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55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在待堆载地基上铺设有一层砂垫层,在砂垫层的周围地面上设有围堰,通过围堰将待堆载地基的预压处理范围的区域围成围堰坑;沿围堰位于围堰坑的内侧表面及砂垫层的表面铺设有防水密封膜形成储水结构,在围堰上安装有若干用于给所述围堰坑内注水的抽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围堰注水堆载法,先注水堆载,满足卸载要求后,再用水泵将围堰内部水抽干,撤去塑料垫层。将土质围堰作为地基沉降补偿土石方,进行回填碾压,再将剩余土石料进行外弃,不仅取材更方便,且减少了传统方法中土石料的废弃,节约工程成本,且处理过程简便、快捷、施工周期更短、费用低,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对环境和周边交通的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基处理施工
,尤其涉及堆载预压法软基加固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堆载预压法是指在饱和软土地基上施加荷载后,孔隙水被缓慢排出,孔隙体积随之缩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强度逐渐增长,达到预定标准后再卸载,使地基土压实、沉降、固结的方法。已在国内外港口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场跑道建设等地基处理工程中大量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与客观的经济效益,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预压堆土高度应使其荷重大于建筑物的荷重方为可靠,但不能超过地基的承载力。堆土要分层、间歇地进行,待地基固结、沉陷、稳定后再堆下一层,一般施工约需半年时间。在高含水量的黏土中,为缩短预压施工时间,可在地基中设置砂井排水,以加速软黏土固结过程。在工程实践中,传统且行之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是堆载预压法。堆载料一般选用黄土、开山土石等材料,但由于在沿海滩涂等地缺少可以开采的土石料,且近年来环保要求加强,对于破坏自然环境的取料方式严加禁止,导致堆载材料有时来源不足、运输紧张、周转困难等原因,直接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施工周期长、工程开销大。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待堆载地基上铺设有一层砂垫层,砂垫层的表面为平整面;在砂垫层的周围地面上设有围堰,通过围堰将待堆载地基的预压处理范围的区域围成围堰坑;沿围堰位于围堰坑的内侧表面及砂垫层的表面铺设有防水密封膜形成储水结构,在围堰上安装有若干用于给所述围堰坑内注水的抽水结构;在砂垫层下方的待堆载地基中插设有若干排水板或设置有若干竖向排水沙井;在围堰围成的围堰坑中设置有监测装置埋设管,监测装置埋设管的底端支承在砂垫层上面的防水密封膜上形成对水位及压力的监测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待堆载地基上铺设有一层砂垫层,砂垫层的表面为平整面;在砂垫层的周围地面上设有围堰,通过围堰将待堆载地基的预压处理范围的区域围成围堰坑;沿围堰位于围堰坑的内侧表面及砂垫层的表面铺设有防水密封膜形成储水结构,在围堰上安装有若干用于给所述围堰坑内注水的抽水结构;在砂垫层下方的待堆载地基中插设有若干排水板或设置有若干竖向排水沙井;在围堰围成的围堰坑中设置有监测装置埋设管,监测装置埋设管的底端支承在砂垫层上面的防水密封膜上形成对水位及压力的监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围堰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土工管带,最底部的土工管带直接设置在砂垫层外围的地面上,防水密封膜铺设于砂垫层及土工管带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砂垫层及土工管带的表面铺设有一层编织土工布,编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明刘根廖源张鹏邓龙照戴阳汪之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