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家煌专利>正文

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26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蔬菜、水果原料,进行第一次发酵,过滤,得酵素菌液;步骤二,将酵素菌液接种到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物上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发酵产物;步骤三,将所述发酵产物复配鱼类所需的无机营养成分中,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产品为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食用于观赏鱼;其功能和作用机理是让鱼将酵素菌直接摄入体内,一是补充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是帮助鱼清除体内有害残留,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三是一部分活菌随粪便排入水中,继续改善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酵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酵素技术,是以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营养学及医疗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作指导,经长期科学探索、研发试验和多年的应用实践,在多菌种共生、活性菌液常温保存和微生物长期保持存活等方面均实现了重大创新。动物酵素产品优选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选配多种天然植物、海藻、食用菌、果蔬等物料,经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多级萃取、深度发酵而成。产品富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多元活性酶和微生物次生代谢物质,是一类特殊的生命活性物质和生物催化剂。应用动物酵素具有调节观赏鱼体内微生物平衡和消化系统,大增强了观赏鱼对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现有技术多限用于人类食用,初期限于使用蛋白质分解酵素,去帮助消化,后来出现一些口服的代谢性酵素。消化性酵素特别是霉菌来源的,比代谢性酵素稳定较适合口服,最主要的好处是把部份胰脏酵素在小肠内的消化工作负担,交给胃中的霉菌酵素去做。继续供应多目的酵素就会回馈给胰脏,叫它减少分泌酵素,胰脏本来是一个内分泌腺体,如此一来就可保留精力,去製造胰岛素及醣原,达到血糖的平衡。60年代一些厂商发售蛋白质分解酵素,宣称是天然的抗发炎及止痛剂,研究显示口服酵素有部份会完整的在小肠内被吸收,和身体本身的自有酵素一样较可加速伤口癒合和瘀青消失。有些公司声称酵素可治疗多种癌症,在大批临床实验未证实及作用机转未被解谜之前还只是一种传闻而已。但与适当的药物、营养製剂併用、触媒催化、启发药效,相辅相成,还可减低副作用。运用酶、酵母粉等的传统发酵工艺,在观赏鱼领域从未使用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蔬菜、水果原料,进行第一次发酵,过滤,得酵素菌液;步骤二,将酵素菌液接种到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物上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发酵产物;步骤三,将所述发酵产物复配鱼类所需的无机营养成分中,混合而成。优选地,所述天然蔬菜选自以下群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黃瓜、南瓜、绿豆芽、香芋、花椰菜、空心菜、佛手瓜、大白菜、冬瓜、黄豆、茄子、胡萝卜、芫荽、苦瓜、豌豆、海带、菠菜、卷心菜、芥蓝、玉米、根用甜菜、白萝卜、甘薯、芹菜。优选地,所述天然水果选自以下群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枇杷、芒果、猕猴桃、莲雾、甘蔗汁、西番莲、油梨、甜橙、火龙果、菠萝蜜、橄榄、木瓜、菠萝、龙眼肉、番石榴、樱桃、无花果、蜜枣、荔枝、杨梅、葡萄、哈密瓜、柠檬、西瓜、苹果、西红柿。优选地,所述酵素菌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蔬菜发酵液8份,水果发酵液10份。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第一次发酵的时间为3000小时。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第二次发酵的时间为160小时。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酵素菌液与营养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3。优选地,所述营养物为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发酵产物与无机营养成分之间的质量比为1:5。优选地,所述无机营养成分为钙、钴、碘。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酵素是一种触媒,启发或加速一种化学反应。当食物被吃进去唾液淀粉被释放到口中帮助打破碳水化合物细胞膜,当食物继续往下吞,其他酵素就被释放。食物最后被胰脏释放出来的酵素在小肠内分解完全。生食含有自己的酵素帮助这个步骤,但烹调过或精製的食物,其酵素活性被破坏了,只好把消化重担交给自身的酵素(大部份属胰脏酵素)。时常这些携有重要营养素的消化不全的食物,跟著进到大肠而造成肠部不适。酵素补充品取代食物中被损失的酵素使肠胃消化动作更完全并释放更多的营养,同时减轻了胰脏的负担。