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层叠体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323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极层叠体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极层叠体是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和第2电极板一体化而成的,第1隔板具有第1隔板主体、和形成于该第1隔板主体主面的包含第1聚乙烯粒子的第1密合层,第2隔板具有第2隔板主体、和形成于该第2隔板主体主面的包含第2聚乙烯粒子的第2密合层,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第2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2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层叠体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和第2电极板以该顺序层叠而一体化的电极层叠体、以及具备由多个该电极层叠体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电极体的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的电极体,已知将呈矩形等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层叠多个而成的层叠型的电极体。这样的层叠型的电极体,例如采用以下方法制造。即,使第1隔板和第2隔板与负极板的两个主面密合,形成它们的复合体。然后,使该复合体与正极板密合,将第1隔板、负极板、第2隔板、正极板以该顺序层叠形成一体化的电极层叠体。接着,将电极层叠体彼此重叠、加压、使其密合,由此形成多个电极层叠体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从而得到上述层叠型的电极体。再者,作为与此关联的相关技术,例如可举出日本特表2015-531989(参照日本特表2015-531989的权利要求1等)。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将电极层叠体彼此重叠、加压、使其密合时,如果需要高的面压力,则需要大型的压制装置,或者不得不减慢生产速度,容易使电极体和电池的制造成本增高。因此,难以使电池的价格降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极体和电池的制造成本从而使电池价格降低的电极层叠体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是将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和第2电极板以该顺序层叠而一体化的电极层叠体,所述第1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1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1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1密合层,所述第1密合层包含第1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1隔板主体粘结的粘结剂,所述第2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2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2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2密合层,所述第2密合层与所述第2电极板密合,包含第2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2隔板主体粘结的所述粘结剂,所述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所述第2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多。所述电极层叠体中,使所述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所述第2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2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多。根据本专利技术人进行的调查了解到,在将电极层叠体进行层叠而形成电极体时,将电极层叠体的第1隔板的第1密合层与另一电极层叠体的第2电极板重叠,并对其加压,通过第1密合层使电极层叠体彼此密合时,随着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1聚乙烯粒子数越多,第1密合层的第1聚乙烯粒子与第2电极板的接触点越多,第1密合层与第2电极板的密合力越强。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在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1聚乙烯粒子数为相同粒子数的情况下,根据使电极层叠体彼此密合时的面压力,由第1密合层实现的密合力增强。即,如果增高所述面压力,则第1密合层的第1聚乙烯粒子发生较大变形,第1密合层与第2电极板的接触面积增大,第1密合层与第2电极板的密合力增强。相反地,如果降低所述面压力,则第1聚乙烯粒子的变形较小,第1密合层与第2电极板的接触面积减小,第1密合层与第2电极板的密合力减弱。关于所述电极层叠体的第1密合层,由于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第2密合层多,因此如上所述在通过第1密合层使电极层叠体彼此密合时,第1密合层的第1聚乙烯粒子与第2电极板的接触点增多,第1密合层的密合力变得比第2密合层的密合力更强。因此,即使降低进行加压而使电极层叠体彼此密合时的面压力,也能够使第1密合层与第2电极板很好地密合。因此,能够使用于进行加压而使电极层叠体彼此密合的压制装置小型化,或者提高生产速度,从而能够抑制电极体和电池的制造成本,能够使电池的价格降低。再者,作为用于第1密合层和第2密合层的“粘结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系的粘结剂。另外,作为所述电极层叠体,可以设为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的电极层叠体。所述电极层叠体中,使第1密合层的第1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第2密合层的第2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因此容易在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配置更多的第1聚乙烯粒子,容易设置单位面积的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增多了的所述第1密合层。再者,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通过粒径分析(JISZ8825)来测定。另外,作为所述电极层叠体,可以设为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3~1.0μm,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4.0μm的电极层叠体。所述电极层叠体中,将第1密合层的第1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设为0.3~1.0μm,因此容易处理第1聚乙烯粒子,容易使用该第1聚乙烯粒子设置第1密合层。另外,将第2密合层的第2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设为2.0~4.0μm,因此容易处理第2聚乙烯粒子,容易使用该第2聚乙烯粒子设置第2密合层。另外,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具备将多个电极层叠体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的电极体,所述电极层叠体是将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和第2电极板以该顺序层叠并一体化而成的,所述第1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1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1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1密合层,所述第1密合层包含第1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1隔板主体粘结的粘结剂,所述第2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2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2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2密合层,所述第2密合层与所述第2电极板密合,包含第2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2隔板主体粘结的所述粘结剂,所述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所述第2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多,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通过切断而分别成为所述第1隔板、所述第1电极板和所述第2隔板的带状第1隔板、带状第1电极板和带状第2隔板以该顺序层叠形成一体化的带状复合体;以所述带状第2隔板的所述第2密合层与所述第2电极板重叠的方式,将所述带状复合体与所述第2电极板重叠,通过辊压对所述带状复合体和所述第2电极板加压,使所述带状复合体与所述第2电极板密合,得到带状电极层叠体;将所述带状电极层叠体切断,形成预定形状的所述电极层叠体;反复以下步骤来形成所述电极体:以所述电极层叠体的所述第1隔板的所述第1密合层与另一所述电极层叠体的所述第2电极板重叠的方式,将该电极层叠体与该另一电极层叠体重叠,通过平面压制对该电极层叠体和该另一电极层叠体加压,使该电极层叠体与该另一电极层叠体密合。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中,在通过辊压对所述带状复合体和所述第2电极板加压,使所述带状复合体与所述第2电极板密合,得到带状电极层叠体时,如上所述利用辊压进行加压,通过第2密合层使带状复合体与第2电极板密合。第2密合层中,第2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第2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第1密合层少,为了使带状复合体与第2电极板很好地密合而需要较高的压制压力。但辊压与平面压制相比,能够容易地向带状复合体和第2电极板施加较高的压力。因此,通过辊压能够使带状复合体与第2电极板很好地密合。另一方面,在反复通过平面压制对电极层叠体加压,使该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第2电极板,所述电极层叠体是将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第2电极板以该顺序层叠并一体化而成的,所述第1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1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1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1密合层,所述第1密合层包含第1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1隔板主体粘结的粘结剂,所述第2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2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2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2密合层,所述第2密合层与所述第2电极板密合,包含第2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2隔板主体粘结的所述粘结剂,所述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所述第2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8 JP 2017-0893671.一种电极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第2电极板,所述电极层叠体是将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第2电极板以该顺序层叠并一体化而成的,所述第1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1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1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1密合层,所述第1密合层包含第1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1隔板主体粘结的粘结剂,所述第2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2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2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2密合层,所述第2密合层与所述第2电极板密合,包含第2聚乙烯粒子、和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彼此以及将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与所述第2隔板主体粘结的所述粘结剂,所述第1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比所述第2密合层的单位面积的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粒子数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3~1.0μm,所述第2聚乙烯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4.0μm。4.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具备将多个电极层叠体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的电极体,所述电极层叠体是将第1隔板、第1电极板、第2隔板和第2电极板以该顺序层叠并一体化而成的,所述第1隔板具有包含多孔质膜的第1隔板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第1隔板主体的与所述第1电极板侧相反侧的主面上的多孔质的第1密合层,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原孝博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