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压力衰减梯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1605 阅读:5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压力衰减梯度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以及试油资料。S2、利用Eaton法和等效深度法对研究区泥岩压力进行预测,并利用实测压力进行校正。S3、根据预测地层压力值,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断层发育情况,进行压力系数等值线绘制。S4、建立不同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根据不同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计算压力衰减梯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沉积相变化以及断层地质因素进行考虑,充分考虑压力在变化过程中的不均一性,通过建立不同的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对研究区压力衰减梯度进行分段计算,准确明确压力衰减梯度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超压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压力衰减梯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勘探
,涉及含油气盆地超压计算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压力衰减梯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超压是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富集的主要动力来源。超压不仅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条件,其作用产生的裂缝还能够改善油气运移的通道,从而影响着含油气盆地中油气的运移指向和空间分布。目前,超压作为动力表征的指标主要包括压力系数、剩余压力和压力梯度,其中,压力系数和剩余压力应用较多。压力系数、剩余压力和压力梯度在表述和实际意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压力系数”是地层压力与静水压力的比值,是用来判别地层压力是否存在异常及其幅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个指标。根据压力系数的大小可以进行压力带的划分,常见的是将压力系数<0.98定义为负压,0.98≤压力系数<1.06定义为常压,压力系数1.06≤压力系数≤1.38为弱超压(即过渡压力),压力系数>1.38为异常高压。压力系数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某地区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压力的相对大小,但是不能体现出运移过程中实际的动力大小,在量化油气运移动力时意义不大。“剩余压力”是实际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压力衰减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S1、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以及试油资料;S2、预测地层压力利用Eaton法和等效深度法对研究区泥岩压力进行预测,并利用实测压力进行校正;S3、绘制压力系数等值线根据预测地层压力值,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断层发育情况,进行压力系数等值线绘制;S4、建立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计算压力衰减梯度,其具体步骤为:(1)计算压力均匀变化区压力衰减梯度根据压力系数等值线平面分布特征,在压力均匀变化区的超压中心和边部选择井1、井2计算点,建立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通过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计算沿着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压力衰减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S1、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以及试油资料;S2、预测地层压力利用Eaton法和等效深度法对研究区泥岩压力进行预测,并利用实测压力进行校正;S3、绘制压力系数等值线根据预测地层压力值,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断层发育情况,进行压力系数等值线绘制;S4、建立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计算压力衰减梯度,其具体步骤为:(1)计算压力均匀变化区压力衰减梯度根据压力系数等值线平面分布特征,在压力均匀变化区的超压中心和边部选择井1、井2计算点,建立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通过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计算沿着压力衰减方向的压力衰减梯度;所述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表示为:G=(P1-P2)/L12=(P1-P2)/(X122+H122)1/2(1)式中,P1、P2为井1、井2计算深度处孔隙流体压力,单位:MPa;L12为井1、井2计算点间的空间距离,单位:km;X12为井1、井2计算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km;H12为井1、井2计算点间的垂直距离,单位:km;(2)计算沉积相边界压力非均匀变化区压力衰减梯度在不同沉积相类型控制下,在沉积相、沉积亚相以及沉积微相的边界同一压力衰减方向压力系数等值线疏密程度不同,计算井4、井5计算点间的压力衰减梯度时,在沉积相、沉积亚相以及沉积微相的边界附近沿压力衰减方向补充井3计算点,分别计算同一沉积相内具有相同压力变化速率区域内井4和井3间的压力衰减梯度以及另一沉积相内具有相同压力变化速率区域内井3和井5间的压力衰减梯度,分段表征压力衰减梯度变化特征;井4、井3间的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和井3、井5间的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表示为:G43=dP/dL=(P4-P3)/L34=(P4-P3)/(X342+H342)1/2(2)G35=dP/dL=(P3-P5)/L35=(P3-P5)/(X352+H352)1/2(3)式中,G43、G35为井4和井3、井3和井5计算点间压力衰减梯度,单位:MPa/km;P3、P4、P5为井3、井4、井5计算深度处孔隙流体压力,单位:MPa;L34、L35为井3和井4、井3和井5计算点间的空间距离,单位:km;X34、X35为井3和井4、井3和井5计算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km;H34、H35为井3和井4、井3和井5计算点间的垂直距离,单位:km;(3)计算断层分割压力非均匀变化区压力衰减梯度通过SGR判断断层侧向封堵性;当断层SGR小于封闭临界值时,断层开启,沿断层压力梯度忽略不计,断层两侧会出现压力梯度变化,计算模型依据公式(2)和(3);当断层SGR大于封闭临界值时断层封闭,在断层控制下,计算井6、井8间的压力衰减梯度时,沿着压力衰减方向,在断层上盘补充选择井7计算点,在断层下盘补充选择井7’计算点,分别计算断层上盘井6和井7间的压力衰减梯度、断层下盘井7’和井8间的压力衰减梯度以及穿断层井7和井7’间的压力衰减梯度,分段表征压力衰减梯度变化特征;井6、井7间的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和井7’、井8间的压力衰减梯度计算模型表示为:G67=dP/dL=(P6-P7)/L76=(P6-P7)/(X762+H762)1/2(4)G7’8=dP/dL=(P7’-P8)/L7’8=(P7’-P8)/(X7’82+H7’82)1/2(5)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冯月琳宋国奇袁飞飞李君蒋子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