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荣春专利>正文

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990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包括主盖体,其外缘是对应地扣接于小便斗的泄尿孔外缘,其上穿设有多个孔洞,以导引尿液经各孔洞并沿泄尿孔向外流出;盛料杯体,扣接于主盖体的底部,包括底部,并自该底部的周缘向上突设侧壁,该侧壁与底部所框围的区域界定为填料空间;除臭抑菌组件,是填装于盛料杯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小便斗及所衔接的排水管具有除臭、杀菌等功效,并降低使用者将尿液射向小便斗的其它地方或小便斗外的几率,改善厕所脏乱不堪的情况。(*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臭、杀菌等功效,改善厕所脏乱不堪情况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男士所使用的小便斗,是固定悬挂于墙上或在地面上是呈一落地式装置,不论何种形式,该小便斗在应用上是借由其底端的勺部盛接使用者的尿液,并使所盛接的尿液沿泄尿孔向外排出。由于一般的小便斗为防止外界异物掉入泄尿孔,而造成阻塞,通常会在泄尿孔的入口跨置一拦网,以拦阻外界异物,因此,小便口所盛接的尿液会在拦网上产生聚集。长期使用后,易在小便斗的泄尿孔周缘或所衔接的水管中滋生细菌、病菌,并易产生恶臭,而影响厕所的卫生。另外,有许多使用者并没有良好的使用习惯,在小便时,并不对准小便斗的勺部中央,导致尿液四溅,而使厕所环境变得极为脏乱不堪。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男士小便斗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小便斗的泄尿孔盖,本技术可对小便斗及所衔接的排水管具有除臭、杀菌等功效,并降低使用者将尿液射向小便斗的其它地方或小便斗外的机率,改善厕所脏乱不堪的情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盖体,其外缘是对应地扣接于小便斗的泄尿孔外缘,其上穿设有多个孔洞,以导引尿液经各孔洞并沿泄尿孔向外流出;盛料杯体,扣接于所述主盖体的底部,包括底部,并自该底部的周缘向上突设侧壁,该侧壁与底部所框围的区域界定为填料空间;除臭抑菌组件,是填装于所述盛料杯体中。前述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主盖体的外缘突设有多个定位柱,以分别对应地嵌套于小便斗的泄尿孔的内孔缘或泄尿孔周缘的固定插穴中。前述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主盖体的底部中央,依圆心排列状,突设有多个第一扣接部,以分别对应地卡扣所述盛料杯体位于顶端缘外所突设的多个第二扣接部,使该盛料杯体稳定地勾挂于该主盖体的下方。前述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盛料杯体的底部与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洞孔。前述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还包括扇叶,该扇叶枢套于盛料杯体。前述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盛料杯体与主盖体一体射出成型而构成一完整的主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盖体,其外缘是对应地扣接于小便斗的泄尿孔外缘,其上穿设有多个孔洞。前述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主盖体的外缘突设有多个定位柱,以分别对应地嵌套于小便斗的泄尿孔的内孔缘或泄尿孔周缘的固定插穴中。前述的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还包括扇叶,该扇叶的转轴直接穿套、枢装于所述主盖体中央的一轴座的轴孔中,使该扇叶可在该主盖体上自由旋转。本技术可对小便斗及所衔接的排水管具有除臭、杀菌等功效,并降低使用者将尿液射向小便斗的其它地方或小便斗外的机率,改善厕所脏乱不堪的情况。