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204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装置,包括具有凹槽孔的矩形凹槽围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和柱状阵列栅;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与柱状阵列栅相配合,阵列栅引导孔结构通过升降装置在柱状阵列栅的圆柱矩阵上做上下直线移动,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与柱状阵列栅的圆柱矩阵以及其上方的凹槽孔形成具有以阵列栅引导孔结构为底部的围堰式承蜡模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定位柱状阵列栅的轴向位置,能够在实现一次成型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打孔深度,可以实现精确度的严格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受体蜡块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毛刺、皲裂、批次差异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及装置,用于制备一次成型的组织芯片受体蜡块,属于组织芯片制作

技术介绍
组织芯片技术(tissue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rray,TMA),能够将数十至数百个微小病理组织有序排列在一张载玻片上,继而制做成的高通量病理组织切片。近年来,组织芯片技术是继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之后兴起的另外一种生物芯片技术,能够用于研究同一种基因或蛋白在不同细胞或病理组织中表达的情况,以及其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具有高通量、大样本、效率高、造价低等多种优点,同时能够减少对原始组织蜡块的破坏,最大程度减少无效组织的特点。自从1998年组织芯片技术的首次应用,该技术已经在医学诊断和基础研究领域,尤其是寻找肿瘤的预后相关标记物以及治疗靶点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能。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一起构成了生物芯片系列,使人类第一次能够有效利用成百上千份组织标本,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三个水平上进行研究,被誉为医学、生物学领域的一次革命。组织芯片技术可以与其他很多常规技术如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凹槽孔(11)的矩形凹槽围堰(1)、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和柱状阵列栅(3);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与柱状阵列栅(3)相配合,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通过升降装置在柱状阵列栅(3)的圆柱矩阵上做上下直线移动,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与柱状阵列栅(3)的圆柱矩阵以及其上方的凹槽孔(11)形成具有以阵列栅引导孔结构为底部的围堰式承蜡模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凹槽孔(11)的矩形凹槽围堰(1)、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和柱状阵列栅(3);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与柱状阵列栅(3)相配合,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通过升降装置在柱状阵列栅(3)的圆柱矩阵上做上下直线移动,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与柱状阵列栅(3)的圆柱矩阵以及其上方的凹槽孔(11)形成具有以阵列栅引导孔结构为底部的围堰式承蜡模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底托升降杆(6),所述底托升降杆(6)与一矩形底座(5)螺纹连接,底托升降杆(6)伸入至具有孔结构的底托固定结构(4)中,该底托固定结构(4)与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滚珠螺杆和与滚珠螺杆相配合的螺帽,该螺帽与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固定连接,或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滚珠丝杠和与滚珠丝杠相配合的螺母,该螺母与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栅引导孔结构(2)包括阵列孔板部(21)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托固定结构(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作一次成型组织芯片受体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固定结构(4)包括底托板部(41)和具有孔结构的底托柱部(42),所述底托板部(41)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作一次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冉冉任志刚余祖江阚全程崔光莹余炎何玉婷李娟罗永刚李红强韩奇财李超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