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洋专利>正文

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3924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包括充电升降装置、升降座椅机构、新能源转化机构、蓄电机构、装置外壳,本装置采用可升降的结构,节省空间,装置设置有蓄电机构,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装置还设置有可升降的休息座位,更加的人性化。充电升降装置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左侧,升降座椅机构位于充电升降装置的右侧,新能源转化机构位于升降座椅机构的右侧,蓄电机构位于充电升降装置、升降座椅机构和新能源转化机构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减少汽车尾气的根本解决方法,电动新能源汽车逐步的打开了市场,为了能更加节省资源的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所以设计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本装置采用可升降的结构,节省空间,装置设置有蓄电机构,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装置还设置有可升降的休息座位,更加的人性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包括充电升降装置、升降座椅机构、新能源转化机构、蓄电机构、装置外壳,本装置采用可升降的结构,节省空间,装置设置有蓄电机构,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装置还设置有可升降的休息座位,更加的人性化。所述的充电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充电装置、连接链条,升降机构安装在装置外壳的最左侧,充电装置位于升降机构的右侧,升降机构与充电装置通过连接链条活动接触连接;升降机构包括发动机、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发动机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左侧,锥齿轮一位于发动机的右端,发动机与锥齿轮一固定接触连接,锥齿轮二位于锥齿轮一的右端,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咬合,锥齿轮二与连接链条相连接;充电装置包括顶层保护盖、充电装置主体、位移齿轮、联动齿轮一、固定活动轴、位置活动凹槽,顶层保护盖位于充电装置主体的顶端,充电装置主体与顶层保护盖固定接触连接,充电装置主体上设置有位置活动凹槽,位置活动凹槽与位移齿轮相适应,位移齿轮与联动齿轮一固定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与位移齿轮通过通孔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与联动齿轮一通过通孔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与充电装置主体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与位置活动凹槽相适应;升降座椅机构包括升降座椅主体、滑动滚轮,升降座椅主体位于充电装置的右端,升降座椅主体与装置外壳通过凹槽相适应,滑动滚轮的安装在升降座椅主体的底部,滑动滚轮与装置外壳活动接触连接,滑动滚轮与T形卡位件通过凹槽相适应;滑动滚轮上设置有卡位凹槽,卡位凹槽与T形卡位件相适应;新能源转化机构包括车辆承重板、密封固定盖、压力支撑柱、记忆气囊、气囊托板一、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气囊托板二,密封固定盖位于装置外壳的顶端,密封固定盖与装置外壳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接触连接,压力支撑柱与密封固定盖通过通孔相适应,车辆承重板位于密封固定盖的上方,车辆承重板与压力支撑柱固定接触连接,记忆气囊位于压力支撑柱的下方,压力支撑柱与记忆气囊接触连接,记忆气囊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记忆气囊的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气囊托板一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上,气囊托板一位于记忆气囊的右下方,记忆气囊与气囊托板一接触连接,气囊托板二位于记忆气囊的左下方,气囊托板二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上,气囊托板二与记忆气囊接触连接;蓄电机构包括发电机、斜齿轮一、联动齿轮二、第二转动叶轮、第一转动叶轮、链条固定轮组、链条