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02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制冷电缆包括外层保护套、位于外层保护套内的填充层,以及分别设置于外层保护套内的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地线导体、包覆于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上的第一绝缘保护层、包覆于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上的第二绝缘保护层和包覆于地线导体上的地线绝缘保护层;还包括用于供冷却剂流通且分别形成在第一绝缘保护层与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第一通道、形成在第二绝缘保护层与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第二通道,以及分别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一冷却剂导流管和第二冷却剂导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能够实现高效降温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动力传输线用的电缆,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包含有动力传输线的电缆一般用于工业电器、电动机、电焊机、机床、工业风机等大电流、大功率的设备,则该电缆中必然存在较大的电流,也就会产生较高的热量和温度,而较高的温度不但会融化电缆的绝缘或护套,还会加速电缆绝缘或护套等的老化,使绝缘或护套失去原有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从而失去对电缆的保护作用。因此,普通电缆不可能长期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基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自带制冷的电缆,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均通过冷却流体来对电缆进行降温冷却,但对于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电缆,或多或少的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制冷效果差强人意;2、由于电缆的走线总是存在弯折的情况,则存在绝缘保护层被冷流体高压挤破而出现短路的情况,等等,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寻求一种兼具优异的降温冷却效果、避免短路等危险情况发生等优点且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其能够对动力传输线芯兼具优异的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所述制冷电缆包括外层保护套、位于所述外层保护套内的填充层,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层保护套内的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地线导体、包覆于所述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上的第一绝缘保护层、包覆于所述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上的第二绝缘保护层和包覆于所述地线导体上的地线绝缘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电缆还包括用于供冷却剂流通且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第一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与所述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沿所述制冷电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制冷电缆还包括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所述制冷电缆包括外层保护套、位于所述外层保护套内的填充层,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层保护套内的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地线导体、包覆于所述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上的第一绝缘保护层、包覆于所述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上的第二绝缘保护层和包覆于所述地线导体上的地线绝缘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电缆还包括用于供冷却剂流通且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第一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与所述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沿所述制冷电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制冷电缆还包括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外层保护套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一冷却剂导流管和第二冷却剂导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的外壁与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内壁上的凹陷围成;所述第二通道由所述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的外壁与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内壁上的凹陷围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具有独立地分布于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正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多个、所述第二通道具有独立地分布于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与所述负极动力传输线芯导体之间的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多个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分别等间隔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动力传输线的制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电缆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杰黄堃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