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4314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主要包括通过乙醇‑水溶配制成KH590水解溶液和n‑HAP浆料,向n‑HAP中加入KH590水解溶液,搅拌后蒸干,得到产物A;将产物A洗涤,干燥,冷却,研磨后制得吸附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590借助硅烷化反应实现巯基改性接枝于n‑HAP表面,提高处理后的n‑HAP对软酸类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使之在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的情况下拥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减少了分步处理造成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消费,有效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金属与稀土元素混合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中国仍是稀土元素资源储量最为丰富、品种最为齐全、品位较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大量供应不同品种及品级稀土产品的国家,在世界稀土市场占据支配与主导地位。稀土矿藏的大规模开采会导致稀土元素进入外部环境的通量加大,而稀土矿区的开采产生的尾矿和残渣中又伴生大量重金属元素,二者同样具有土壤吸附能力强、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若不经防护与后续处理,会造成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我国几大典型稀土矿区土壤(如福建省长汀县稀土采矿区、内蒙古包头稀土尾矿区、四川冕宁县稀土尾矿区)均出现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含量超标,土壤中的稀土与重金属也会随着降雨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相较于现存稀土污染治理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法,吸附法因其材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廉、去除效率高、不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Ca10(PO4)6(OH)2]作为一种纳米级结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丰富的活性基团与吸附位点,且其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可生物降解性,在还原和氧化条件下稳定性好,易于改性修饰,使其在稀土元素与部分重金属的吸附和固定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CN101613135A”公开了一种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可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实现对镉、铅、铜等重金属元素离子的吸附去除,但其未考虑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共存的相互影响,不适用于治理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型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在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的情况下拥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减少了分步处理造成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消费,有效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以及应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乙醇-水混合溶液,缓慢滴加醋酸缓冲液调节pH值至酸性得到乙醇-水溶液;其中缓慢滴加醋酸缓冲液调节pH值至4左右;(2)取步骤(1)得到的乙醇-水溶液加入硅烷偶联剂KH-590,室温水解,配制成KH590水解溶液;(3)取步骤(1)得到的乙醇-水溶液配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浆料,超声分散,然后向其中加入步骤(2)配制的KH590水解溶液,搅拌后蒸干,得到产物A;(4)步骤(3)得到的产物A洗涤,干燥,冷却,研磨后制得吸附剂。步骤(1)所述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乙醇和水的质量配比为1:9~3:1。步骤(2)所述硅烷偶联剂KH-590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步骤(3)加入KH590水解溶液后使得硅烷偶联剂KH-590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质量比为1:20~1:2。步骤(3)反应体系需全程控制pH为3-5,并需进行搅拌,优选控制pH为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该吸附剂为一种巯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SH)双亲型吸附材料,巯基属软碱,对于镉等软酸类重金属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大量亲硬酸活性基团,对于稀土元素同样具备较强的吸附能力;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改性方法,在不降低原有硬酸类元素吸附效果的同时,提高巯基-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软酸类重金属元素的吸附能力,使之成为一种可实现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同时治理的新型吸附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在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同时治理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选择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治理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的吸附剂本体。基于软硬酸碱理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本体亲硬酸,对软酸吸附性能不高,使其在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共存条件下,对稀土元素(硬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对镉、汞等重金属元素(软酸)吸附性能较弱,无法实现二者同时治理,增加后续技术处理压力。为此,选择巯基作为修饰基团借助硅烷化反应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改性接枝,利用巯基属于软碱、易亲软酸的属性,合成具有双亲吸附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用于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的治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巯基硅烷化改性接枝纳米羟基磷灰石反应机理有以下两种(如图1所示):第一种为硅烷偶联剂KH-590与纳米羟基磷灰石上的-OH、HPO42-、PO43-等基团与硅羟基直接形成强的化学键;第二种为硅烷偶联剂KH-590水解后与n-HAP表面上的-OH、HPO42-形成氢键。根据结果表征与实验结果推测以第一种结合方式为主,硅烷偶联剂KH-590(即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集团在酸性溶液中水解产生硅羟基,与纳米羟基磷灰石上的活性基团反应,实现巯基接枝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590借助硅烷化反应实现巯基改性接枝于n-HAP表面,提高处理后的n-HAP对软酸类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使之在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的情况下拥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减少了分步处理造成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消费,有效降低污染治理成本。(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nHAP-SH)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无繁琐的反应设施与高昂的试剂成本投入,且硅烷化反应以化学键键合修饰产率可观、产物稳定性强;实际应用时nHAP-SH可直接加入到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的废水中,处理工艺无需额外的动力能源和大型机械设备,整个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因而操作条件简单、容易实施,处理工程成本低。(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吸附剂能够实现对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复合污染废水中软酸类重金属元素(以镉为例)与硬酸类稀土元素(以镧为例)的吸附去除,且总体吸附量较高。目前最佳理论条件下,该双亲型吸附材料在镉镧混合废水中对镉的吸附量可达1.17mg/g,对镧的吸附量可达329.66mg/g,因而对软硬酸混合污染的治理与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硅烷偶联剂KH-590的两种可能的水解机理与改性接枝反应机理示意图;图2为镉镧共存体系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nHAP-SH与n-HAP对Cd2+吸附差异对比图;(反应条件为吸附剂投加量为0.3g/L,C(Cd2+)=1mg/L,C(La3+)=250mg/L,T=25℃,pH=5,t=0,10,30,60,90min);图3为镉镧共存体系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nHAP-SH与n-HAP对La3+吸附差异对比图;(反应条件为吸附剂投加量为0.3g/L,C(Cd2+)=1mg/L,C(La3+)=250mg/L,T=25℃,pH=5,t=0,10,30,60,90min)。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乙醇、醋酸、硅烷偶联剂KH-590均为分析纯,所述仪器包括超声分散仪、数显恒温水浴锅、电动搅拌器、自动电位滴定仪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乙醇‑水混合溶液,缓慢滴加醋酸缓冲液调节pH值至酸性得到乙醇‑水溶液;(2)取步骤(1)得到的乙醇‑水溶液加入硅烷偶联剂KH‑590,室温水解,配制成KH590水解溶液;(3)取用步骤(1)得到的乙醇‑水溶液配制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料,超声分散,然后向其中加入步骤(2)配制的KH590水解溶液,搅拌后蒸干,得到产物A;(4)步骤(3)得到的产物A洗涤,干燥,冷却,研磨后制得吸附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亲吸附型巯基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乙醇-水混合溶液,缓慢滴加醋酸缓冲液调节pH值至酸性得到乙醇-水溶液;(2)取步骤(1)得到的乙醇-水溶液加入硅烷偶联剂KH-590,室温水解,配制成KH590水解溶液;(3)取用步骤(1)得到的乙醇-水溶液配制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料,超声分散,然后向其中加入步骤(2)配制的KH590水解溶液,搅拌后蒸干,得到产物A;(4)步骤(3)得到的产物A洗涤,干燥,冷却,研磨后制得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乙醇-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正贵张驰谢毅梁蒋玉颖闫沐秋王慧敏贺凤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