、联动齿轮三、斜齿轮二、连接齿轮、固定活动轴,第二转动叶轮位于第二出气口的正下方,第二转动叶轮通过固定活动轴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内部,第一转动叶轮位于第一出气口的正下方,第一转动叶轮通过固定活动轴定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发电机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左端,斜齿轮一位于发电机的右侧,发电机与斜齿轮一固定接触连接,联动齿轮二与斜齿轮一相咬合,联动齿轮二位于斜齿轮一的右侧,联动齿轮二通过固定活动轴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内部,联动齿轮二与第二转动叶轮通过链条相连接,链条固定轮组通过固定活动轴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内部,链条固定轮组位于第二转动叶轮的正下方,联动齿轮三位于链条固定轮组的左侧,联动齿轮三通过固定活动轴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斜齿轮二位于联动齿轮三的左侧,联动齿轮三与斜齿轮二相咬合,斜齿轮二与连接齿轮固定接触连接,连接齿轮通过固定活动轴固定在装置外壳上,连接齿轮与发电机相连接,联动齿轮三、第一转动叶轮和链条固定轮组通过链条相连接;链条固定轮组包括齿轮组件一、齿轮组件二、齿轮组件三,齿轮组件一位于齿轮组件二的正上方,齿轮组件二位于齿轮组件三的正上方,齿轮组件一、齿轮组件二和齿轮组件三均通过固定活动轴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内部;装置外壳包括保护外壳主体、升降控制面板、面板保护推盖、座椅凹槽,升降控制面板与升降机构相连接,面板保护推盖与保护外壳主体通过凹槽活动接触连接,保护外壳主体上设置有座椅凹槽,座椅凹槽与升降座椅机构相适应;保护外壳主体包括支撑弹簧、凹槽、顶层密封盖、定位开关、T形卡位件,保护外壳主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支撑弹簧相适应,T形卡位件与保护外壳主体通过通孔相适应,T形卡位件与卡位凹槽相适应,T形卡位件与顶层密封盖接触连接,定位开关与T形卡位件通过螺纹相啮合,定位开关与顶层密封盖通过通孔相适应,顶层密封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保护外壳主体上;充电升降装置固定在装置外壳的左侧,升降座椅机构位于充电升降装置的右侧,新能源转化机构位于升降座椅机构的右侧,蓄电机构位于充电升降装置、升降座椅机构和新能源转化机构的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所述的固定活动轴的个数有多个,尺寸有多种。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所述的支撑弹簧的材料为碳素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所述的压力支撑柱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车辆承重板下方的左右两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所述的滑动滚轮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升降座椅主体的两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所述的车辆承重板和压力支撑柱的材料均为铁。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本装置采用可升降的结构,节省空间,装置设置有蓄电机构,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装置还设置有可升降的休息座位,更加的人性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的升降机构1-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的充电装置1-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的位移齿轮1-2-3和联动齿轮一1-2-4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E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D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的链条固定轮组4-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充电升降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包括充电升降装置(1)、升降座椅机构(2)、新能源转化机构(3)、蓄电机构(4)、装置