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管道清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49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管道清洗头,主要由螺旋轴(1)、外套(6)和引水接头(7)等构成,螺旋轴(1)上设有螺纹状蜗叶(9),高压软管引高压洗涤液或压缩气体进入引水接头(7)通过通孔(10)冲击蜗叶(9)使螺旋轴(1)高速旋转,螺旋轴(1)端头带有刷体,同时流体呈锥面喷出,从而对管道内壁进行刮削、刷洗、化学乳化和水流冲击以达到清洗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细长且有弯的管道进行清洗,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寿命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管道清洗头,涉及用专门的设备清洁空心物品,特别是靠流体压力沿管道内部移动的清洁装置。对于管道进行清洗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喷丸清洗喷丸清洗对于大口径的短直管道清洗有着良好的效果,而对小口径的长弯管道清洗效果不佳,甚至无法实现;2、化学浸洗化学浸洗的方法有环境污染,劳动强度大,受洗池大小的限制,因而对长弯管道清洗效果不佳;3、喷枪冲洗因喷枪本身为刚性结构,不能拐弯,且其外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对长弯管道的冲洗难以实现;4、软管冲洗该方法是人工输送进入管道一个带有软管的喷头,由喷头喷出流体对管道清洗,但喷头无法旋转,对管道无法进行刮削和刷洗,清洗效果不佳;5、离合器驱动清洗该方法是由离合器带动喷头及软管整体旋转进入管道清洗,需附加动力装置,离合器分离后才能人工输送给进,另外,由于喷头及软管同步转动,遇有障碍极易卡死而扭损软管,同时,被清洗管件的最小口径也有限制,对细长管道效果不佳;6、电机驱动清洗国外刊物曾介绍采用微电机带动清洗头及软管进入管道,以达到冲、刷、刮同步联合的目的,但因工作环境恶劣、制造成本太高、且易于损坏,固实用价值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仅喷头独自旋转,可带动软管进入弯管进行刮削、刷洗、化学乳化、水流冲击四种工况同时进行的清洗工具,其不但能对细长的弯管方便有效地清洗,还具有降低制造及使用成本、使用寿命长、劳动强度低的优点。本技术主要由螺旋轴(1)、外螺栓(2)、内螺栓(3)、螺栓轴(4)、轴承(5)、外套(6)和引水接头(7)组成。螺旋轴(1)的轴心为一通孔,通孔两端的直径不同,在直径变化处形成一个肩台,大直径端径向设有4至8只小孔(8),螺旋轴(1)轴毂外设置螺纹状蜗叶(9)。外套(6)为一薄壁管,其内径在轴向上有三种规格,内壁因而形成二个肩台。引水接头(7)为一突变截面的圆柱,轴心为突变直径的通孔,变直径处形成一个肩台,肩台面上均布一组约4至8只通孔(10)。螺旋轴(1)置于外套(6)内,轴承(5)置于螺旋轴(1)的肩台上,螺栓轴(4)穿过轴承(5)内圈及螺旋轴(1)通孔与引水接头(7)紧固。螺旋轴(1)上的螺纹状蜗叶(9)直径与外套(6)内壁最大直径相同,并相对压紧固定,内螺栓(3)旋紧于螺旋轴(1)大径通孔中部,外螺栓(2)紧固在螺旋轴(1)大径通孔端部。螺旋轴(1)与引水接头(7)接触端有倒角,该倒角满足端面园直径不大于引水接头(7)端面上通孔(10)孔心园的直径。外套(6)与引水接头(7)之间为间隙配合。 附图说明图1多功能管道清洗头结构图;图2螺旋轴结构图;图3外套结构图;图4引水接头结构图。其中1螺旋轴;2外螺栓;3内螺栓;4螺栓轴;5轴承;6外套;7引水接头;8小孔;9蜗叶;10通孔。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4,对用于清洗内径大于40毫米的管道,本实施例中的轴承(5)选用标准件推力轴承,蜗叶(9)的导程应适当选取,范围在40毫米以上,蜗叶(9)直径越大导程也越大。