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28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冲洗装置,安装在水箱内,包括进水控制组件、泄水控制的杠杆组件以及水箱组件。在进水控制组件中还包括一路连接到进水管上的管道,管道上设置一电磁阀。在泄水控制杠杆组件中设置一水杯,该水杯与电磁阀之间通过一注水管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一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合来对水杯注水。当水杯内被注满水后,杠杆发生失衡倾斜而控制水箱的冲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冲洗结构无需额外的动力源,利用自来水向水杯注水即可,对水压没有要求,水流控制方便,功耗低,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沖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冲洗装置,尤其是应用于水箱式马桶内的自动冲洗 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水箱式马桶一般为手动式,如旋钮提拉式及按钮活塞式 等。所述旋钮提拉式机构一般包括拉杆、拉线以及旋钮。当需要冲水时,通 过旋转旋钮、拨动拉杆、提升拉线来提拉出水塞头,而使得水箱里面的水得 以释放,从而达到沖水的目的。而所述按钮活塞式机构一般包括可移动的塞 头以及按钮机构。当需要冲水时,按压该按钮机构,来提升可移动的塞头, 从而实现沖水的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手动的水箱式马桶已经不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因 此,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通过感应器感知人的使用状态而控制冲水的自动 沖洗马桶,其中自动冲洗装置主要通过电机带动水箱出水塞头来控制冲洗,以替代人之手动。该等自动冲水马桶更加方便、卫生。其工作原理是当感 应器检测到人已经进入感应区域,而后又检测到 一段时间后人离开该感应区 域,此时感应器会将该感应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程序设置判断此时需要进行一次冲洗,那么控制器通过驱动电机而拉动出水塞头而让水箱中 的水得以释放并进行冲洗。现有技术中也不单单是检测人,也可以通过检测其他东西,如马桶盖。 一般来讲,人们使用马桶的时候都需要打开马桶盖,因此检测马桶盖也是一 种理想的感应方式。当然,所述感应的方式可以是红外感应,也可以是电》兹 感应。现有技术中,还有孩i波感应、压力感应等多种感应方式。然而该等自动沖水马桶的设计, 一方面,需要额外的电力来驱动电机旋转带动出水塞头,能耗较大;另一方面也无法对现有技术中的手动的水箱式马桶进行改造,从而实现自动沖洗的目的。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应用在水箱式马桶中可靠节能的自动沖洗装置。 同时,该自动沖洗装置根据需要很方便的应用到现有水箱式马桶中,对现有 的手动水箱式马桶进行升级改造,达到自动冲洗的效果。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于水箱式马桶内,节能可靠的自动沖洗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沖洗装置,设置在水 箱内,接收外部信号控制冲洗,包括进水控制组件、杠杆组件及水箱组件。 其中进水组件包括连接进水管的进水部件、水流控制电磁阀、与电磁阀连通的注水管以及接收外部信号的电子感应控制器。所述杠杆组件包括支架、安 装在支架上的杠杆、设置在杠杆一头并与注水管连通的水杯及设置在杠杆另 一头的拉线。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补水部件与拉线连接的水箱出水口塞头, 其中水箱补水部件包括控制水箱内进水水位的浮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沖洗装置,安装 在水箱内,包括进水控制组件、泄水控制的杠杆组件以及水箱组件。在进水 控制组件中还包括一路连接到进水管上的管道,管道上设置一电磁阀。在泄 水控制杠杆组件中设置一 水杯,该水杯与电磁阀之间通过一 注水管相连通。 还包括一控制器,控制电^f兹阀的开合来对水杯注水。当水杯内被注满水后, 发生杠杆失衡倾斜而控制水箱的沖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公知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无需额外的动力源,利 用自来水向水杯注水即可,对水压没有要求,水流控制方便,功耗低,节约 电能。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针对原有手动水箱式马桶进行改造,在增加感应自动 冲洗功能时,保留了原有水箱配件,益于产品的升级换代,节省成本,适用 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沖洗装置应用在水箱内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沖洗装置的虹吸水杯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沖洗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虹吸水杯剖面示意图。