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44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排水阀,包括阀体(1),在阀体(1)的中央设有溢水管(2),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下端设有排水座(3)连接,在排水座(3)的上设有大排水孔(4)和大封水片(5),大封水片(5)的上端与浮筒(6)连接,在浮筒(6)内设有排水浮腔(7),在大封水片(5)的中央设有中央排水孔(8),在中央排水孔(8)上设有小封水片(9),小封水片(9)与溢水管(2)的下端连接,且在溢水管(2)的上端固定有小排浮筒(12),在溢水管(2)的下端固定有大排浮筒(1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排水阀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排水阀大多数采用杠杆机构控制开启,该种结构的水箱排水阀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按下按钮,使杠杆机构动作,提起封水片实现排水,其反应不够灵敏,控制性能不够理想。而且,由于杠杆机构受力较大,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变形和断裂,影响排水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排水阀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灵活、简单,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新型排水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包括阀体,在阀体的中央设有溢水管,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下端设有排水座连接,在排水座的上设有大排水孔和大封水片,大封水片的上端与浮筒连接,在浮筒内设有排水浮腔,在大封水片的中央设有中央排水孔,在中央排水孔上设有小封水片,小封水片与溢水管的下端连接,且在溢水管的上端固定有小排浮筒,在溢水管的下端固定有大排浮筒。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溢水管上设有槽,小排浮筒、大排浮筒通过卡环、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还设有用来控制大排浮筒的大排水控制机构,大排水机构包括大排水按钮,在大排水按钮的下端连接有大推杆,在大推杆的套有弹簧,大推杆的下端顶在大排摆杆的上摆杆上,大排摆杆的下顶杆顶在溢水管中部设有的大排浮筒上。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大排摆杆上设有配重块。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还设有用来控制小排浮筒的小排水控制机构,小排水机构包括小排水按钮,小排水按钮的下端与小推杆连接,在小推杆上套有弹簧,小推杆的下端顶在小排摆杆的上摆杆上,小排摆杆的下顶杆顶在溢水管上部设有的小排浮筒上。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小排摆杆上设有配重块。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溢水管上的另一侧还设有拉勾,拉勾上端的轴部份与导向片连接,拉勾下端的勾部位挂住小排浮筒。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与小排浮筒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小排调节孔,在小排调节孔上设有小排调节片,在阀体上与大排浮筒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大排调节孔,在大排调节孔上设有大排调节片。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采用浮筒助力结构,只需轻轻一按,就可完成排水,操作方便灵活、简单,延长了排水阀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设有大排水和小排水两种机构,客户可根据需要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开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排水阀,包括阀体1,在阀体1的中央设有溢水管2,在阀体1下端设有排水座3。在排水座3上设有大排水孔4和大封水片5,大封水片5可将大排水孔4封闭。