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14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流量计率定标志和流量计满度值;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记录存储间隔时间内的注入浆量;判断存储间隔内配浆系统是否动作,若配浆系统动作,初始化配浆系统初始浆量并返回步骤二;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是否为小注入率,若不是小注入率,返回步骤二,若是小注入率,率定流量计满度值并置位流量计率定标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用机器自动测量浆桶的浆量,对流量计进行自动率定,则可以提升现场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监理干预及工作强度;控制灌浆关键质量点,提高灌浆质量;减少不必要灌浆时间,提高灌浆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灌浆
,具体涉及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灌浆过程中,流量计测量的注入率是灌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精度对于工程计量和灌浆结束非常重要。目前国内灌浆行业普遍采用的电磁流量计,其精度在测量水的时候误差范围为0.5%,测量浆液尤其是浓浆情况下其误差范围为1%左右,因此在灌浆结束时其误差经常造成以下2种情况:(1)孔已经不吃浆了,但是系统现场流量未达到屏浆流量,不能够正常结束,这时候施工单位往往会请监理测量浆桶,复核实际吃浆量,对实际不吃浆但是记录仪显示有吃浆量的情况进行备注说明后,结束灌浆。这样做的工作量很大,且需要人为干预。(2)孔还在吃浆,但是系统显示达到屏浆流量,这个时候个别施工单位会选择视而不见,提前结束。这种情况对灌浆质量影响非常大,灌浆质量好坏,最后的压滤泌水形成致密结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压滤时间不够灌浆质量将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能够用机器自动测量浆桶浆量对流量计进行自动率定,可以提升现场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监理干预及工作强度;控制灌浆关键质量点,提高灌浆质量;减少不必要灌浆时间,加快灌浆进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化流量计率定标志和流量计满度值;步骤二: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根据低位压力传感器的读数计算存储间隔内的实际注入率;步骤三:判断存储间隔内配浆系统是否动作,若配浆系统动作,初始化配浆系统初始浆量并返回步骤二;步骤四: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是否为小注入率,若不是小注入率,返回步骤二,若是小注入率,率定返浆流量计满度值并置位流量计率定标志。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若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流量计率定标志已经置位,结束本次流量计自率定。进一步的,步骤四所述的率定流量计满度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判断配浆系统是否需要加浆加水,并将加浆加水状态传送至数据中心;步骤102:返浆流量计测量存储间隔内浆桶浆量的变化,根据浆量的变化计算流量计检测注入率;步骤103:若流量计检测注入率与实际注入率的偏差在误差范围之内,系统根据实际注入率率定返浆流量计的满度。进一步的,上述步骤四中若系统浆量注入率小于3L/min,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为小注入率。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2测量浆桶浆量的变化的时间为5分钟。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三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系统每秒检测配浆桶剩余浆量;步骤202:若配浆桶剩余浆量增加,返回所述步骤二。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3中若流量计检测注入率与实际注入率的偏差超过误差范围,诊断为返浆流量计故障。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3中的误差范围为2%。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包括配浆桶,所述配浆桶的下部设有低位压力计,所述配浆桶通过送浆管连接灌浆泵和灌浆孔,所述配浆桶和灌浆泵之间的送浆管上设有进浆流量计,所述灌浆孔通过回浆管依次连接压力表、压力计、电动阀门、返浆流量计和返浆口,所述返浆口设于配浆桶上方。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用机器自动测量浆桶的浆量,对流量计进行自动率定,则可以提升现场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监理干预及工作强度;控制灌浆关键质量点,提高灌浆质量;减少不必要灌浆时间,提高灌浆进度;本专利技术中在流量率定过程中,系统每秒检测浆桶余浆量,避免在密度测量过程中往桶中加浆加水(包括人为干扰)的情况干扰率定结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防人为干扰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流量的满度偏差是否超过误差范围判断流量计是否故障,如果超过则诊断为故障,提示更换,保证了率定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诊断及自率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配浆桶,2-低位压力计,3-进浆流量计,4-灌浆泵,5-灌浆孔,6-压力表,7-压力计,8-电动阀门,9-返浆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至2,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具体的说明。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化流量计率定标志和流量计满度值;步骤二: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根据低位压力传感器的读数计算存储间隔内的实际注入率;步骤三:判断存储间隔内配浆系统是否动作,若配浆系统动作,初始化配浆系统初始浆量并返回步骤二;步骤四: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是否为小注入率,若不是小注入率,返回步骤二,若是小注入率,率定返浆流量计满度值并置位流量计率定标志。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若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流量计率定标志已经置位,结束本次流量计自率定。进一步的,步骤四所述的率定流量计满度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判断配浆系统是否需要加浆加水,并将加浆加水状态传送至数据中心;步骤102:返浆流量计测量存储间隔内浆桶浆量的变化,根据浆量的变化计算流量计检测注入率;步骤103:若流量计检测注入率与实际注入率的偏差在误差范围之内,系统根据实际注入率率定返浆流量计的满度。进一步的,上述步骤四中若系统浆量注入率小于3L/min,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为小注入率。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2测量浆桶浆量的变化的时间为5分钟。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三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系统每秒检测配浆桶剩余浆量;步骤202:若配浆桶剩余浆量增加,返回所述步骤二。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3中若流量计检测注入率与实际注入率的偏差超过误差范围,诊断为返浆流量计故障。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3中的误差范围为2%。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包括配浆桶1,所述配浆桶1的下部设有低位压力计2,所述配浆桶1通过送浆管连接灌浆泵4和灌浆孔5,所述配浆桶1和灌浆泵4之间的送浆管上设有进浆流量计3,所述灌浆孔5通过回浆管依次连接压力表6、压力计7、电动阀门8、返浆流量计9和返浆口,所述返浆口设于配浆桶1上方。本专利技术能够用机器自动测量浆桶的浆量,对流量计进行自动率定,则可以提升现场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监理干预及工作强度;控制灌浆关键质量点,提高灌浆质量;减少不必要灌浆时间,提高灌浆进度;本专利技术中在流量率定过程中,系统每秒检测浆桶余浆量,避免在密度测量过程中往桶中加浆加水(包括人为干扰)的情况干扰率定结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防人为干扰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流量计的满度偏差是否超过误差范围判断流量计是否故障,如果超过则诊断为故障,提示更换,保证了率定结果的准确性。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化流量计率定标志和流量计满度值;步骤二: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根据低位压力传感器的读数计算存储间隔内的实际注入率;步骤三:判断存储间隔内配浆系统是否动作,若配浆系统动作,初始化配浆系统初始浆量并返回步骤二;步骤四: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是否为小注入率,若不是小注入率,返回步骤二,若是小注入率,率定返浆流量计满度值并置位流量计率定标志。

【技术特征摘要】
1.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化流量计率定标志和流量计满度值;步骤二: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根据低位压力传感器的读数计算存储间隔内的实际注入率;步骤三:判断存储间隔内配浆系统是否动作,若配浆系统动作,初始化配浆系统初始浆量并返回步骤二;步骤四: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是否为小注入率,若不是小注入率,返回步骤二,若是小注入率,率定返浆流量计满度值并置位流量计率定标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若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流量计率定标志已经置位,结束本次流量计自率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率定流量计满度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判断配浆系统是否需要加浆加水,并将加浆加水状态传送至数据中心;步骤102:返浆流量计测量存储间隔内浆桶浆量的变化,根据浆量的变化计算流量计检测注入率;步骤103:若流量计检测注入率与实际注入率的偏差在误差范围之内,系统根据实际注入率率定返浆流量计的满度。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春樊启祥侯振宇牟荣峰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