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79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包括锚钉主体和动力加压栓两个部分。锚钉主体部分包括锚钉头部、体部、尾部、动力加压槽和螺纹部;动力加压栓,包括动力加压栓主体和缝线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加压锚钉在肌腱缝合固定时通过动力加压栓由远端向近端滑动,使锚钉主体向侧方加压,加强了锚钉在骨内的固定强度,且在关节活动时,将肌腱的拉伸应力转化为锚钉对骨组织的压应力,可有效防止锚钉固定时出现松动、拨出等不良事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加压锚钉适合所有肌腱损伤的骨组织缝合固定,尤其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肌腱缝合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肌腱损伤修复的微创缝合锚钉,尤其适合于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患者的肌腱修复固定。
技术介绍
关节周围肌腱、韧带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伤病,临床上常用缝合锚钉将损伤的肌腱残端固定到骨组织,以恢复肌腱的正常结构和关节功能,通过腱骨愈合达到最终固定的目的。腱骨愈合的过程需要肌腱与骨端的粗糙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并有牢固的接触稳定性。因此,锚钉在骨内的固定强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基础。目前市场现有的缝合锚钉多数是在锚钉的主体设有螺纹结构,通过预钻一个直径略小于锚钉直径的通道,再通过旋转拧入或直接打入骨内,达到固定的目的。然而锚钉多为直径3.5mm以下的微型锚钉,通过螺纹与骨组织产生的加压稳定性有限。临床上锚钉固定后出现锚钉松动、拨出,导致固定失效、手术失败的现象常有发生,特别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病例,以及在关节活动范围大、肌腱力量强大肩肘等关节部位更容易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尚无可靠、稳定的技术防止缝合锚钉在骨内松动、拨出,引起固定失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固定方式的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在固定初时阶段,收紧缝线时,通过动力加压栓的滑动加压达到锚钉在骨内的初始稳定。在关节活动时,将肌腱、韧带收缩的拉伸应力转换为锚钉主体对周围骨的挤压应力,进一步增强锚钉在骨内的稳定性,促进腱骨愈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包括锚钉主体和锚钉动力加压栓两部分,所述锚钉主体为一体结构,包括锚钉头部、锚钉体部、锚钉尾部、锚钉动力加压槽和螺纹部;所述锚钉体部位于锚钉头部和锚钉尾部之间,所述锚钉头部的底边为圆角结构,所述锚钉尾部为多边体结构,从所述锚钉尾部上表面的中心沿锚钉主体的径向开设有伸向锚钉头部的锚钉动力加压槽,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横断面的面积从锚钉尾部到锚钉头部逐渐增大;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为一体结构,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包括动力加压栓主体和缝线固定孔,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的结构与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的结构相匹配,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的高度小于锚钉动力加压槽的高度并容纳在锚钉动力加压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缝线固定孔为设置在靠近锚钉头部的动力加压栓主体一端的圆形通孔,与所述缝线固定孔相对的锚钉主体的外表面沿径向开设有一对与锚钉动力加压槽相连通的切口,一对所述切口的形态与所述动力加压栓的形态相一致并暴露出所述缝线固定孔,一对所述切口与所述缝线固定孔连通形成缝线穿入通道;所述螺纹部对称设置在以连通一对切口的平面为对称面的所述锚钉主体的外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锚钉头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5-1/3,所述锚钉头部的横断面的长径小于包含螺纹部的锚钉主体的横断面长径;所述锚钉体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3-3/5;所述锚钉尾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5-1/3,所述锚钉尾部为4-6边体的等边多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锚钉头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4,所述锚钉体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2,所述锚钉尾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4,所述锚钉尾部为等6边体结构。一种技术方案:矩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所述锚钉主体和锚钉体部均为矩形结构,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为从锚钉尾部到锚钉头部横断面面积逐渐增大的梯形结构,梯形锚钉动力加压槽在锚钉尾部上表面中心开设的槽孔为矩形结构;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为与梯形锚钉动力加压槽相匹配的梯形结构,一对切口为与梯形锚钉动力加压栓的形态相一致的梯形结构,所述螺纹部的单个螺纹为三角体结构并沿矩形锚钉体部向外侧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高度大于矩形锚钉主体横断面的最大长径,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高度为8-12mm,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横断面最大长径为1.8-3.5mm;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横断面的长径大于横断面的短径,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横断面的短径长度为1.2-2.5mm。优选的,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高度为10mm,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横断面最大长径为2.5mm,所述矩形锚钉主体的横断面的短径长度为2.0mm。另一种技术方案:圆柱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所述锚钉主体和锚钉体部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为从锚钉尾部到锚钉头部横断面面积逐渐增大的圆柱形结构,圆柱形锚钉动力加压槽在锚钉尾部上表面中心开设的槽孔为为圆形结构;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为与圆柱形锚钉动力加压槽相匹配的圆柱形结构,一对切口为与圆柱形锚钉动力加压栓的形态相一致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螺纹部为自圆柱形锚钉体部向外周延伸的外螺纹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锚钉主体的直径为1.8-3.5mm,所述圆柱形锚钉主体的高度为8-12mm。