大封水片5的上端与浮筒6连接,在浮筒6内设有排水浮腔7。在大封水片5的中央设有中央排水孔8,在中央排水孔8上设有中央封水片9,中央封水片9与溢水管2的下端连接,中央封水片9可将中央排水孔8封闭。在溢水管2上设有槽10,且在溢水管2的上端用卡环11固定有小排浮筒12,在溢水管2下端还用卡环13固定有大排浮筒14,卡环11、13卡在溢水管2的槽10内。在小排浮筒12、大排浮筒14内设有小浮腔15、大浮腔16,可使小排浮筒12、大排浮筒14在水箱内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浮动。当小排浮筒12、大排浮筒14在水箱内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浮动,也就会带动溢水管2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溢水管2下端中央封水片9离开中央排水孔8,形成先导排水。在阀体1上还设有用来控制大排浮筒14和小排浮筒12的大排水控制机构17和小排水控制机构18。大排水控制机构17包括大排水按钮19,在大排水按钮19的下端连接有大推杆20,在大推杆20的套有弹簧21。弹簧21的一端卡在设在阀体1下部的隔板22上,另一端卡在大推杆20上的卡位23上。可使弹簧21带动大推杆20复位。大推杆20的下端与套在阀体1的定位轴24上的大排摆杆25相接触,大排摆杆25由上摆杆26和下顶杆27构成,大推杆20的下端顶在大排摆杆25的上摆杆26上,大排摆杆25的下顶杆27顶在溢水管2上固定的大排浮筒14上,为了增加大排摆杆25的重量,使得大排摆杆25在平常的状态时下端顶在大排浮筒14上,在大排摆杆25上设有配重块28。小排水机构18包括小排水按钮29,小排水按钮29的下端与小推杆30连接,在小推杆30上套有弹簧31。弹簧31的一端卡在设在阀体1上端的隔板32上,另一端卡在小推杆30上的卡位33上,可使小推杆30复位。小推杆30的下端与设在阀体1上端的轴34上的小排摆杆35相接触,小排摆杆35也由上摆杆36和下顶杆37构成,小推杆30的下端顶在小排摆杆35的上摆杆36上,小排摆杆35的下顶杆37顶在溢水管2上部设有的小排浮筒12上。为了增加小排摆杆35的重量,使得小排摆杆35在平常的状态下顶在溢水管2上部设有的小排浮筒12上,在小排摆杆35上设有配重块38。在溢水管2上的另一侧还设有拉勾39,拉勾39上端部份40与导向片41相接触,拉勾39下端的勾部位42可挂住小排浮筒12。在阀体1上与小排浮筒1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小排调节孔43,在小排调节孔43上设有小排调节片44,可调节小排浮筒的下降时间。同样,在阀体1上与大排浮筒1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大排调节孔45,在大排调节孔45上设有大排调节片46,可调节大排浮筒14下降时间。本技术有工作原理是当水箱进满水时,可按下大排水按钮19,大排水按钮19推动大排推杆20,大排推杆20顶住大排摆杆25摆动,让开大排浮筒14,由于在大排浮筒14内设有大排浮腔16,可使大排浮筒16在浮力的作用下立即上升,由于溢水管2上的卡环13卡住大排浮筒16,大排浮筒16上升也就带动溢水管2向上运动。溢水管2下端连接的中央封水片9也随着溢水管2向上运动,实现小量先导排水,与此同时,排水座3上的浮筒6在自身浮力和向上的抽吸力共同作用下,带动在浮筒6的下端的大封水片5离开排水座3,实现大量排水。当水箱水位下降时,大排浮筒16下端的水通过大排调节孔45流出,大排浮筒16失去浮力后下落,同时溢水管2和中央封水片9在自重作用下下落,也就带动浮筒6一起下落,实现封水。当按下小排水按钮29时,小排水按钮29带动小排推杆30,小排推杆30顶住小排摆杆35摆动,让开小排浮筒12,小排浮筒12在浮力的作用下立即上升,由于溢水管2上的卡环11卡住小排浮筒12,小排浮筒12上升时带动溢水管2向上运动,此时溢水管2也就带动中央封水片9向上运动,实现小量排水,浮筒6在自身浮力和向上的抽吸力共同作用下,带动在浮筒6下端大封水片5离开排水头3实现排水。与此同时,拉勾39随溢水管2的上升在导向片41的斜面作用下,拉勾39摆动挂住小排浮筒12,当水箱水位下降至一定水位时,小排浮筒12内配重水发挥作用,通过拉勾39传递到溢水管2将压力传递到浮筒6,当浮筒6浮力不足以支撑压下的压力时,浮筒6下落实现封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排水阀,包括阀体(1),在阀体(1)的中央设有溢水管(2),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下端设有排水座(3)连接,在排水座(3)的上设有大排水孔(4)和大封水片(5),大封水片(5)的上端与浮筒(6)连接,在浮筒(6)内设有排水浮腔(7),在大封水片(5)的中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美图洁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