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141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包括牵伸传动部件、主传动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传动部件上方的风箱和储棉箱;其中,所述风箱内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储棉箱连通,所述轴流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连接风管连接风管接头的一端,所述风管接头的另一端连接中段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不仅减少乃至省去掏棉的工作量,还为单台或多台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提供稳定的负压,提高纱线质量,降低了纺纱成本和能耗;而且其操作简单,结构合理,对现有细纱机的安装和改造方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
本技术涉及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
技术介绍
环锭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纺纱技术,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而使纱线的质量不如赛络纱线的质量。由于环锭纱加捻三角区较大,一方面边纤维的头尾端不易被包卷入纱条而形成毛羽;同时边纤维与中心纤维受张力差异较大,在拉伸时不同时断裂,因而不能充分利用每根单纤维的强力而降低单纱强度。因此对于环锭纺加捻三角区的研究成为纺织界的热门课题,并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吸棉是细纱机中的一个必备过程,传统的环锭细纱机吸棉形式如图1所示,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短绒纤维通过中段风管15,风管接头8,然后进入滤棉箱14,并附着在滤网13上,节能风机12工作并在滤棉箱内形成负压,达到吸棉的目的,由于滤网的表面积有限,掏棉频率很高,以保证纺纱过程中毎节前罗拉钳口处正常的负压,从而保证纱线的质量,此方案的掏棉工作强度大,不利于实现多台细纱机做集中吸棉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它不仅减少乃至省去掏棉的工作量,还为单台或多台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提供稳定的负压,提高纱线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包括牵伸传动部件、主传动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传动部件上方的风箱和储棉箱;其中,所述风箱内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储棉箱连通,所述轴流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连接风管连接风管接头的一端,所述风管接头的另一端连接中段风管。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口方向与其进风口方向呈90°-135°。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所述连接风管设置于所述牵伸传动部件和主传动部件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箱底部的风机支架,所述轴流风机装设于所述风机支架上。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所述风箱位于所述牵伸传动部件和所述储棉箱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箱左、右两侧的风箱左侧门和风箱右侧门,所述风箱左侧门和风箱右侧门通过紧固件固定。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箱右侧的取棉门,所述取棉门比邻所述风箱右侧门设置。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所述连接风管为至少两个,且其出风口与所述轴流风机并联连接,其进风口分别与单台环锭细纱机上的至少两个中段风管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所述连接风管为至少两个,且其出风口与所述轴流风机并联连接,其进风口分别与至少两台环锭细纱机上的中段风管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所述轴流风机至少为两个,其出风口均与所述棉箱连通。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通过轴流风机对单台或多台细纱机进行集中吸棉,不仅减少乃至省去掏棉的工作量,还为单台或多台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提供稳定的负压,提高纱线质量,降低了纺纱成本和能耗;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与储棉箱直接联接,取消过棉滤网,增大储棉箱,减少掏棉周期,同时可实现多台细纱机集中吸棉;而且该吸棉装置操作简单,结构合理,对现有细纱机的安装和改造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环锭细纱机的吸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牵伸传动部件,2-主传动部件,3-风箱,4-棉箱,5-轴流风机,6-风机支架,7-连接风管,8-风管接头,9-风箱左侧门,10-风箱右侧门,11-取棉门,12-节能风机,13-滤网,14-滤棉箱,15-中段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包括牵伸传动部件1、主传动部件2、设置于主传动部件2上方的风箱3和储棉箱4;其中,风箱3内装设有轴流风机5,轴流风机5的出风口与储棉箱4连通,轴流风机5的进风口通过连接风管7连接风管接头8的一端,风管接头8的另一端连接中段风管15。使用过程中,通过轴流风机5对细纱机进行集中吸棉,不仅减少乃至省去掏棉的工作量,还为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提供稳定的负压,提高纱线质量,降低了纺纱成本和能耗。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轴流风机5的出风口方向与其进风口方向呈90°-135°分布;优选地,轴流风机5的出风口方向与其进风口方向呈100°-120°;更为优选地,轴流风机5的出风口方向与其进风口方向呈115°,更有利于经中段风管15、风管接头8吸入的短纱通过连接风管7进入储棉箱4内。请继续参阅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连接风管7设置于牵伸传动部件1和主传动部件2之间,充分的利用了现有细纱机的空间进行安装改造,使得整个吸棉装置结构布置更加合理、紧凑。此外,该吸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风箱3底部的风机支架6,轴流风机5装设于风机支架6上,以及风箱3位于牵伸传动部件1和储棉箱4之间。如图3所示,该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风箱3左、右两侧的风箱左侧门9和风箱右侧门10,风箱左侧门9和风箱右侧门10通过紧固件固定。以及还包括设置于风箱3右侧的取棉门11,取棉门11比邻风箱右侧门10设置,通过活页来实现取棉门11的开启,用磁铁实现取棉门11的关闭。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轴流风机5至少为两个,其出风口均与棉箱4连通,其进风口经风管接头8与通过中段风管15,实现单台单头车头或车尾吸风形式,单台车头车尾双头吸风形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连接风管7为至少两个,且其出风口与轴流风机5并联连接,其进风口分别与单台环锭细纱机上的至少两个中段风管15连通。即,可用于单台环锭细纱机吸棉,为单台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提供稳定的负压,提高纱线质量,降低了纺纱成本和能耗,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与储棉箱直接联接,取消过棉滤网,增大储棉箱,减少掏棉周期。如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中,连接风管7为至少两个,且其出风口与轴流风机5并联连接,其进风口分别与至少两台环锭细纱机上的中段风管15连通,可用于多台并联的吸风形式,为多台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提供稳定的负压,提高纱线质量,降低了纺纱成本和能耗,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与储棉箱直接联接,取消过棉滤网,增大储棉箱,减少掏棉周期,同时可实现多台细纱机集中吸棉。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伸传动部件(1)、主传动部件(2)、设置于所述主传动部件(2)上方的风箱(3)和储棉箱(4);其中,所述风箱(3)内设有轴流风机(5),所述轴流风机(5)的出风口与所述储棉箱(4)连通,所述轴流风机(5)的进风口通过连接风管(7)连接风管接头(8)的一端,所述风管接头(8)的另一端连接中段风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伸传动部件(1)、主传动部件(2)、设置于所述主传动部件(2)上方的风箱(3)和储棉箱(4);其中,所述风箱(3)内设有轴流风机(5),所述轴流风机(5)的出风口与所述储棉箱(4)连通,所述轴流风机(5)的进风口通过连接风管(7)连接风管接头(8)的一端,所述风管接头(8)的另一端连接中段风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5)的出风口方向与其进风口方向呈90°-1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风管(7)设置于所述牵伸传动部件(1)和主传动部件(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箱(3)底部的风机支架(6),所述轴流风机(5)装设于所述风机支架(6)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新型吸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3)位于所述牵伸传动部件(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方勇焦伦进杜亚杰吴阳孙夏青万惠平江毅代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