的沉积板7(可采用PP板),并开设有5mm的开孔,沉积板7下方的底板1-2上设排污管(可采用PVC管),当开启排污管的阀门后,可吸走沉积有粪便的污水,送入净水单元进行处理。除上述结构外,本实施例对养殖箱体1还配备了增氧系统,该增氧系统以静音高压涡旋风机带微孔增氧管6增氧为主,纯氧制氧机(90%纯氧)纳米陶瓷盘增氧为辅助,以每个养殖箱体1采用1KW功率的增氧方式进行配备,采用微孔增氧管6呈U型敷设于箱底,如图1所示;采用纯氧制氧机(90%纯氧)自动控制养殖箱体1内的纳米陶瓷盘,当溶氧低于5mg/L,自动开启制氧设备,当溶氧高于7mg/L,制氧设备关闭。图2为净水单元8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养殖箱体1的排污管排出的污水经废弃物收集装置10对鱼粪等固体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单元、净水单元(8)、光伏发电装置和用于推动水体流动的推水装置,所述养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养殖箱体(1),养殖箱体(1)由顶板(1‑1)、底板(1‑2)和侧板(1‑3)围合形成,顶板(1‑1)上设可盖合的观察口(5),侧板(1‑3)上设进水口(2)和出鱼口(3),底板(1‑2)上设沉淀结构(4),沉淀结构(4)的下部设排污管,在所述养殖箱体(1)内的底部设微孔增氧管(6),养殖箱体(1)外设连接微孔增氧管(6)的涡旋风机,在所述养殖箱体(1)内设纳米陶瓷盘,养殖箱体(1)外设连接纳米陶瓷盘的纯氧制氧机;所述排污管连接净水单元(8)的入水口,净水单元(8)的出水口连接进水口(2),推水装置设置在净水单元(8)中;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若干光伏电板(9)、连接光伏电板(9)的逆变器、连接逆变器的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供电给推水装置,所述光伏电板(9)设置在净水单元(8)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式渔光一体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单元、净水单元(8)、光伏发电装置和用于推动水体流动的推水装置,所述养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养殖箱体(1),养殖箱体(1)由顶板(1-1)、底板(1-2)和侧板(1-3)围合形成,顶板(1-1)上设可盖合的观察口(5),侧板(1-3)上设进水口(2)和出鱼口(3),底板(1-2)上设沉淀结构(4),沉淀结构(4)的下部设排污管,在所述养殖箱体(1)内的底部设微孔增氧管(6),养殖箱体(1)外设连接微孔增氧管(6)的涡旋风机,在所述养殖箱体(1)内设纳米陶瓷盘,养殖箱体(1)外设连接纳米陶瓷盘的纯氧制氧机;所述排污管连接净水单元(8)的入水口,净水单元(8)的出水口连接进水口(2),推水装置设置在净水单元(8)中;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礼平李亚松陈聪梁勤朗王超陈兵黄明军鲍斌李莉袁军伟李杰谢伟唐华吴宗文李泠韬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