优选的,所述圆柱形锚钉主体的直径为2.5mm,所述圆柱形锚钉主体的高度为10m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肌腱缝合锚钉的固定方式,在收紧缝线时,通过滑动加压增强锚钉主体与骨组织的接触应力,可有效防止锚钉的松动和滑脱。在关节活动时,通过动力加压栓和锚钉主体,将肌腱收缩的拉伸应力转换为锚钉对骨组织的压应力,通过动力加压,进一步增强锚钉在骨内的稳定性,有利于腱骨愈合。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锚钉固定过程中的出现的锚钉松动和拨出现象,尤其适合于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患者的肌腱缝合固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矩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的轴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矩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矩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圆柱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的轴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圆柱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圆柱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的俯视图。图中:1、矩形锚钉主体;11、矩形锚钉尾部;12、矩形锚钉体部;13、矩形锚钉头部;14、矩形锚钉螺纹部;15、矩形动力加压槽;2、矩形动力加压栓;21、矩形动力加压栓主体;22、矩形动力加压栓缝线固定孔;3、圆柱形锚钉主体;31、圆柱形锚钉头部;32、圆柱形锚钉体部;33、圆柱形锚钉尾部;34、圆柱形动力加压槽;35、圆柱形锚钉螺纹部;4、圆柱形动力加压栓;41、圆柱形动力加压栓主体;42圆柱形动力加压栓缝线固定孔。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的钉体及动力加压栓所用的材料,可为医用金属材料,如钛及钛基合金,也可为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如PLA等。根据动力加压固定原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两种形态的动力加压缝合锚钉的实施方案。实施例1矩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如图1所示,矩形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包括矩形锚钉主体1和矩形动力加压栓2两部分。所述矩形锚钉主体1为一体结构,主视图及俯视图均为矩形结构。如图2所示,矩形锚钉主体高度a>矩形锚钉主体横断面的长径b,矩形锚钉主体高度为8-12mm,优选为10mm;矩形锚钉主体的横断面长径为1.8-3.5mm,优选为2.5mm。如图3所示,俯视图中矩形锚钉主体的横断面的长径b>横断面的短径c,横断面的短径长度1.2-2.5mm,优选为2.0mm。横断面的矩形形态,一方面便于锚钉置入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锚钉主体和锚钉动力加压栓两部分,所述锚钉主体为一体结构,包括锚钉头部、锚钉体部、锚钉尾部、锚钉动力加压槽和螺纹部;所述锚钉体部位于锚钉头部和锚钉尾部之间,所述锚钉头部的底边为圆角结构,所述锚钉尾部为多边体结构,从所述锚钉尾部上表面的中心沿锚钉主体的径向开设有伸向锚钉头部的锚钉动力加压槽,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横断面的面积从锚钉尾部到锚钉头部逐渐增大;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为一体结构,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包括动力加压栓主体和缝线固定孔,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的结构与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的结构相匹配,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的高度小于锚钉动力加压槽的高度并容纳在锚钉动力加压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缝线固定孔为设置在靠近锚钉头部的动力加压栓主体一端的圆形通孔,与所述缝线固定孔相对的锚钉主体的外表面沿径向开设有一对与锚钉动力加压槽相连通的切口,一对所述切口的形态与所述动力加压栓的形态相一致并暴露出所述缝线固定孔,一对所述切口与所述缝线固定孔连通形成缝线穿入通道;所述螺纹部对称设置在以连通一对切口的平面为对称面的所述锚钉主体的外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锚钉主体和锚钉动力加压栓两部分,所述锚钉主体为一体结构,包括锚钉头部、锚钉体部、锚钉尾部、锚钉动力加压槽和螺纹部;所述锚钉体部位于锚钉头部和锚钉尾部之间,所述锚钉头部的底边为圆角结构,所述锚钉尾部为多边体结构,从所述锚钉尾部上表面的中心沿锚钉主体的径向开设有伸向锚钉头部的锚钉动力加压槽,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横断面的面积从锚钉尾部到锚钉头部逐渐增大;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为一体结构,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包括动力加压栓主体和缝线固定孔,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的结构与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槽的结构相匹配,所述锚钉动力加压栓的高度小于锚钉动力加压槽的高度并容纳在锚钉动力加压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缝线固定孔为设置在靠近锚钉头部的动力加压栓主体一端的圆形通孔,与所述缝线固定孔相对的锚钉主体的外表面沿径向开设有一对与锚钉动力加压槽相连通的切口,一对所述切口的形态与所述动力加压栓的形态相一致并暴露出所述缝线固定孔,一对所述切口与所述缝线固定孔连通形成缝线穿入通道;所述螺纹部对称设置在以连通一对切口的平面为对称面的所述锚钉主体的外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头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5-1/3,所述锚钉头部的横断面的长径小于包含螺纹部的锚钉主体的横断面长径;所述锚钉体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3-3/5;所述锚钉尾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5-1/3,所述锚钉尾部为4-6边体的等边多边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头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4,所述锚钉体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2,所述锚钉尾部的高度占锚钉主体高度的1/4,所述锚钉尾部为等6边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动力加压型缝合锚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益民陈道运何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