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分发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分发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多数加气混凝土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加气混凝土板材,其榫口一般是在半成品状态时处理,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经常导致榫口破损,为了提高成品率以及产品的质量,一些生产企业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榫口处理方法,在加气混凝土板材成为成品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处理榫口,即通过铣槽机来进行处理,为了满足铣槽机的处理需求,需要将成垛的加气混凝土板材逐块分发输送至铣槽机工位,大多数生产企业是通过吊机将加气混凝土板材吊运至铣槽机工位的,采用这种方法效率低,安全性差,且不利于自动化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板材分发输送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的将成垛的加气混凝土板材逐块分发输送至下一工位,满足了生产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安全生产及生产的自动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升降组件、夹坯组件、输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左前机架、左后机架、右前机架、右后机架,所述左前、左后机架之间转动连接升降同步轴,升降同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前、左后同步链轮,左前、左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分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输送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夹坯组件、输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左前机架(1)、左后机架(2)、右前机架(3)、右后机架(4),所述左前、左后机架(1、2)之间转动连接升降同步轴(5),升降同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前、左后同步链轮(6、7),左前、左后机架(1、2)还分别转动连接左前、左后过渡链轮(8、9);所述右前、右后机架(3、4)分别转动连接右前、右后过渡链轮(10、11);左前升降油缸(12)的活塞杆连接第一链条(13)、第二链条(14),第一链条(13)依次链接左前同步链轮(6)、左前过渡链轮(8)后连接在升降框(15)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分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输送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夹坯组件、输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左前机架(1)、左后机架(2)、右前机架(3)、右后机架(4),所述左前、左后机架(1、2)之间转动连接升降同步轴(5),升降同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前、左后同步链轮(6、7),左前、左后机架(1、2)还分别转动连接左前、左后过渡链轮(8、9);所述右前、右后机架(3、4)分别转动连接右前、右后过渡链轮(10、11);左前升降油缸(12)的活塞杆连接第一链条(13)、第二链条(14),第一链条(13)依次链接左前同步链轮(6)、左前过渡链轮(8)后连接在升降框(15)左边框的前端,第二链条(14)依次链接左前同步链轮(6)、左前过渡链轮(8)、右前过渡链轮(10)后连接在升降框(15)右边框的前端;所述左后升降油缸(16)的活塞杆连接第三链条(17)、第四链条(18),第三链条(17)依次链接左后同步链轮(7)、左后过渡链轮(9)后连接在升降框(15)左边框的后端,第四链条(18)依次链接左后同步链轮(7)、左后过渡链轮(9)、右后过渡链轮(11)后连接在升降框(15)右边框的后端;所述升降框(15)前边框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前升降滑块(19)、右前升降滑块(20),左前升降滑块(19)滑动连接左前机架(1)上的升降导轨,右前升降滑块(20)滑动连接右前机架(3)上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框(15)后边框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后升降滑块(21)、右后升降滑块(22),左后升降滑块(21)滑动连接左后机架(2)上的升降导轨,右后升降滑块(22)滑动连接右后机架(4)上的升降导轨;所述夹坯组件包括,沿升降框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若干左夹臂(23)、右夹臂(24),左、右夹臂(23、24)的底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飞,王文昌,李稳,张文,霍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