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功能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579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功能化的方法。一:将空心玻璃微珠完全浸润在NaOH水溶液中,在60~90℃下搅拌1~4h,抽滤洗涤后置于30℃~80℃干燥24~48h;二:产物分散到溶剂中,并加入硅烷偶联剂、催化剂,加热到50~90℃并保持1~3h,抽滤、清洗后的在50℃下干燥12h;三:将产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异氰酸酯,50~80℃下反应1~2h;四:加入到二醇或二胺中,60~80℃反应1~2h,得到表面含有氨基预聚体或羟基预聚体的空心玻璃微球;五:用薄膜过滤,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滴后置于60℃干燥24h。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升空心玻璃微珠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功能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的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薄壁、密封的玻璃球壳体,由于其内部是真空或者是N2、CO2气体,因此空心玻璃微珠具有轻质、高强、隔音、隔热、绝缘等特性,日渐成为建材、宇航、电子、煤炭、冶金等领域中的重要材料。目前对空心玻璃微珠的绝大部分应用研究仅仅是直接把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填料或者添加剂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而很少考虑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性能与基体材料是否匹配。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亲水性无机材料,但在使用中常常需要将其加入疏水性的高聚物中,导致二者界面不匹配,进而使得最终产品的性能无法达到最佳。因此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适当的表面改性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空心玻璃微珠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功能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步骤一:按照5g空心玻璃微珠加250~300mLNaOH水溶液的比例将空心玻璃微珠完全浸润在NaOH水溶液中,在60~90℃下搅拌1~4h,抽滤洗涤后置于30℃~80℃干燥24~48h,所述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0.1~0.8mo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功能化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按照5g空心玻璃微珠加250~300mLNaOH水溶液的比例将空心玻璃微珠完全浸润在NaOH水溶液中,在60~90℃下搅拌1~4h,抽滤洗涤后置于30℃~80℃干燥24~48h,所述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0.1~0.8mol/L;步骤二:将步骤一所的产物分散到100~500mL溶剂中,并加入0.1~1g硅烷偶联剂、0.1g催化剂,加热到50~90℃并保持1~3h,抽滤、清洗后的在50℃下干燥12h,所述溶剂为环己烷、异丙醇或甲基丁酮的一种或几种;步骤三:将步骤二所的产物溶于200~5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5~10g异氰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功能化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按照5g空心玻璃微珠加250~300mLNaOH水溶液的比例将空心玻璃微珠完全浸润在NaOH水溶液中,在60~90℃下搅拌1~4h,抽滤洗涤后置于30℃~80℃干燥24~48h,所述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0.1~0.8mol/L;步骤二:将步骤一所的产物分散到100~500mL溶剂中,并加入0.1~1g硅烷偶联剂、0.1g催化剂,加热到50~90℃并保持1~3h,抽滤、清洗后的在50℃下干燥12h,所述溶剂为环己烷、异丙醇或甲基丁酮的一种或几种;步骤三:将步骤二所的产物溶于200~5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5~10g异氰酸酯,50~80℃下反应1~2h,得到表面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空心玻璃微球;步骤四:将所述表表面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空心玻璃微球加入到二醇或二胺中,60~80℃反应1~2h,得到表面含有氨基预聚体或羟基预聚体的空心玻璃微球;步骤五:将步骤四所的产物用薄膜过滤,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魏浩欧阳肖张智嘉高闪马宁张馨月王国军王强孟祥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