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49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排水板和套杆,所述加固网的下侧胶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板,排水板竖直设置,排水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胶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卡接在连接座的内部,加固网的上侧铺设有砂砾层,加固网的两侧分别胶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套杆,套杆的内部套设有移动杆,套杆的下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动杆,该结构保持了排水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解决了排水板容易变形和容易移位的问题,处理后地基更加平整,在堆载下方使用张开的转动杆进行加固,转动杆相对轻巧,容易施工,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减轻了堆载下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软土地基压缩性高、强度低,直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市政道路建设难以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现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通过负压真空和堆载使土体中的孔隙水产生不平衡的水压力,孔隙水在这种不平衡力的作用下通过竖向排水通道,即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逐渐排出,使土体产生固结变形,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双重加固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塑料排水板不稳固,容易变形和移位,影响地基处理的效果。中国专利201420313664.9公开了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该结构能够缩短固结周期,固结处理后的地基承载能力大,但是该加固结构无法解决排水板容易变形和容易移位的问题,而且土石围堰比较庞大笨重,容易严重下陷,会导致该结构无法顺利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排水板和套杆,所述加固网的下侧胶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板,排水板竖直设置,排水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胶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卡接在连接座的内部,加固网的上侧铺设有砂砾层,加固网的两侧分别胶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套杆,套杆的内部套设有移动杆,套杆的下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内侧胶接有防水布,砂砾层的上侧铺设有密封膜,密封膜的一侧设置有集水罐,集水罐的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吸水管,集水罐的另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抽水泵,集水罐的顶部法兰连接有真空泵。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上侧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和加固网的孔隙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部开设有连接槽,且套杆的外壁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卡接在连接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外侧胶接有活塞,且活塞的边缘和套杆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以套杆的中轴线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且移动杆的下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和限位杆的侧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密封膜的上部开设有通孔,且吸水管的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砂砾层的内部,通孔和吸水管外壁的间隙填充有密封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砂砾层和排水板之间设置了加固网,加固网和排水板之间由连接座和连接块固定,保持了排水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解决了排水板容易变形和容易移位的问题,处理后地基更加平整。2、本技术使用张开的转动杆进行加固,转动杆相对轻巧,容易施工,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减轻了堆载下陷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的A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固网、2连接座、21排水孔、3排水板、4连接块、5砂砾层、6固定杆、61连接槽、7套杆、8移动杆、9活塞、10连接杆、11转动杆、12限位杆、13防水布、14密封膜、15吸水管、16集水罐、17抽水泵、18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1、排水板3和套杆7,加固网1的下侧胶接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上侧开设有排水孔21,且排水孔21和加固网1的孔隙相连通,连接座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板3,排水板3竖直设置,排水板3的上端两侧分别胶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上端卡接在连接座2的内部,加固网1的上侧铺设有砂砾层5,加固网1的两侧分别胶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套杆7,固定杆6的上部开设有连接槽61,且套杆7的外壁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卡接在连接槽61的内部,套杆7的内部套设有移动杆8,移动杆8的外侧胶接有活塞9,且活塞9的边缘和套杆7的内壁相接触,套杆7的下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以套杆7的中轴线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且移动杆8的下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和限位杆12的侧壁连接,转动杆11的内侧胶接有防水布13,砂砾层5的上侧铺设有密封膜14,密封膜14的一侧设置有集水罐16,集水罐16的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吸水管15,密封膜14的上部开设有通孔,且吸水管15的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砂砾层5的内部,通孔和吸水管15外壁的间隙填充有密封胶,集水罐16的另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抽水泵17,集水罐16的顶部法兰连接有真空泵18。实施例:进行地基排水处理时,将连接块4滑入连接座2的内部,使得加固网1和排水板3连接,加固网1和排水板3呈垂直状态,将排水板3竖直向下,插入泥土中,然后旋转套杆7,至套杆7和固定杆6呈50°,将连接杆10一端的连接头插入连接槽61的内部,将套杆7的角度固定,然后推动移动杆8,移动杆8带动活塞9在套杆7的内部沿套杆7的内壁滑动,移动杆8下端向下延伸,带动限位杆12旋转,限位杆12带动转动杆11旋转,在限位杆12的限制下,转动杆11张开,将防水布13展开,泥土进入防水布13上部的空间,这样,转动杆11就埋置在泥土中,起到加固的作用,减轻土石等负载的下陷程度,随后将砂砾层5和密封膜14依次铺设,再将土石等负载堆载在密封膜14的两侧,即套杆7上侧的位置,加强密封膜14的密封效果,然后将吸水管15的一端插入砂砾层5内部,将密封膜和吸水管15使用密封胶连接,启动真空泵18,真空泵18将集水罐16内部空气抽吸出去,使得集水罐16内部形成负压,吸取泥土中的水分,经吸水管15吸入集水罐16内部,集水罐16内部的水位较高时,启动抽水泵17,将集水罐16内部的水抽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1)、排水板(3)和套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1)的下侧胶接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板(3),排水板(3)竖直设置,排水板(3)的上端两侧分别胶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卡接在连接座(2)的内部,加固网(1)的上侧铺设有砂砾层(5),加固网(1)的两侧分别胶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套杆(7),套杆(7)的内部套设有移动杆(8),套杆(7)的下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内侧胶接有防水布(13),砂砾层(5)的上侧铺设有密封膜(14),密封膜(14)的一侧设置有集水罐(16),集水罐(16)的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吸水管(15),集水罐(16)的另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抽水泵(17),集水罐(16)的顶部法兰连接有真空泵(18)。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1)、排水板(3)和套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1)的下侧胶接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板(3),排水板(3)竖直设置,排水板(3)的上端两侧分别胶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卡接在连接座(2)的内部,加固网(1)的上侧铺设有砂砾层(5),加固网(1)的两侧分别胶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套杆(7),套杆(7)的内部套设有移动杆(8),套杆(7)的下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内侧胶接有防水布(13),砂砾层(5)的上侧铺设有密封膜(14),密封膜(14)的一侧设置有集水罐(16),集水罐(16)的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吸水管(15),集水罐(16)的另一侧底部法兰连接有抽水泵(17),集水罐(16)的顶部法兰连接有真空泵(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上侧开设有排水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月堂张作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