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quare coiled battery electrode sheet,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 square soft-packed batter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coating step: batteries slurry is coated intermittently on both sides of the collector to form more than two slurry coating zones with sequential interv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ollector, and at each section of the battery slurry is coated intermittently. The tail of the slurry coating area is left with a blank area of uncoated battery slurry, and the coating surface density of the slurry coating area in any section is 90-160 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方形软包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方形软包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方形卷绕式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该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的方形软包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显现,使得锂离子电池大量广泛地应用于电动汽车,这对锂离子电池各项性能的一致性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连续涂布的方式,将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这样的极片在卷绕时,容易随着卷绕层数的增加,在两边拐角处形成较大的极化区间,从而增加锂离子的传导距离,导致电池的极化作用增大,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极化作用的增大,使得析锂的风险也增大,对电池的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等具有消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存在极化作用大、电池性能差和使用安全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方形软包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浆料在集流体上采用连续涂布的方式导致电池的极化作用增大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布步骤:将电池浆料在集流体上进行双面间歇涂布,以沿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形成依次间隔分布的两段以上浆料涂布区,并在每段所述浆料涂布区的尾部留有未涂布电池浆料的留白区;其中,任一段所述浆料涂布区的涂布面密度为90~160g/m2;辊压及冲切步骤:在所述双面间歇涂布完成后,对涂布有两段以上浆料涂布区的所述集流体进行辊压处理及冲切处理,得到所需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布步骤:将电池浆料在集流体上进行双面间歇涂布,以沿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形成依次间隔分布的两段以上浆料涂布区,并在每段所述浆料涂布区的尾部留有未涂布电池浆料的留白区;其中,任一段所述浆料涂布区的涂布面密度为90~160g/m2;辊压及冲切步骤:在所述双面间歇涂布完成后,对涂布有两段以上浆料涂布区的所述集流体进行辊压处理及冲切处理,得到所需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浆料涂布区的长度、以及所述留白区的长度,随涂布段数的增加而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上,当前段所述浆料涂布区的长度,比前一段所述浆料涂布区的长度增加1~3mm;和/或,当前段所述留白区的长度,比前一段所述留白区的长度增加0.5~1.5mm。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每段所述浆料涂布区沿所述集流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80~120mm,每段所述浆料涂布区沿所述集流体宽度方向的宽度为80~130mm;和/或,每段所述留白区沿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3~10mm,每段所述留白区沿所述集流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为18~22mm。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平,詹世英,马美品,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