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粉体、用途及除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198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合粉体、用途及除硅方法,由碳粉和氧化铝粉混合均匀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特殊混合粉体,为复合材料表面残余的游离金属提供碳源,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转化成结构疏松的SiC、ZrC等碳化物,同时氧化铝粉在构件表面起到互不浸润、隔离的作用,有利于构件表面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粉体、用途及除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粉体、用途及除硅方法,属于反应熔渗

技术介绍
纤维增韧C/C-SiC-ZrC、C/C-SiC-HfC等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先驱体转化法(PIP)和反应熔渗法(RMI)。与化学气相渗透法和先驱体转化法相比,反应熔渗工艺具有显著的制备周期短、制备成本低、致密化程度高的优点。然而,反应熔渗(RMI)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存在一个弊端:熔渗制备的碳化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往往会存在残余硅源原料,而残余硅源与复合材料贴合紧密,难以清除,需要进行除硅处理。目前反应溶渗工艺除硅处理主要有高温除硅和机加除硅。高温除硅主要依赖硅源熔融流动分离以及高温蒸汽挥发,要保证硅源的流动性和蒸汽压,往往需要处理温度偏高,高温会损伤纤维,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并需要长时间抽真空抽取硅蒸汽,对真空泵损伤较大,不利于设备的长期适用;机加会增加成本,并且无加工量或结构特殊的情况下无法机加,以及构件厚度薄的情况下机加会破坏纤维布层,导致构件性能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温度低、避免物理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粉体,其特征在于:由碳粉和氧化铝粉按质量比8:(1~3)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粉体,其特征在于:由碳粉和氧化铝粉按质量比8:(1~3)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粉粒径为50~15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粉粒径为100~200目。4.一种由碳粉和氧化铝粉组成的混合粉体,用于采用反应溶渗工艺制备的碳化物基复合材料表面的除硅处理。5.一种由碳粉和氧化铝粉按质量比8:(1~3)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粉体,用于采用反应溶渗工艺制备的碳化物基复合材料表面的除硅处理。6.一种除硅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步,制备碳/氧化铝混合粉体,将碳粉与氧化铝粉按质量比8:(1~3)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均匀的碳/氧化铝混合粉体;第二步,将第一步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英杰裴雨辰于新民李鹏鹏王涛霍鹏飞刘俊鹏孙同臣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