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具体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图中相同的结构或功能用 相同的数字标出。应该指出的是,附图的目的只是便于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 的说明,不是一种多余的叙述或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附图没有必 要按比例画出。本专利技术附图表述了该机构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该自动冲 洗装置100包括杠杆动作组件、进水控制组件及水箱组件。其中杠杆动作 组件包括杠杆l、支架2、拉线3及水杯4。进水控制组件包括进水部件5、 水流控制电磁岡7、注水管8以及电子感应控制器9。水箱组件包括补水部件 及水箱出水口橡胶塞头io,其冲水箱补水部件包括控制水箱内进水水位的浮 子6。如图2所示,该自动控制装置100安装在水箱200内。水源通过进水部件5 (—般情况下为三通部件)对水箱200进行补水, 当到达一定的水位后,.通过浮子6来控制补水停止。同时,进水部件5也可 对电磁阀7控制的注水管8进行补水。其中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浮子6结构为简单的示意结构,它可以采用业界所习知惯用的 一般浮 子结构。电子感应控制器9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如设置在水箱外部的红外感应信号或通过遥控器上按键发出的电子控制信号。例如,人离开座便器后,该红外感应信号会将需要沖水的控制信号传给电子感应控制器9。该控制器9接 收到相应的控制信号后控制电磁阀的打开及关闭。注水管8连4妄在电^兹阀7与水杯4之间。当电》兹阀打开后,水会通过注 水管8流到水杯4内。水杯4可转动的设置在杠杆1的一端,而拉线3设置在杠杆1的另一端, 拉线3的底端连接出水口塞头10。所述杠杆1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架2上。所 述杠杆1上有水杯4 一端的力臂要比有拉线3 —端的力臂长,这4H殳置可以 保证用较少的水量就能使得杠杆1倾斜,从而更容易提起塞头10。工作时,当电子感应控制器9接受到外来控制信号,即可驱动打开电磁 阀7,从而自来水经由三通进水部件5及注水管8进入杠杆1 一侧的水杯4, 当水杯4中水量足够时即可导致杠杆1失衡,拉线3将水箱200出水口塞头 IO提起,达到泄放水箱200沖水的目的。当水箱200中水泄完之后,水箱补 水组件在浮子6的控制下,对水箱200补水,以待下一次冲水使用。水杯4的结构可以是简单的杯状结构,在该杯状结构的底端附近设有开 孔(如图4所示)。由于注水管8的注水量大于开孔的泄水量,才会导致在注水管8对水杯4进行注水时,水杯4中的水量不断增加。当水杯4的水量足 够时,才导致杠杆l失衡,达到最终冲水目的。当水箱200进行沖水后,注水管8停止对水杯4进行注水。水杯4内的 水通过开孔泄掉,而使得杠杆1恢复到原始状态,出水口塞头10重新合上。 从而使得水箱200补水动作得以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水杯4更可釆取一个更优化设计,即虹吸式水杯,即如图 3所示。该虹吸式水杯4,包括自来水收容腔40、与收容腔40底部连通的虹 吸弯管41及出水口 42。为了保持水杯在注水与泄水时能比较理想的工作, 该虹吸弯管41与出水口 42为两套,分别对称设置在虹吸水杯4的两侧。诚 然,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该虹吸弯管41与出水口 42也可以是一套。 其中,虹吸弯管41包括与收容腔40连通处的第一开口 411与位于弯管41 顶部的第二开口 412。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虹吸效果,该第二开口 412的尺 寸最好等于第一开口 411。当往虹吸水杯4中注水时,只有虹吸水杯4足够满时,虹吸水杯4才开 始往外泄水,而一旦开始泄水,由于虹吸效果,泄水将直至虹吸水杯4中水 泄完为止,这种结构可保证杠杆1失衡的迅速有力,而不会因虹吸水杯4从 注水就马上泄水,而延长了泄水时间,影响使用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另 一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冲洗装置,设置在水箱内,接收外部信号控制冲洗,包括:进水控制组件、杠杆组件及水箱组件,其中进水组件包括连接进水管的进水部件、水流控制电磁阀、与电磁阀连通的注水管以及接收外部信号的电子感应控制器;所述杠杆组件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杠杆、设置在杠杆一端并与注水管连通的水杯及设置在杠杆另一端的拉线;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补水部件与拉线连接的水箱出水口塞头,其中水箱补水部件包括控制水箱内进水水位的浮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