在小孔(8)内穿上细钢丝或棕毛、尼龙毛刷等,并用外螺栓(2)压紧,从而形成旋转刷头。除轴承(5)外,其它零件均采用统一材料制造,根据不同清洗要求,可分别选用不锈钢、铜、铝、工程塑料、尼龙等。引水接头(7)通孔与高压软管接头外螺纹配合。使用时,由高压软管引入2-9MPa、20℃-70℃的洗涤液(或气体),液体经引水接头(7)肩台上的通孔(10)进入外套(6)和螺旋轴(1)轴毂间的空间,同时冲击蜗叶(9),这样,螺旋轴(1)在水流作用下高速旋转,即刷头高速旋转,同时,水流在外套(6)和蜗叶的夹空中高速地呈锥面从清洗头端面喷出,对清洗管道内壁进行刮削、刷洗、化学乳化和水流冲击。实施例二本实施例重点用于管道内径40毫米以下的清洗工况,关键是轴承(5)应是微型的,在无法选用的情况下,可采用5-8只小钢珠替代,其它零件结构及加工同实施例一。权利要求1.多功能管道清洗头,主要由螺旋轴(1)、外螺栓(2)、内螺栓(3)、螺栓轴(4)、轴承(5)、外套(6)和引水接头(7)组成,其特征在于a、螺旋轴(1)轴心为一通孔,由于该通孔两端直径不同而在直径变化处形成一个肩台,大直径端径向设有4至8只小孔(8),螺旋轴(1)轴毂外设置螺纹状蜗叶(9);b、外套(6)为一薄壁管,其内径在轴向上有三种规格,内壁因而形成二个肩台;c、引水接头(7)为一突变截面的圆柱,轴心为突变直径的通孔,变直径处形成一个肩台,肩台面上均布一组(4至8只)通孔(10);d、螺旋轴(1)置于外套(6)内,轴承(5)置于螺旋轴(1)的肩台上,螺栓轴(4)穿过轴承(5)内圈及螺旋轴(1)通孔与引水接头(7)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管道清洗头,其特征在于a、螺旋轴(1)上的螺纹状蜗叶(9)直径与外套(6)内壁最大直径相同,并相对压紧固定,内螺栓(3)旋紧于螺旋轴(1)大径通孔中部,外螺栓(2)紧固在螺旋轴(1)大径通孔端部;b、螺旋轴(1)与引水接头(7)接触端有倒角,该倒角满足端面园直径不大于引水接头(7)端面上通孔(10)孔心园的直径;c、外套(6)与引水接头(7)之间为间隙配合。专利摘要多功能管道清洗头,主要由螺旋轴(1)、外套(6)和引水接头(7)等构成,螺旋轴(1)上设有螺纹状蜗叶(9),高压软管引高压洗涤液或压缩气体进入引水接头(7),通过通孔(10)冲击蜗叶(9)使螺旋轴(1)高速旋转,螺旋轴(1)端头带有刷体,同时流体呈锥面喷出,从而对管道内壁进行刮削、刷洗、化学乳化和水流冲击以达到清洗目的。本技术能对细长且有弯的管道进行清洗,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寿命长。文档编号E03C1/12GK2130852SQ9222322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潘镇滨, 徐家禄, 赵从瑾, 郝广生 申请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蚌埠电务器材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管道清洗头,主要由螺旋轴(1)、外螺栓(2)、内螺栓(3)、螺栓轴(4)、轴承(5)、外套(6)和引水接头(7)组成,其特征在于:a、螺旋轴(1)轴心为一通孔,由于该通孔两端直径不同而在直径变化处形成一个肩台,大直径端径向设有4至8只小孔(8),螺旋轴(1)轴毂外设置螺纹状蜗叶(9);b、外套(6)为一薄壁管,其内径在轴向上有三种规格,内壁因而形成二个肩台;c、引水接头(7)为一突变截面的圆柱,轴心为突变直径的通孔,变直径处形成一个肩台,肩台面上均布一组(4至8只)通孔(10);d、螺旋轴(1)置于外套(6)内,轴承(5)置于螺旋轴(1)的肩台上,螺栓轴(4)穿过轴承(5)内圈及螺旋轴(1)通孔与引水接头(7)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镇滨徐家禄赵从瑾郝广生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蚌埠电务器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