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功宇专利>正文

脚踏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脚踏脱粒机,在该机上与连杆机连的为一链轮,机壳上设有一离合器,该离合器与滚筒相连,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滚筒后与之并排设有一齿板,该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齿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省力方便,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脱粒机。脱粒机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机产品。由于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不高,电动脱粒机的运用受到限制,所以脚踏脱粒机的市场仍然十分广阔。现有的脚踏脱粒机是由大齿轮带动与之相齿合的小齿轮,使滚筒转动,进行脱粒。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由于齿轮惯性地运动,连动着踏板不停地上下移动。进行加力时,脚必须跟上踏板上下移动的节奏才能用力。这就给操作带来不便,当操作过程中想休息时,脚必须离开踏板;再用力时,脚也得跟上踏板的节奏。而且当脱粒物为容易折断的农作物时,会有许多整株的断穗未完全脱粒就落入机内,这些断穗必须再次脱粒,因此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且脱粒彻底、效率高的脚踏脱粒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脚踏脱粒机包括机壳、踏板、连杆、滚筒,与连杆相连的为一链轮,机壳上设有一离合器,离合器与滚筒相连,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滚筒后与之并排设有一齿板,该齿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齿牙。连杆上与机壳底部之间设置了一弹簧;滚筒上的齿与齿板上的齿牙相互交错,两者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脚踏脱粒机利用离合器使滚筒在启动后仍自行转动,而链轮、踏板则可静止;同时由于弹簧的作用,脚用力踩下踏板后,踏板能自动回复原状,保持平衡状态,为下次用力提供方便;而由于齿板的作用,断穗不会直接落入机仓内,而是在齿牙与滚筒的齿之间被脱粒,因此提高了效率。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滚筒与齿板排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脚踏脱粒机上与连杆3相连的为一链轮4,而不是常用的齿轮。机壳1上设置了一离合器6,离合器6通过一链条5与链轮4相连;滚筒7的轴与离合器6连接。连杆3上与机壳1的底部之间设置了一弹簧11,具体的位置在踏板2与连杆3之间的脚点8之后。用力踩下踏板2,由连杆3带动链轮4转动,通过链条5、离合器6就带动滚筒7转动,进入工作状态。离合器6启动后,会使滚筒7继续转动,而与之相连的链条5则停止运动,此时链轮4、连杆3以及踏板2都停止运动,人的脚可以放在任何位置休息。踏板2被踩下后,由于弹簧11的拉力的作用,会向下拉动连杆3,使踏板2自动回复原状,保持平衡状态。如果需要加力,脚只需向下踩即可,省力而又方便。如图1和图2所示,滚筒7的后面与之并排设置了一齿板9,该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齿牙10。在滚筒7转动过程中,滚筒7上的齿12与上述齿牙10相互交错,两者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当脱粒物为易折的农作物时,整株的断穗不会直接落入机仓内,而是在齿12与齿牙10之间被脱粒,然后落入机仓内,这样就不需在工作过程结束后再将断穗选出,重新进行脱粒,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脱粒机,包括机壳(1)、踏板(2)、连杆(3)、滚筒(7),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连杆(3)相连的为一链轮(4);所述机壳(1)上设有一离合器(6),该离合器与滚筒(7)相连,并通过链条(5)与链轮(4)相连;所述滚筒(7)后与之并排设有一齿板(9),该板上均匀设置了多个齿牙(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脱粒机,包括机壳(1)、踏板(2)、连杆(3)、滚筒(7),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连杆(3)相连的为一链轮(4);所述机壳(1)上设有一离合器(6),该离合器与滚筒(7)相连,并通过链条(5)与链轮(4)相连;所述滚筒(7)后与之并排设有一齿板(9),该板上均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功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功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