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置于小便斗上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小便斗 101泄尿孔10主盖体 10’主盖体 11外缘 111定位柱12孔洞 13轴座131轴孔14第一扣接部20盛料杯体 21底部211洞孔22侧壁221洞孔23填料空间24第二扣接部 25轴孔30除臭抑菌组件 40扇叶41转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小便斗的泄尿孔盖,至少包括一主盖体10,其外缘11是对应地扣接于小便斗100的泄尿孔101外缘,该主盖体10上穿设多个孔洞12,以导引小便斗100所盛接的尿液,尿液经各孔洞12后,沿小便斗100的泄尿孔101向外流出;一盛料杯体20,扣接于主盖体10的底部,含有一填料空间23,该填料空间23中可填装如Bacillus subtitles等除臭抑菌组件30,以对小便斗100进行除臭、杀菌或抑菌等。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主盖体10的外缘11,是突设有多个定位柱111,可分别对应地嵌套小便斗100的泄尿孔101内孔缘或插置于泄尿孔101周缘的对应固定插穴(图中未示)或插置于小便斗的拦网网孔中,使主盖体10可稳定地跨置于小便斗100的泄尿孔101上。该主盖体10的底部中央,依一圆心排列,突设有多个第一扣接部14,以分别对应地卡扣该盛料杯体20位于顶端缘外所突设的多个第二扣接部24,使该盛料杯体20可稳定地勾挂于主盖体10的下方。上述的盛料杯体20还可用螺丝锁固的方式锁接于主盖体10的下方。本技术所揭示的盛料杯体20,包括一底部21,自该底部21的周围向上突设一侧壁22,该侧壁22与底部21所框围的区域界定为一填料空间23,供装填除臭抑菌组件30(例如Bacillussubtitles、Bacillus polymyxa、Bacillus licheniformis等活菌)。另于盛料杯体20的底部21与侧壁22上,分别设有多个洞孔211、221,以避免尿液蓄积于该盛料杯体20内。本技术所揭示的盛料杯体20,因装填有除臭抑菌组件30,当使用者小便时,尿液通过除臭抑菌组件30,便会夹带出一些的除臭抑菌组件30,因此可有效抑制小便斗100内或该小便斗100所衔接的排水管中的细菌、病菌的兹生,并具除臭功效,以提高厕所环境卫生。而本技术对盛料杯体20中所装填的物质并不予以限制,也可为一般市售的芳香除臭块、樟脑丸(块)等。本技术的盛料杯体20也可以与主盖体10一体射出成型而构成一完整的主体。如图5、6、7所示,本技术所揭示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中央枢接一扇叶40,当使用者对准该扇叶40小便时,尿液打在扇叶40上,所产生的动能,驱使扇叶40自由旋转,以引发使用者的好奇心理,令使用者持续更准确地将尿液射向扇叶40部位,以降低使用者将其尿液射向小便斗100的其它地方或小便斗100外的机率,改善厕所脏乱不堪的情况。上述扇叶40的转轴41,如图5、6、7所示,是穿套于盛料杯体20的一轴孔25中,或如图8所示,令该扇叶40的转轴41直接穿套、枢装于该主盖体(10’)中央的一轴座13的轴孔131中,使该扇叶40可在主盖体10’上自由旋转。本技术并不予以限制。换句话说,本技术所揭示小便斗的泄尿孔盖也可以仅仅包含主盖体10与扇叶40(即图8所示)。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结构特征及优点1、本技术具有盛料杯20,供装填例如Bacillus subtitles、Bacillus polymyxa、Bacillus licheniformis等活菌,以有效抑制小便斗的细菌兹生数,提高厕所环境卫生。2、在小便斗的泄尿孔盖中央,所枢装的扇叶40,可以有效引发使用者的好奇心理,诱引使用者持续更准确地将尿液射向扇叶40,以降低使用者将尿液射向小便斗的其它地方或小便斗外,造成厕所脏乱不堪的现象。3、构造简单,易于安装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小便斗的泄尿孔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便斗的泄尿孔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盖体,其外缘是对应地扣接于小便斗的泄尿孔外缘,其上穿设有多个孔洞;盛料杯体,扣接于所述主盖体的底部,包括底部,并自该底部的周缘向上突设侧壁,该侧壁与底部所框围的区域界定为填料空间;   除臭抑菌组件,是填装于所述盛料杯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春李建财
申请(专利权)人:李荣春李建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