所有生鲜食物含有适当种类的酵素来帮助分解,当生鲜食物被吃之后咀嚼弄破细胞膜释放固有的酵素,大部分不被破坏而留下来帮助消化,烹调或精製后的食品酵素大多被破坏了,把全部消化重担交给身体,而产生一些消化问题,诸如不当的消化及吸收不良,以致免疫力受损,过敏反应,伤口癒合不良,皮肤出现问题,性情多桀;补充酵素可改善消化动能并扩大吸收水准。补充微生物酵素、植物酵素在胃上半部的pH值下工作,食物大约停留在胃上部达1小时后胃酸才被分泌出来,起中和作用,唾液酵素在进食后30-60分钟上部约可消化30%蛋白质,60%淀粉、10%脂肪,但仅在PH值5.0以上才发挥功效。微生物酵素及部份植物酵素则可在pH3-9.0间加速水解大部份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直到被胃酸中和为止,可见这些酵素对改善食物营养的被利用大有功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产品可以调节消化系统,吸收更好,排泄物减少;(2)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产品为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食用于观赏鱼;其功能和作用机理是让鱼将酵素菌直接摄入体内,一是补充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是帮助鱼清除体内有害残留,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免疫多糖成分);三是一部分活菌(如酵母菌、芽孢杆菌)随粪便排入水中,继续改善水质。(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大型设备,投资少,收益大。(4)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原理均采用天然产品,零污染、零公害,其产品产品可靠、绿色环保;其原料成本低,经济效益好。(5)本专利技术发酵过程确保洁净无菌环境,包括制作工具、器皿等要求洁净无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蔬菜、水果原料,进行第一次发酵3000小时,过滤,得酵素菌液;步骤二,将酵素菌液(其中蔬菜发酵液为8份,水果发酵液为10份)接种到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物(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上进行第二次发酵160小时,得发酵产物;步骤三,将所述发酵产物复配鱼类所需的无机营养成分(钙、钴、碘)中,混合而成。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然蔬菜选自以下:黃瓜、南瓜、绿豆芽、香芋按着质量比为1:1:1:1称取;所述天然水果选自以下:枇杷、芒果、猕猴桃、莲雾按着质量比为1:1:1:1称取。所述酵素菌液与营养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3。所述营养物为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步骤三中,所述发酵产物与无机营养成分之间的质量比为1:5。实施例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蔬菜、水果原料,进行第一次发酵3000小时,过滤,得酵素菌液;步骤二,将酵素菌液(其中蔬菜发酵液为8份,水果发酵液为10份)接种到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物(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上进行第二次发酵160小时,得发酵产物;步骤三,将所述发酵产物复配鱼类所需的无机营养成分(钙、钴、碘)中,混合而成。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然蔬菜选自以下:根用甜菜、白萝卜、甘薯、芹菜按着质量比为1:1:1:2称取;所述天然水果选自以下:柠檬、西瓜、苹果、西红柿按着质量比为1:1:1:1称取。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酵素菌液与营养物之间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蔬菜、水果原料,进行第一次发酵,过滤,得酵素菌液;步骤二,将酵素菌液接种到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物上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发酵产物;步骤三,将所述发酵产物复配鱼类所需的无机营养成分中,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蔬菜、水果原料,进行第一次发酵,过滤,得酵素菌液;步骤二,将酵素菌液接种到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物上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发酵产物;步骤三,将所述发酵产物复配鱼类所需的无机营养成分中,混合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蔬菜选自以下群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黃瓜、南瓜、绿豆芽、香芋、花椰菜、空心菜、佛手瓜、大白菜、冬瓜、黄豆、茄子、胡萝卜、芫荽、苦瓜、豌豆、海带、菠菜、卷心菜、芥蓝、玉米、根用甜菜、白萝卜、甘薯、芹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赏鱼食用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水果选自以下群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枇杷、芒果、猕猴桃、莲雾、甘蔗汁、西番莲、油梨、甜橙、火龙果、菠萝蜜、橄榄、木瓜、菠萝、龙眼肉、番石榴、樱桃、无花果、蜜枣、荔枝、杨梅、葡萄、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家煌
申请(专利权)人:彭家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