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式通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75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佩戴式通讯设备。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包括手机本体、收容壳以及佩戴绳索,所述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触控屏与多个虚拟按键,所述多个虚拟按键设置于所述触控屏的一侧,所述手机本体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收容壳包覆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周壁上,所述佩戴绳索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所述佩戴绳索围绕形成戴设空间。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携带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佩戴式通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佩戴式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苹果手机、华为手机以及小米手机的崛起,手机的品牌越来越高端,手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手机一般包括手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上的触控触控屏,使用者通过用手持操作所述触控触控屏即可实现对手机本体的操作,完成通话、上网、听歌以及看电影等作业。然而,手机需要手持进行上述各种操作,携带时需要将所述手机本体放置于口袋中,按压于大腿处,从而在成其携带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佩戴式通讯设备。一种佩戴式通讯设备,包括手机本体、收容壳以及佩戴绳索,所述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触控屏与多个虚拟按键,所述多个虚拟按键设置于所述触控屏的一侧,所述手机本体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收容壳包覆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周壁上,所述佩戴绳索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所述佩戴绳索围绕形成戴设空间,所述戴设空间用于供使用者的脖子穿设。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佩戴绳索的中部形成有柔性片,所述柔性片为矩形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片的角部处形成有倒圆角,所述导圆角的直径为0.3厘米。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佩戴绳索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褶皱部,所述两个皱褶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的两个角部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佩戴绳索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佩戴绳索为弹性绳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佩戴绳索包括两个连接条,所述两个连接条分别连接于所述柔性片的相对两端。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条远离所述柔性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褶皱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条上开设有狭长槽,所述狭长槽为矩形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狭长槽贯通所述连接条,所述狭长槽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条的相对两端相互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狭长槽的长度为所述连接条的长度的0.7倍,所述狭长槽的侧壁设置有硅胶层。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在使用时,使用者的脖子穿设于所述戴设空间内,从而利用脖子挂设所述佩戴绳索,进而方便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的携带。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在使用时,使用者的脖子穿设于所述戴设空间内,从而利用脖子挂设所述佩戴绳索,进而方便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的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佩戴式通讯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除尘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佩戴式通讯设备。例如,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包括手机本体、收容壳以及佩戴绳索。例如,所述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触控屏与多个虚拟按键,所述多个虚拟按键设置于所述触控屏的一侧,所述手机本体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控制按钮。例如,所述收容壳包覆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周壁上,所述佩戴绳索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例如,所述佩戴绳索围绕形成戴设空间,所述戴设空间用于供使用者的脖子穿设。请参阅图1,一种佩戴式通讯设备100,包括手机本体10、收容壳20以及佩戴绳索30,所述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触控屏与多个虚拟按键,所述多个虚拟按键设置于所述触控屏的一侧,所述手机本体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收容壳包覆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周壁上,所述佩戴绳索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所述佩戴绳索围绕形成戴设空间35,所述戴设空间用于供使用者的脖子穿设。例如,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在使用时,使用者的脖子穿设于所述戴设空间内,从而利用脖子挂设所述佩戴绳索,进而方便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的携带。例如,为了增大所述佩戴绳索与脖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压力,所述佩戴绳索的中部形成有柔性片31,所述柔性片为矩形片。所述柔性片的角部处形成有倒圆角,所述导圆角的直径为0.3厘米。所述佩戴绳索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褶皱部32,所述两个皱褶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的两个角部处。所述佩戴绳索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佩戴绳索为弹性绳索。所述佩戴绳索包括两个连接条33,所述两个连接条分别连接于所述柔性片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条远离所述柔性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褶皱部上。由于所述佩戴绳索的中部形成有柔性片,因此可以相对增大所述佩戴绳索与脖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所述佩戴绳索与脖子的接触压力,进而提高佩戴舒适度。例如,为了便于提高所述连接条的拉伸性能,所述连接条上开设有狭长槽331,所述狭长槽为矩形槽。所述狭长槽贯通所述连接条,所述狭长槽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条的相对两端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狭长槽的长度为所述连接条的长度的0.7倍,所述狭长槽的侧壁设置有硅胶层。通过于所述连接条上开设狭长槽,并使所述狭长槽贯通所述连接条的顶面于底面,而不贯通所述连接条的相对两端,进而能够提升所述连接条的拉伸性能。例如,尤其重要的是,请参阅图2,为了便于清理所述手机本体的触控屏上的灰尘,所述佩戴式通讯设备还包括除尘组件40,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翻转件41与除尘吸附膜45,所述翻转件的一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端部,所述除尘吸附膜设置于所述翻转件上,通过转动所述翻转件使得所述翻转件带动所述除尘吸附膜贴设于所述触控屏上,从而粘附所述触控屏上的灰尘,当掰开所述翻转件时,所述除尘吸附膜从所述触控屏上脱离,进而带走所述触控屏上的灰尘。例如,所述翻转件包括夹持结构411与翻转框413,所述夹持结构上形成有夹持槽,所述夹持结构卡设于所述手机本体的一端,所述翻转框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夹持结构上,通过施力于所述翻转框上即可使得所述翻转框相对所述夹持结构转动,从而贴设于所述触控屏的表面上。例如,为了使所述夹持结构夹持于所述手机本体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连接体414、夹持底板415与定位板416,所述连接体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翻转框上,所述夹持底板与所述定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夹持槽形成于所述夹持底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夹持底板固定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定位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体上,通过掰开所述定位板,从而可以较为方便地将所述手机本体卡入所述夹持槽内。通过释放所述定位板,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定位板恢复原位,进而夹紧所述手机本体,从而实现对所述翻转框的定位。例如,所述夹持底板抵持于所述手机本体的背面,所述定位板抵持于所述手机本体的正面,所述定位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夹持底板的长度,通过设置所述定位板的长度较小,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定位板触碰到所述触控屏上,防止损坏所述触控屏。例如,所述翻转框上凹设有装设槽,所述除尘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佩戴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本体、收容壳以及佩戴绳索,所述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触控屏与多个虚拟按键,所述多个虚拟按键设置于所述触控屏的一侧,所述手机本体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收容壳包覆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周壁上,所述佩戴绳索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所述佩戴绳索围绕形成戴设空间,所述戴设空间用于供使用者的脖子穿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本体、收容壳以及佩戴绳索,所述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触控屏与多个虚拟按键,所述多个虚拟按键设置于所述触控屏的一侧,所述手机本体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收容壳包覆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周壁上,所述佩戴绳索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所述佩戴绳索围绕形成戴设空间,所述戴设空间用于供使用者的脖子穿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绳索的中部形成有柔性片,所述柔性片为矩形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的角部处形成有倒圆角,所述导圆角的直径为0.3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式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绳索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褶皱部,所述两个皱褶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收容壳的一端的两个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谭花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