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升降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1‑1)、充电装置(1‑2)、连接链条(1‑3),升降机构(1‑1)安装在装置外壳(5)的最左侧,充电装置(1‑2)位于升降机构(1‑1)的右侧,升降机构(1‑1)与充电装置(1‑2)通过连接链条(1‑3)活动接触连接;升降机构(1‑1)包括发动机(1‑1‑1)、锥齿轮一(1‑1‑2)、锥齿轮二(1‑1‑3),发动机(1‑1‑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5)的左侧,锥齿轮一(1‑1‑2)位于发动机(1‑1‑1)的右端,发动机(1‑1‑1)与锥齿轮一(1‑1‑2)固定接触连接,锥齿轮二(1‑1‑3)位于锥齿轮一(1‑1‑2)的右端,锥齿轮一(1‑1‑2)与锥齿轮二(1‑1‑3)相咬合,锥齿轮二(1‑1‑3)与连接链条(1‑3)相连接;充电装置(1‑2)包括顶层保护盖(1‑2‑1)、充电装置主体(1‑2‑2)、位移齿轮(1‑2‑3)、联动齿轮一(1‑2‑4)、固定活动轴(1‑2‑5)、位置活动凹槽(1‑2‑6),顶层保护盖(1‑2‑1)位于充电装置主体(1‑2‑2)的顶端,充电装置主体(1‑2‑2)与顶层保护盖(1‑2‑1)固定接触连接,充电装置主体(1‑2‑2)上设置有位置活动凹槽(1‑2‑6),位置活动凹槽(1‑2‑6)与位移齿轮(1‑2‑3)相适应,位移齿轮(1‑2‑3)与联动齿轮一(1‑2‑4)固定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位移齿轮(1‑2‑3)通过通孔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联动齿轮一(1‑2‑4)通过通孔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充电装置主体(1‑2‑2)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位置活动凹槽(1‑2‑6)相适应;升降座椅机构(2)包括升降座椅主体(2‑1)、滑动滚轮(2‑2),升降座椅主体(2‑1)位于充电装置(1‑2)的右端,升降座椅主体(2‑1)与装置外壳(5)通过凹槽相适应,滑动滚轮(2‑2)的安装在升降座椅主体(2‑1)的底部,滑动滚轮(2‑2)与装置外壳(5)活动接触连接,滑动滚轮(2‑2)与T形卡位件(5‑1‑5)通过凹槽相适应;滑动滚轮(2‑2)上设置有卡位凹槽(2‑2‑1),卡位凹槽(2‑2‑1)与T形卡位件(5‑1‑5)相适应;新能源转化机构(3)包括车辆承重板(3‑1)、密封固定盖(3‑2)、压力支撑柱(3‑3)、记忆气囊(3‑4)、气囊托板一(3‑5)、第一出气口(3‑6)、第二出气口(3‑7)、气囊托板二(3‑8),密封固定盖(3‑2)位于装置外壳(5)的顶端,密封固定盖(3‑2)与装置外壳(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接触连接,压力支撑柱(3‑3)与密封固定盖(3‑2)通过通孔相适应,车辆承重板(3‑1)位于密封固定盖(3‑2)的上方,车辆承重板(3‑1)与压力支撑柱(3‑3)固定接触连接,记忆气囊(3‑4)位于压力支撑柱(3‑3)的下方,压力支撑柱(3‑3)与记忆气囊(3‑4)接触连接,记忆气囊(3‑4)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3‑6),记忆气囊(3‑4)的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气口(3‑7),气囊托板一(3‑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5)上,气囊托板一(3‑5)位于记忆气囊(3‑4)的右下方,记忆气囊(3‑4)与气囊托板一(3‑5)接触连接,气囊托板二(3‑8)位于记忆气囊(3‑4)的左下方,气囊托板二(3‑8)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5)上,气囊托板二(3‑8)与记忆气囊(3‑4)接触连接;蓄电机构(4)包括发电机(4‑1)、斜齿轮一(4‑2)、联动齿轮二(4‑3)、第二转动叶轮(4‑4)、第一转动叶轮(4‑5)、链条固定轮组(4‑6)、链条(4‑7)、联动齿轮三(4‑8)、斜齿轮二(4‑9)、连接齿轮(4‑10)、固定活动轴(4‑11),第二转动叶轮(4‑4)位于第二出气口(3‑7)的正下方,第二转动叶轮(4‑4)通过固定活动轴(4‑11)固定在装置外壳(5)的内部,第一转动叶轮(4‑5)位于第一出气口(3‑6)的正下方,第一转动叶轮(4‑5)通过固定活动轴(4‑11)定在装置外壳(5)的内部,发电机(4‑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5)的左端,斜齿轮一(4‑2)位于发电机(4‑1)的右侧,发电机(4‑1)与斜齿轮一(4‑2)固定接触连接,联动齿轮二(4‑3)与斜齿轮一(4‑2)相咬合,联动齿轮二(4‑3)位于斜齿轮一(4‑2)的右侧,联动齿轮二(4‑3)通过固定活动轴(4‑11)固定在装置外壳(5)的内部,联动齿轮二(4‑3)与第二转动叶轮(4‑4)通过链条(4‑7)相连接,链条固定轮