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待测样本中目标蛋白的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待测样本中目标蛋白的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微量物质检测技术的需求的日益增长,信号放大系统的研究也在逐渐升温。目前信号放大系统主要包括传统ELISA技术、无机纳米纤维技术、金属微粒技术、自组装蛋白纤维技术等等。架构信号放大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微量的物质通过每级分子与前一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弱的信号一级级地放大到可以被检测的强度。ELISA技术专利技术于上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发展并使用,是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的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检测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鉴定、环境监测、质量评估、精度分析等方面。其基本原理是借助了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完成一级级的信号放大,通过酶对底物的作用生成与之前不同颜色的产物且颜色强度与酶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正相关,使得可以借助颜色的深浅来量化信号的强弱。蛋白G是C群和G群链球菌中发现的一种IgG结合蛋白,拥有重复的结构域,其对哺乳类动物的单克隆和多克隆IgG的Fc区有着特异性高的亲和力。与同样功能的蛋白A相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待测样本中目标蛋白的含量的方法,包括步骤(a)、步骤(b)和步骤(c):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a‑1)复合物和待测样本混匀,孵育;(a‑2)完成步骤(a‑1)后,采用化合物A检测荧光信号值;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1)所述复合物和目标蛋白标准溶液混匀,孵育;(b‑2)完成步骤(b‑1)后,采用所述化合物A检测荧光信号值;所述步骤(c):根据所述目标蛋白标准溶液中目标蛋白的浓度和相应荧光信号值绘制标准曲线,将所述步骤(a‑2)得到的荧光信号值代入所述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本中目标蛋白的含量;所述复合物为一个末端连接目标蛋白抗体、另一个末端连接化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待测样本中目标蛋白的含量的方法,包括步骤(a)、步骤(b)和步骤(c):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a-1)复合物和待测样本混匀,孵育;(a-2)完成步骤(a-1)后,采用化合物A检测荧光信号值;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1)所述复合物和目标蛋白标准溶液混匀,孵育;(b-2)完成步骤(b-1)后,采用所述化合物A检测荧光信号值;所述步骤(c):根据所述目标蛋白标准溶液中目标蛋白的浓度和相应荧光信号值绘制标准曲线,将所述步骤(a-2)得到的荧光信号值代入所述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本中目标蛋白的含量;所述复合物为一个末端连接目标蛋白抗体、另一个末端连接化合物B的特异肽段;所述特异肽段为a1)或a2)或a3)或a4):a1)bap1肽段;a2)bap2肽段;a3)bap5肽段;a4)bap10肽段;所述bap1肽段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3自N端起第222至238位所示的肽段;所述bap2肽段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6自N端起第222至263位所示的肽段;所述bap5肽段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瑶,韩剑,林白雪,陶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