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水道疏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下水道疏通装置一般是作业人员亲自下到下水道内疏通、清淤,劳动强度较大;还有一种是使用较长的竹竿等长杆进行疏通、清淤,其疏通、清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人员不用进入下水道内即可高效地疏通、清淤的下水道疏通清淤多用机。本技术包括螺旋绞刀、防水电机、带缆绳电缆,带缆绳电缆为防水电机供电,防水电机轴的前端安装螺旋绞刀,其特征在于防水电机用几个固定点安装在腔筒内,防水电机与腔筒之间形成排淤腔,腔筒外侧的前部和后部各安装一套行走轮架,每套行走轮架为3-4根,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行走轮架的外端安装行走轮,螺旋绞刀的后端是排淤叶轮,腔筒的后端安装排淤管,导向舵以转动付安装在腔筒的后端,导向舵靠自重始终竖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作业人员不用进入下水道内即可达到高效地疏通、清淤的目的,也可用于河道的疏通清淤、洗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由螺旋铰刀(1)、排淤叶轮(2)、防水电机(3)、腔筒(4)、排淤腔(5)、固定点(6)、行走轮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