组(4‑6)通过固定活动轴(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的隐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可新能源蓄电装置,包括充电升降装置(1)、升降座椅机构(2)、新能源转化机构(3)、蓄电机构(4)、装置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升降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1-1)、充电装置(1-2)、连接链条(1-3),升降机构(1-1)安装在装置外壳(5)的最左侧,充电装置(1-2)位于升降机构(1-1)的右侧,升降机构(1-1)与充电装置(1-2)通过连接链条(1-3)活动接触连接;升降机构(1-1)包括发动机(1-1-1)、锥齿轮一(1-1-2)、锥齿轮二(1-1-3),发动机(1-1-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5)的左侧,锥齿轮一(1-1-2)位于发动机(1-1-1)的右端,发动机(1-1-1)与锥齿轮一(1-1-2)固定接触连接,锥齿轮二(1-1-3)位于锥齿轮一(1-1-2)的右端,锥齿轮一(1-1-2)与锥齿轮二(1-1-3)相咬合,锥齿轮二(1-1-3)与连接链条(1-3)相连接;充电装置(1-2)包括顶层保护盖(1-2-1)、充电装置主体(1-2-2)、位移齿轮(1-2-3)、联动齿轮一(1-2-4)、固定活动轴(1-2-5)、位置活动凹槽(1-2-6),顶层保护盖(1-2-1)位于充电装置主体(1-2-2)的顶端,充电装置主体(1-2-2)与顶层保护盖(1-2-1)固定接触连接,充电装置主体(1-2-2)上设置有位置活动凹槽(1-2-6),位置活动凹槽(1-2-6)与位移齿轮(1-2-3)相适应,位移齿轮(1-2-3)与联动齿轮一(1-2-4)固定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位移齿轮(1-2-3)通过通孔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联动齿轮一(1-2-4)通过通孔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充电装置主体(1-2-2)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活动轴(1-2-5)与位置活动凹槽(1-2-6)相适应;升降座椅机构(2)包括升降座椅主体(2-1)、滑动滚轮(2-2),升降座椅主体(2-1)位于充电装置(1-2)的右端,升降座椅主体(2-1)与装置外壳(5)通过凹槽相适应,滑动滚轮(2-2)的安装在升降座椅主体(2-1)的底部,滑动滚轮(2-2)与装置外壳(5)活动接触连接,滑动滚轮(2-2)与T形卡位件(5-1-5)通过凹槽相适应;滑动滚轮(2-2)上设置有卡位凹槽(2-2-1),卡位凹槽(2-2-1)与T形卡位件(5-1-5)相适应;新能源转化机构(3)包括车辆承重板(3-1)、密封固定盖(3-2)、压力支撑柱(3-3)、记忆气囊(3-4)、气囊托板一(3-5)、第一出气口(3-6)、第二出气口(3-7)、气囊托板二(3-8),密封固定盖(3-2)位于装置外壳(5)的顶端,密封固定盖(3-2)与装置外壳(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接触连接,压力支撑柱(3-3)与密封固定盖(3-2)通过通孔相适应,车辆承重板(3-1)位于密封固定盖(3-2)的上方,车辆承重板(3-1)与压力支撑柱(3-3)固定接触连接,记忆气囊(3-4)位于压力支撑柱(3-3)的下方,压力支撑柱(3-3)与记忆气囊(3-4)接触连接,记忆气囊(3-4)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3-6),记忆气囊(3-4)的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气口(3-7),气囊托板一(3-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5)上,气囊托板一(3-5)位于记忆气囊(3-4)的右下方,记忆气囊(3-4)与气囊托板一(3-5)接触连接,气囊托板二(3-8)位于记忆气囊(3-4)的左下方,气囊托板二(3-8)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装置外壳(5)上,气囊托板二(3-8)与记忆气囊(3-4)接触连接;蓄电机构(4)包括发电机(4-1)、斜齿轮一(4-2)、联动齿轮二(4-3)、第二转动叶轮(4-4)、第一转动叶轮(4-5)、链条固定轮组(4-6)、链条(4-7)、联动齿轮三(4-8)、斜齿轮二(4-9)、连接齿轮(4-10)、固定活动轴(4-11),第二转动叶轮(4-4)位于第二出气口(3-7)的正下方,第二转动叶轮(4-4)通过固定活动轴(4-11)固定在装置外壳(5)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刘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